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00 (1700-1725).djvu/1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自沮而罷。大定戊子,無畏莊信武喬公,號稱「十萬。」喬

氏者,度其財力,易於興造,復以渠為事開。及向陽里, 農民以盜水致訟,有避罪而就死者。事出于曖昧,甲 乙勾連,無從開釋,役夫散歸,至以水田為諱。承安中, 吾里齊全美,率鄉曲大家,按喬公故「跡,欲終成之,而 竟亦不成。」僕不自揆度,以先廣威常與齊共事,思卒 前業,賴縣豪傑鄉父兄子弟協助之,歷二年之久,僅 有所立。蓋經始於壬寅之八月,起湯頭嶺至白村,上 下逾六十里,經建安口乃合流。又明年之三月既朢, 合鄉人預議及執役者置酒張樂以樂之,老幼欣快, 歡呼動地,出平昔所「望之外,宜有文辭以垂示永久, 幸吾子之留意焉。」余以為立功立事,必天時人事合 而後可,然繫于人事者為尤多。曩余官西南,鄧之屬 邑,多水田,業戶餘三萬家。長渠大堰,率因故跡而增 築之,而其用力有不可勝言者。試一二言之。夫水在 天地間為至平,且善利萬物而不爭,有餘者損之,不 足者「補之」,乃天地之道。兼併之家,力足以制單貧,而 賄足以侮文法,身思九里之潤,人無一溉之益者多 矣。以至平地為不平,以不爭為必爭,補有餘,損不足,傷 水之性,逆天之道,覆車之轍,前後相接。田野細民,有 敢復與大勢豪共事者乎?矧!夫非大變之後,無不爭 之田;非屢豐之年,無供役之食。事難於慮始,人習於 惡勞,賢否異情,理難脗合,彼此分利,孰為綱維?故雖 有「萬折必東」之心,而終屈於「七遇皆北」之勢,使臨之 以公上之命,且無望於必成,況創始於鄉社二三之 議乎?有其時而無其人,有其人而無其志,力不前勝, 事必後艱。大哉志乎!惟強也,故能立天下之便,惟堅 也,故能易天下之難。由是而充之。關輔之三白,襄樊 之黔驢,皆此物也。故嘗謂「江鄉澤國,巧於用水,凡可 以取利者,無不盡舉鍤投。」請幫助識別此字。「隨為豐年。」今河朔州郡, 非無川澤,而人不知有川澤。捐可居之貨,失當乘之 機。如愚賈操金,昧於貿遷之術,旱暵為虐,乃無以療 之。求相龍侯商羊,坐為焚尪,暴巫禳禬家所誤,縛手 困窮,咎將誰執?方侯之落成也,余往觀焉。流波沄沄, 淨絲盈溝,若大有力者擁之而前。農事奮興,坐享豐 潤,禾麻菽麥,鬱鬱彌望。計所「收入,如有以相之。」夫孤 倡而合眾力,一善而霑一鄉,暫勞而為無窮之利,若 李侯者,其可謂有志之士矣。雖然,水利之在吾州,非 特滹沱而已也。出東門一舍,少折而南,由三霍而東, 盡南邢之西,其間無井邑,無聚落,無丘隴,特沮洳之 濼而已。若能引牧馬之水,以合三會於蒙山之麓,隄 障有所出,內有限,才費數千人之功。平湖渺然,多倍 晉溪之十。惜無大農尺一之版,使扁舟落手中耳。因 記侯興建始末,慨然有感於中,故兼及之。侯名於成 先。廣威用承直郎蔭當補官,州牒已上吏曹矣。《新令》 限至朝請大夫乃係班。廣威詣登聞鼓院自陳,道陵 從之。預供奉者四百二十人,仕至蠡州酒務使。侯所 謂「是以似之」者歟?

真定府修河記       明胡倫

真定為郡,距京師六百里餘,蔚然西南一巨鎮。郡城 之南有河曰「滹沱。」考之《地志》,其源發於鴈門繁畤,東 南過於靈壽,而真定城適當河之衝,河之去西北不 半,舍遠曰曹馬口,舊有堤三十餘里,以護城垣。宋天 聖間,堤潰,已而天章閣待制劉瑾率工修築,城賴以 安,迄今數百年矣。成化間,比歲大水,堤復潰,水勢逼 城西南隅,壞民廬舍,而關城之中幾為巨浸。郡守田 公慨然嘆曰:「茲少緩弗治,吾寧忍坐視斯民魚鱉乎?」 乃具疏上聞,制可之。於是偕神武、真定二衛指揮各 率其屬,大發兵夫,距舊河數里外鑿新河一,延袤十 餘里,深踰丈,廣三百餘尺,築堤二千餘丈,以禦舊河 之水,分其流入于新河。自是水勢有「所歸而不溢。」新 河之北,又築一堤,長亙四千餘丈,環拱於關南,隱然 為一城之屏障,自是居民有所恃而不恐。堤之內,有 地三千餘頃,叢植蒿木,俾杠橋之需有所給;立廟於 堤北,俾河神之祀有所依。凡工之用一萬有奇,木之 用倍之,荊之用又倍之,石土之用又十倍之,支費雖 廣而弗病于民,力役雖勞而弗懟于眾。閱五月而厥 功告成。君子曰:「此《仁政》之舉,可不書乎?」公使徵予記。 嗟夫!水之為民患,自古有之。歷觀唐、宋以來,賢智之 士以一方之寄為己任者,往往為民捍患興利。如白 居易、馬亮之守杭、蘇軾守徐,惠利所及,民到於今誦 之。而世以緘默為賢、承順為能者,反視此為末務。間 有知務乎此者,則又謀之不審,為之不固,利者未幾, 而病者至矣。此予所以嘆公善政之難也。公名濟,字 汝霖,鳳翔麟遊人。由景泰甲戌進士拜監察御史,擊 奸祛蠹,名重士林。斂其大才,出守茲土,仁恕明決,百 度修舉,八年之間,政化大行,而又為此役。謀慮既審, 區畫其宜,不肯苟譽目前,而必欲圖為久遠無窮之 利,使民得遂安居之樂而無墊溺之虞,其為惠利,烏 可以數計哉!後之繼公為政者,尚當知公始作之心, 使常不至於怠廢,則民之誦公,不將與前數君子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