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00 (1700-1725).djvu/10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然後北注于海。隄防之起自戰國,而漢以來築作者 輒復敗。」

按《金史地理志》:「武州,寧遠。」晉故縣。有黃河。

開封府:陽武。有黃河。

延津。有黃河。

睢州考城。有黃河。

陝州《靈寶》。有黃河。

閿鄉。有黃河。

河南府「沔池。」有黃河。

《偃師》。有黃河。

《鞏》。有黃河。

衛州。有黃河。

濱州。渤海。有黃河。

棣州:《陽信》。有黃河。

商河。有黃河。

濟南府「禹城。」有黃河。

長清。有黃河。

東平府:「東阿。」有黃河。

陽穀。有黃河。

博州。聊城。有黃河。

《高唐》:有黃河。

開州,「濮陽。」有黃河。

《清豐》:有黃河。

石州。「孟門。」宋隸晉寧軍。有「黃河。」

《臨泉》:宋隸晉寧軍。有「黃河。」

隩州《河曲》。貞元元年置。有黃河。

隰州,大寧。有黃河。

石樓:有黃河。

吉州「吉鄉。」有黃河。

河中府,河東。有黃河。

臨晉。有黃河。

《絳州垣曲》。有黃河。

解州《平陸》。有黃河。

苪城。宋隸陝州。有黃河。

懷州,「河內。」有黃河。

武涉。有黃河。

孟州,「河陽。」有黃河。

王屋。有黃河。

溫。有黃河。

虢州,《虢略》。有黃河。

同州。朝邑。有黃河。

郃陽。有黃河。

延安府、延川。有黃河。

《門山》:有黃河。

丹州。「宜川。」有黃河。

按《元史·地理志·河源附錄》,「河源古無所見,《禹貢》導河, 止自積石。漢使張騫持節至西域,度玉門,見二水交 流,發蔥嶺,趨于闐匯、鹽澤,伏流千里,至積石而再出。 唐薛元鼎使吐蕃,訪河源,得之於悶磨黎山,然皆歷 歲月,涉艱難,而其所得不過如此。世之論河源者,又 皆推本二家,其說怪迂,總其實皆非本真。意者漢唐」 之時,外夷未盡臣服,而道未盡通,故其所往每迂迴 艱阻,不能直抵其處而究其極也。元有天下,薄海內 外,人跡所及,皆置驛傳,使驛往來,如行國中。至元十 七年,命都實為招討使,佩金虎符,往求河源。都實既 受命,是歲至河州。州之東六十里有寧河驛,驛西南 六十里有山曰殺馬關,林麓穹隘,舉「足浸高,行一日 至巔,西去愈高,四閱月始抵河源。是冬還報,并圖其 城傅位置以聞。其後翰林學士潘昂霄從都實之弟 闊闊出得其說,撰為《河源志》。」臨川朱思本又從八里 吉思家得帝師所藏梵字圖書,而以華文譯之,與昂 霄所志互有詳略。今取二家之書考定其說,有不同 者,附註于下。按:「河源」在土蕃朵甘思西鄙,有泉百餘 泓,沮洳散渙,弗可逼視,方可七八十里,履高山下瞰, 燦若列星,以故名火敦腦兒。火敦譯言「星宿」也。思 本曰:「河源在中州西南,直四川馬湖蠻部之正西三 千餘里,雲南麗江宣撫司之西北一千五百餘里,帝 師撒思加地之西南二千餘里。水從地涌出如井。其 井百餘,東北流百餘里,匯為大澤,曰火敦腦兒。 群流奔輳近五七里,匯二巨澤,名阿剌腦兒。自西而 東,連屬吞噬。行一日,迤邐東騖成川,號赤賓河。又二 三」日,水西南來,名「亦里」出,與赤賓河合。又三四日水 南來,名「忽闌。」又水東南來,名「也里朮」,合流入赤賓。其 流浸大,始名黃河,然水猶清,人可涉。《思本》曰:「忽闌 河,源出自南山,其地大山峻嶺,綿亙千里,水流五百 餘里,注也里出河。也里出河,源亦出自南山,西北流 五百餘里,始與黃河合。」

又一二日,岐為八九股,名也。《孫斡論》,譯言九渡,通廣 五七里,可度馬。又四五日,水渾濁,土人抱革囊騎過 之。聚落糾木榦象舟傅《髦革》以濟,僅容兩人。自是兩 山峽束廣可一里二里或半里,其深叵測。朵甘思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