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05 (1700-1725).djvu/7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

 第二百八十一卷目錄

 太湖部彙考

  考

 太湖部總論

  吳江縣志山川志

 太湖部藝文一

  五湖賦          吳楊泉

  太湖石記        唐白居易

  太湖採石賦        宋程俱

  太湖石賦          陳洙

  講究平江等路水利狀   元任仁發

  五湖記          明王鏊

  震澤賦           朱右

山川典第二百八十一卷

太湖部彙考

《禹貢之震澤 周禮》
之具區

太湖在今「江南蘇州府城西南三十餘里,其大三萬 六千餘頃,東西二百餘里,南北一百二十里,周五百 里。湖中有七十二山,占蘇州、湖州、常州三府之地;北 有百瀆,納建康、常、潤數郡之水;南有諸漊,納宣、歙、臨 安、苕、霅諸水。東南之澤,無大于此。」

按:《書經·夏書禹貢》:「三江既入,震澤底定。」孔傳言三江已 入致定為「震澤。」震澤,吳南大湖名。《地理志》云:「會稽 吳縣,故周泰伯所封國也。具區在西。」古文以為震澤, 是吳南大湖名。蓋縣治居澤之東北,故孔《傳》言南。《志》 言「西大澤蓄水南方,名之曰湖。」孔意江從彭蠡而分 為三,又共入震澤,從震澤復分為三,乃入海。鄭云:三 江分于彭蠡為三,孔東入海。其意言三江既入入海 耳,不入震澤也。又按《周禮職方》揚州「藪曰具區,浸曰 五湖。」五湖即震澤。若如《志》云「具區即震澤」,則「浸」、「藪」為 一。按:餘州浸藪皆異,而揚州同者,蓋揚州浸藪同處, 論其水謂之浸,指其澤謂之藪。蔡傳曾氏曰:震如三川 震之震,若今湖翻是也。具區之水,多震而難定,故謂 之震澤。底定者,言底于定,不震蕩也。

按:《周禮夏官職方氏》:「東南曰揚州,其澤藪曰具區。」訂義 王昭禹曰:「水所鍾曰澤,澤草所生曰藪。」鄭康成曰:「大 澤曰藪。」李嘉會曰:「既曰澤。又曰藪者,水溢曰澤,水乾 曰藪。」易氏曰:「孔安國云:會稽郡具區澤在西。古文以 為震澤,是吳南大湖名。」唐屬蘇州,今為平江府。黃氏 曰:「在今平江府吳江縣。」

其浸五湖,訂義王昭禹曰:「以水浸田謂之浸。自揚之五 湖以至并之淶易,皆其地之水,可引以浸灌也。」黃氏 曰:「五湖又多異說。」虞翻曰:「是湖有五道,故曰五湖。今 湖旁港瀆不止于五。」其說非也。韋昭曰:「五湖,今太湖, 方圓五百里,故為五湖具區。」以其號為澤藪,而又以 其方圓里數為浸,亦非也。張守節曰:「太湖東岸五灣 為五湖,曰菱」湖、游湖、莫湖、貢湖、胥湖。其說或然。今蘇、 常間陂湖與太湖連接者尚多,何止五也?酈道元因 《水經》南江東北為長瀆,歷河口,乃謂江東注具區,謂 之五湖口,既甚謬誤。又引郭景純《江賦》謂「江水經緯 五湖,而包注太湖。」觀其所指五湖,雖不可盡知,而滆 湖在今毘陵,與岷江不通,則所謂經緯五湖者,皆不 然也。酈本《漢志》與《水經》,故謂「南江東注具區。」今饒、歙 諸州自彭蠡右出直抵江,其西為池、太、平、宣、建康,其 東為湖、蘇、常、潤,西水皆入江,東水皆入太湖,江豈能 越山而注太湖乎?大扺職方:川則其地自高而下,水 之所流行也。浸則地勢平衍,水之所停涵也。地有浸 則肥美播種所宜,而又沮洳足為險固。揚州自古為 澤國,湖雖必當有五者應此數,自舊說多如此,則是 失其傳久矣,不必強牽合也。易氏曰:「嘗考《經》義,既謂 五湖,則不止一湖。今如丹陽、彭蠡以湖名者甚眾,皆 在古揚州,恐別有五湖之名。但《經》無明文,不可臆說。」 《李圖》曰:「五湖,彭蠡、洞庭、巢湖、太湖、鑑湖。」王氏曰:「然涇、 漳之屬,後世更引」以浸焉,則民之利,固有先王未之 盡者,變而通之,存乎其時而已。《易》氏曰:「具區是澤,五 湖是浸。」澤、浸豈可混而為一?柯山曰:「五湖,太湖,湖州 射陽湖,楚州青草湖,岳州、丹陽湖,潤州、彭蠡湖,洪州。」 《國語越語下》曰:「戰於五湖。」注曰:「今太湖也。」

按《爾雅釋地》:「吳越之間有具區。」今吳縣南太湖,即 震澤是也。

按:《山海經南山經》:「浮玉之山,北望具區,東望諸毘,苕 水出于其陰,北流注于具區。」《具區》今吳縣西南太 湖也。

按《越絕書外傳記吳地傳》:「秦餘杭山者,越王棲吳夫 差山也,去縣五十里。山有湖水,近太湖,太湖周三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