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04 (1700-1725).djvu/7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香口河在縣城南六十里,其源二:一出彭澤山林港, 一出陳蒼源,交于三汊,激于麻姑,遶于查池,至茲河 入于江。

按《合肥縣志》,「茅埠河,去縣城一百一十里,東流歸含 山河,入于江。」

按《廬江縣志》:「高子河在縣治西南四十五里,接曹河 水,至白兔河孔城、樅陽入于江。」

羅昌河:在縣治南五十里。水出大凹諸山,南流從袁 子港入于江。

白湖在治東北三十里,其東有姥山,入水中,周連百 餘里,一方巨浸也。水出史家口,西河注于江。

巢湖在治北七十餘里。出巢縣河,由裕溪入江。 繡溪在治西十五里。水出郎家諸山,遶城而下,會南 東二河入沙湖,匯黃陂湖東入大江。

按《無為州志》:「大江自安慶來,西南過州城,東南 蟂磯山去城東一百一十五里,地近周興鄉。《五圖》獨 立大江邊,上有靈澤廟。」

奧龍河去州東一百二十里。東接大江,下通樸樹河, 經裕溪河,復出江。

三溪河去州東南十里入江。

直皂河去州東南十里入江。

泥汊河去州東南五十里。源出廬江黃陂湖,流入江。 夾江河,去州東南六十里,自大江入,下通泥汊河,復 出江。

運河去州東北四十里,合馬腸河入江。

裕溪口,去州東北一百二十里,入江。

馬腸河去州東北六十里,入江。

裡河去州西一十里。源出青檀山,入江。

永安河去州西四十里。源出白石山,入江。

石灰河去州南一百三十里。水自崑山竹絲湖流出 大江。

按《蕪湖縣志》,「大江在縣西五里。」

中江,《後漢書郡國志》云:「蕪湖中江在西。」

石硊河在縣南三十五里。源出石硊山,過石硊市,合 櫓港河注于大江。

蕪湖水,在縣城西南八十里。源出丹陽湖,西北流入 江。

蟂磯在縣西南七里大江漘高十丈,周九畝七分。按 《稗雅》:「蟂,老蛟也。」今磯南有石穴,廣一丈,深叵測,為蟂 所居,昔時常出害人。《圖經》云:寧淵觀舊在其上。觀本 唐水心禪院,歲久廢為羽林菴。明建靈澤夫人祠。世 傳吳孫權妹蜀先主妃歸省其母,回蜀至江上,聞先 主殂,哀殞,葬此山。又云:即龍女祠,禱風濤者不𤕤。祠 築自驛磯,後江水衝塌無存。成化間,邑令陳源鼎建 于今所。

驛磯山在縣西北八里。南宋時,設館驛、立市肆于此, 故名。山址濱江。江滸有「清風樓」,建自明御史,邑人黃 讓、大學士丘濬《記》之。樓突兀險峻,為棲僧之舍。俯視 樹穠藤護,寒翠撲面。遐矚清敞,則煙黛浮空,泬寥無 際,惟見江光雲影,漁舠來往耳。

磧磯山,在縣西北十五里。陳周文育襲彭城,徐嗣徽 引齊人渡江,㨿蕪湖,列艦于青墩,至磧磯,以斷文育 歸路,即此。一名「七磯。」

赭山,在縣西北五里。高三十丈,周九里。《江南地理志》 云:「赭山丹赤,故郡名丹陽,諺呼為小九華。」此山右控 大江,望舳艫雲連,水天碧徹,諸峰遠近呈影如屏,幛 然宴遊勝境也。

按《太平府志》,大江在府城西,即揚子江也。又西則曰 西江,又名夾江。

姑熟溪在府城南,合丹陽東南來之餘水及諸港來 會,過寶積山入江。按《江源記》:「姑浦口南岸立津,以譏 行旅。」姑浦有港,舊經郡城中。宋建炎始新築城,限溪 流于城外,西入大江。

采石新河在府城北化洽鄉采石鎮西,牛渚磯東。《水 經》云:「鎮市牛渚磯,屹然立江流之衝,水勢湍急,大為 舟楫之害。」宋熙寧三年,開新河于磯後,南接夾河,西 北達大江,舟行遂獲安濟。

大信河在府城西南延福鄉。河水南自蕪湖白岸湖 分派,北行過梅塘、何墓山之間,西行過馬鞍山,又西 過大信下鎮,會龍山港入江。

匾檐河在府城西新城垾,即古檐河、大信河分派入 江者。

金柱山在郡治西三里三江口。鮑、劉沙、宣、歙諸水經 姑溪入江,奔瀉於此。

采石山在郡治西北化洽鄉,去城二十里。西臨揚子 大江。

牛渚磯在采石山下。江漘有石柱,高丈許,突兀峭壁 間,舊傳金牛出此,故名。孫吳東晉每宿重兵其地。磯 上有江山好處,蛾眉、燃犀、問月、遙望半山諸亭。 九井山,在郡治南延福鄉。山有九井,舊傳桓溫所鑿。 《元和志》:「殷仲文九月九日從溫登九井,即此。」今五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