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府志》:「至正二年四月,都水庸田使司修華亭捍 海塘。」
《元史順帝本紀》:「至正四年秋七月戊子朔,溫州颶風 大作,海水溢。」
《台州府志》:「至正十二年,方國珍復叛入海。台州總管 泰不華,漢名達普化,字兼善,被執不屈,死之。」
《元史樊執敬傳》:「執敬字時中,濟寧鄆城人。至正十年, 授江浙行省參知政事。十二年二月,督海運於平江。 十日將發,官大宴犒於海口。俄有客船自外至,驗其 券信令入,而不虞其為海寇也。既入港,即緃火鼓譟, 焚舟劫糧以去。」
《順帝本紀》:「至正十三年秋七月丁卯,泉州天雨白絲, 海潮日三至,時享太廟。」
《春明夢餘錄》:「海運:憚文登南之成山,登州北之沙門, 此兩險多磧,又成山突出,當東洋之衝,沙門旋扼處 北洋之腹,宜無靖勢。新河一開,可避兩險,不爾,則古 濰水及沽、尤河稍致力,皆可免於兩險。海運三道,初, 元伯顏建議自上海劉家港入海,經揚州海門、黃連 沙頭,萬里長灘開洋,沿山嶴而行,抵鹽城縣,歷西海」 州、東海縣、密州、膠州,放靈山洋,投東北路多淺沙,行 月餘抵成山,計水程至楊村、馬頭,一萬三千三百五 十里。至元二十九年,朱清等陳便道自劉家港開洋, 至撐腳,轉沙嘴,至三沙洋子江,過扁擔沙、大洋,又過 萬里長灘血沙,放大洋、清水洋、黑水洋,至成山,過劉 島,至芝梁、沙門二島,放萊州大洋,抵「界河口,其道差 徑。至正十三年,千戶殷明略又開新道劉家港入海, 至崇明州三沙放洋回東行,入黑水大洋,取成山轉 西至劉家島、登州沙門島,於萊州大洋入界河口,舟 行風信,有時自浙西至京師。不旬日,此二道尤便。」 《元史順帝本紀》:「至正十四年冬十月甲辰,詔加號海 神為輔國護聖庇民廣」濟福惠,明著天妃。
《撫州府志》:「葛元哲,金谿人。至正十四年,以大臣薦為 本縣尹。未幾,兵亂路梗,入福建。省憲交辟,遂為行省 經歷,浮海北上,比至大都而卒。」
《浙江通志》:「至正十六年,溫州大風,海舟吹上平陸高 坡二三十里,死者千計。」
《續文獻通考》:「至正二十二年八月二十日,溫州海溢。」 《元史五行志》:「至正二十四年,台州路黃巖州海溢,颶 風拔木,禾盡偃。」
《松江府志》:「至正二十四年六月乙卯,漏下四鼓,江海 泖湖水湧起三尺餘,平江路嘉興亦然。」
《漳州府志》:「羅良字彥溫,汀州長汀人。陞資政大夫,福 建行省右丞。廣東道宣慰使陳有定大發兵攻良,良 使三千人操弓矢,設伏江東以待之,且誠曰:『但有他 警,慎勿輕移汛地』。俄而有定兵攻海滄,佯言欲奪海 舟,趁潮直下。千戶長張石古等違良節制,悉兵赴之。 有定兵遂渡柳營江,良迎戰於馬岐山,敗績,遂圍漳」 城,連攻旬月,良下令示以死守。
《元史王思誠傳》:「思誠拜監察御史,上言:初開海道,置 海仙鶴哨船四十餘艘,往來警邏。今弊船十數,止於 劉家港口,以捕盜為名,實不出海,以致寇賊猖獗。宜 即萊州洋等處分兵守之,不令泊船島嶼,禁鎮民與 梢水為婚,有能捕賊者以船𢌿之,獲賊首者賞以官。 仍移江浙、河南行省,列戍江海諸口,以詰海商還者。」 審非寇賊,始令泊船。「下年糧船開洋之前,遣將士乘 海仙鶴,於二月終旬入海,庶幾海道寧息。」朝廷多是 其議。
《廉惠山海牙傳》:「山海牙,字公亮,拜福建行省右丞,以 兵鎮延平、邵武,境內以寧。居歲餘,奉詔還治省事,總 備禦事,且督賦稅,由海道供京師,朝廷賴焉。」
《紹興府志》:「葉恆字敬常,鄞人。判姚有幹局,籌畫久遠。 姚有捍海堤,潮汐決囓,海益內侵,民最苦之。恆更築 石堤二千四百餘丈,自是遂無海患。至正間,錄恆海 堤功,追封仁功侯,立廟祀之。」
《樂郊私語》:「州詩人陳彥廉,好作怪體,兼善繪事。其母 莊氏,本閩人,父思恭,商於閩,溺死海中。莊誓不嫁,攜 彥廉歸本州,撫育,遂成名士。彥廉有才名,交往多一 時高流,最與黃公望子久親暱。彥廉居硤石東山,終 身不至海上,以父溺海故也。子久歲一詣之,至則必 到海上觀濤,每拉彥廉同往,不得已偕至城郭。黃乞」 與同看。陳涕泣曰:「陽侯,吾父仇也,恨不能如精衛以 木石塞之,何忍以怒眼相見!」子久亦為之動容,不看 而返。因為作《仇海賦》以紀其事。
《靖江縣志》:「李時可任俠自喜,元末居馬沙。明高帝下 江南,詔徵粟助軍興,時可以萬石應。後治巨筏,浮海 而去,不知所終。」
《廣東通志》:「余麒孫,明洪武元年同知府事,修治特侶 陂塘,增築沿海堤岸,百凡廢墜,無不修舉。」
《寧波府志》:「孫氏慈谿人。年十八歸定海黃誼昭。生子 湑而夫亡,孫以死自誓,延師教子,長求兄女為配。三 年生二子,湑亦故,適國初,糧餉至重,乃婦姑相率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