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祠水,在縣東南十五里,平地湧泉,灌溉民田,西入 于汾。
中都河:源出縣城東二十里中都谷橫嶺下,西流合 源祠水,經城南入于汾。
嬰澗水在縣城東三十里。流經縣東南,合中都水入 于汾。
長壽河,在縣北三十里。出自南山,經祁縣入本境,西 注「汾水。」
按《介休縣志》,「汾河在縣西北,其源出靜樂縣管涔山, 經流本縣西北二十里橋頭村,由義棠鎮西南入雀 鼠谷,至榮河縣入于河。」
三道河,在縣東北六里。源出宋。村後又名「三河」,流 至下站村北入汾。
胡甲水在縣北。源出武鄉縣,由流至張南村入汾。 洪山水,在縣城東南三十里洪山,山腰有泉數竅,四 時不竭,東北流入于汾。
小橋泊在縣城東北一十八里。西流入于汾河。 鸑鷟泉在縣城東南十五里狐岐山下,北入于汾。 龍泉在縣城東南二十里,平地湧出,北流入于汾。 按《靈石縣志》:汾河在縣城西,自靜樂縣流逕縣境冷 泉等鎮,直逼縣城之北,接小水河,環遶縣西。復轉而 東,抵翠峰山下,折而西南入霍州,至榮河縣入于黃 河。
曲美峪河在縣城東四十里。源出綿山箭藿巖諸溝 之水,流經梧桐等村,入於汾
柏溝峪河在縣北。源出綿山欒空諸澗水流張岫等 村,與小水河合,入於汾。
新水峪河在縣西南六十里。源出隰州印馬峪,而孝 義、柏枝峪諸水復自北流會之。經雙白等里,至秦王 嶺,南入於汾。
河:在縣城東一百七十里。源出雀兒山巖,東流入 於「汾。」
懷來峪河在縣西十里,入於汾。
石門峪河在縣西四十里。源出孝義諸山,流至夏門 鎮入於汾。
冷泉,在縣北四十里。下與汾河相通,視河消長以為 盈涸。
小水河在縣北門外。源出綿山興地峪,流經靜、介等 村,至縣入于汾。
仁義河在縣南四十里,源出沁源,流經尖陽、石膏諸 山之南,過仁義鎮,至南關鎮入于汾。
石村溝河在縣南五里。會東山之水,入于汾。
郭家溝河在韓侯嶺常家山之中,各山水會流,經魯 班纏入于汾。
景家溝河在索州鎮汾河西通孝義、郭壁等村諸溝 之水,入于汾。
按《孝義縣志》,「孝河在縣城東十五里,入汾河。」
義河,在縣北十五里,入汾河。
按《汾西縣志》,「汾河由靈石流遶縣東,又過縣南關乾 河鎮,經霍趙等處入于黃河。」
小潺澗,在縣東北五里,入于汾。
按《霍州志》,「汾河源出靜樂縣北管涔山,流經城西下 趙村。」
彘水源出州南谷中,西流溉田,經城西入于汾。 圓泉在州東南十五里陰地村,引渠灌田,入于汾。 方池在州南十五里郭莊村,引渠灌田,入于汾。 古魚池在州東八里大張村,引渠灌田,入于汾。 羅頭泉在州東北三十五里馮村東溝,南流灌田,入 于汾。
碧玉渠在州西北十里許村崖下,引汾水灌田。 白龍渠寺莊渠俱在州西,引汾水灌田。
按《趙城縣志》,汾河在縣西,臨河,居民多引以灌田。 南小澗在城南五里許,出霍山谷中故屯,南有龍王 廟,凡有祈禱輒應,邑人呼為小澗龍王,西入汾河。 南大澗在城南二十里上紀落鎮,南出霍山青條谷 中,上有大石橋,西入汾河。
通利渠在城西三里。元縣民閻張導汾水為渠,灌趙 城、洪洞、臨汾三縣十八村田,稱閻張渠。《通志》曰:「汾水 所過州縣,多引為渠,在洪洞,曰通澤。」利澤,至臨汾縣, 仍合入汾。通利一名閻張利澤,今改引霍泉,是也。 北小澗,在城北二十里益昌舖,出霍山谷中,有利於 民,亦有害於民,過跑地橋西入汾河。
舞羊澗在城北十里石明里。南山上有一小泉,時遇 雨水,遂成大河,東入汾河。
轟轟澗在城西十里石明里北。水聲如雷,故名。源出 汾西縣,流至本縣城東入于汾。
按《洪洞縣志》:「汾河在縣西北,拱汾門外二里許。北來 南流,其水渾濁,臨河居民穿渠溉田,賴以為利。夏秋 雨水瀑漲,兩岸良田崩沒,民甚苦之。舊河身不甚大, 今七倍于昔,一望無際,漸徙而東,去城伊邇,抱遠慮 者恆憂之。伐石砌長厚大堤于河右,預為捍城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