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00 (1700-1725).djvu/8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縣故城西,漢武帝元鼎二年置,王莽之罕虜也。又南 逕永登亭西,歷黑石谷,南流注鄭伯津。湟水又東逕 允街縣故城南,漢宣帝神爵二年置,王莽之修遠亭 也。縣有龍泉,出允街谷,泉眼之中,水文成蛟龍,或試 撓破之,尋平成龍,畜生將飲者,皆畏避而走,謂之「龍 泉」,下入湟水。湟水又東逕枝楊縣,逆水注之。水出允 吾縣之參街谷,東南流,逕街亭城南。又東南,逕陽非 北亭。又東南,逕廣武城西,故廣武都尉治。郭淮破叛 羌,故無載。魏志作治無戴乃羌人名于此處也。城之西南二十許 里,水西有馬蹄谷。漢武帝聞大宛有天馬,遣李廣利 伐之,始得此馬,有角為奇,故漢賦《天馬》之歌曰:「天馬 來兮歷無皁,逕千里兮巡東道。」胡馬感北風之思,遂 頓羈絕絆,驤首而馳。晨發京城,食時,至敦煌北塞外, 長鳴而去。因名其處曰候馬亭。今晉昌郡南及廣武 馬蹄谷,盤石上,馬跡若踐泥,中有自然之形,故其俗 號曰「天馬徑。」夷人在邊效刻是疑作足「有大小之跡,體 狀不同,視之便別。逆水又東,逕枝陽縣故城南,東南 入于湟水。」《地理志》曰:「逆水允吾東至枝陽,入湟河。又 東流注于金城河,即積石之黃河也。」闞駰曰:「河至金 城縣,謂之金城河,隨地為名也。」釋氏《西域記》曰:「牢蘭 海東伏流龍沙堆,在屯皇東南四百里。河步于鮮卑 山,東流至金城為大河,出崑崙。崑崙」,阿耨達山也。 河水又東,逕石城南。「謂之石城津。」闞駰曰:「在金城 西北矣。」河水又東南,逕金城縣故城北。應劭曰:「初築 城得金,故曰金城也。」《漢書集註》,薛瓚云:「『金者,取其堅 固也』。故《墨子》有金城湯池之言矣。王莽之金屏也。」《世 本》曰:「鯀作城。」《風俗通》曰:「城,盛也。從土成聲。」《管子》曰:「內 為之城,外為之郭。郭外之上,開池,高則溝之,命之曰 金城。」《十三州志》曰:「大河在金城北門,東流,有梁泉注 之,出縣之南山。按《耆舊》言,梁暉字始娥,漢大將軍梁 冀後,冀誅入羌後,其祖父為羌所推,為渠帥而居此 城,土荒民亂,暉將移居枹罕,出頓此山,為群羌圍迫, 無水,暉以所執榆鞭豎地,以青羊祈山,神泉湧出,榆 木成林,其水自縣北流注于河也。」

又東過榆中縣北。昔蒙恬為秦北逐戎人,開榆中 之地。按《地理志》曰:「金城郡之屬縣也。」故徐廣《史記音 義》曰:「榆中在金城。」即阮嗣宗《勸進文》所謂「榆中以南」 者也。

又東過天水北界。菀川水出勇士縣之子城南山, 東北流,歷此城川,世謂之「子城川。」又北逕牧師菀,故 漢牧菀之地也。羌豪述吾。漢書通典並作迷吾等萬餘人到襄 武首陽,平襄勇士至抄此菀焉。當作馬焚燒亭驛,即此 處也。又曰:菀川水地為龍馬之沃土,故馬援請與田 戶中分以自給也。有東西二菀城,相去七里,西城即 乞佛所都也,又北入于河也。

又北過武威媼圍縣東北。河水逕其界,東北流,縣 西南有泉源,東逕其縣南,又東北入河也。

又東北過天水勇士縣北。《地理志》曰:「蒲福也。」「屬國, 都尉治。」蒲福當作滿福前漢地志勇士縣注云屬國都尉治滿福王莽更名之曰 紀德。水出縣山,世謂之「二十八渡水。」東北流,谿澗縈 曲,途出其中,逕二十八渡,行者勤於溯涉,故因名焉。 北逕其縣而下注河。又有赤曄川水,南出赤蒿谷,北 流逕赤曄川,又北逕牛官川,又北逕義城西北,北流 歷三城川,而北流注於河也。

又東北過安定北界《麥田山》。河水東北流,逕安定祖 厲縣故城西北。漢武帝元鼎五年,幸雍,遂踰隴,登 空同,西臨祖厲河而還,即于此也。王莽更名之曰《鄉 禮》也。李斐曰:「音賴。」漢地志安定郡有祖厲縣本紀李斐注云祖厲音嗟賴又東 北,祖厲川水注之。水出祖厲南山,北流逕祖厲縣,而 西北流注于河水。

河水又東北,逕麥田城西,又北與麥田泉水合。水 出城西北,西南流注於河。

河水又東北,逕麥田山西。宋鈔本西下有谷川二字 注在安定西 北六百四十里。

河水又東北,逕于黑城北,又東北,高平川水注之。 即若水也。水出高平大壟山若水谷。建武八年,世祖 征隗囂,漢從高平第一城若水谷入,即是谷也。東北 流,逕高平縣故城東,漢武帝元鼎三年,安定郡治也。 王莽更名其縣曰鋪睦。西十里有獨阜,阜上有故臺, 臺側有風伯壇,故世俗呼此阜為「風堆。」其水又北,龍 泉水注之。水出縣東北七里龍泉,東北流注高平川。 川水又北出秦城。宋本無又字秦城字作長城長城,在縣北一十 五里。又西北流逕東西二太。太字疑誤婁故城門北合一 水,水有五源,咸出隴山西。東水發源縣西南二十六 里湫淵,淵在四山中。湫水北流,西北出長城北,與次 水會。水出縣西南四十里長城西山中,北流逕魏行 宮故殿東。又北,次水注之,出縣西南四十里山中,北 流逕行宮故殿西。又北合次水。水出縣西南四十八 里,東北流,又與次水合。水出縣西南六十里《鹹》。宋本作酸 陽山,東北流,左會右水,總為一川。東逕西婁北,東注 若水。段熲為護羌校尉,於安定、高平,若水討先零,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