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09 (1700-1725).djvu/8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二可汗爭立,隋討達頭可汗而立啟民可汗,因之和

親,北鄙以寧。煬帝好兵勤遠,西域至者三十餘國,取 吐渾地為郡縣。「高昌王突厥可汗、西突厥處羅可汗 皆詣闕貢獻,高麗再征而服。」大業之末,中國叛亂,華 人奔突厥者甚眾,其族遂熾,而西突厥亦跨有西域 諸國。唐高祖起兵,突厥遣兵助平京城。武德初,突厥 來貢,未幾,入寇并汾,至於渭濱,太宗與之盟而退。時 薛延陀漸雄於漠北。貞觀中,西突厥數易主,西域諸 國多叛之而內屬。時又党項請降,太宗命置崛、奉、巖、 遠四州以處之。俄而吐蕃連年同破吐谷渾、党項、白 蘭諸羌,率眾入寇松州,遂約和親,自是賓服。未幾,迴 紇破薛延陀,併其眾。五年,唐兵破突厥,擒頡利可汗, 降者僅十萬,置定襄、雲中二都督府,以統其部眾。時 塞北惟迴紇為雄,太宗又置燕然等六府七州以統 之。九年,討降吐谷渾。十三年,破高昌,以其地置西州 及安西都護府。十四年,虜焉耆王。二十一年,擒龜茲 王,西域震服。高宗永徽元年,擒車鼻可汗,而突厥盡 為封疆之臣,置單于、瀚海二都護府以統之。二年,擒 西突厥賀魯,分其種落,置崑陵、濛池二都護府以領 之。自是西域諸國,皆通於中國。六年,迴紇遣兵助討 高麗。龍朔二年,吐蕃滅吐谷渾。咸亨已後,吐蕃復畔, 寇邊,掠有諸羌之地,西陷四鎮,地方萬餘里。調露元 年,突厥復畔。則天長壽元年,始大破吐蕃,收四鎮之 地,乃於龜茲復置安西都護府以鎮之。聖曆中,突厥 寇邊,為害尤極。久視元年,又大破吐蕃,吐蕃請和。中 宗初,突厥愈強盛,寇邊,而吐蕃貢獻請和親。睿宗即 位,乃以河西九曲地賜吐蕃,以其地肥饒堪頓兵,於 是復畔。明皇初,突厥萬餘帳來降,屢遣使朝獻。吐蕃 數寇邊境,陷瓜州,迴紇斷安西路。開元十六年,大破 吐蕃。二十四年,又掩吐蕃不備而破之。自是朝貢不 至,數為寇盜。天寶末,盡徵河、隴、朔方之兵,入靖國難, 於是邠州之地,盡為吐蕃所據。肅宗在靈武,與迴紇 和親,迴紇遣兵助國討逆,由是朝貢不絕,而劍南西 川諸州,陷於吐蕃。代宗即位,復徵迴紇兵討史朝義, 賊平今還。廣德中,吐蕃犯上都。永泰元年,吐蕃、迴紇、 吐谷渾、党項入寇王畿,迴紇復降,請擊吐蕃破之。自 是吐蕃屢寇邊境,雖頻破之,而其勢寖盛。十年,迴紇 寇太原。德宗即位,與迴紇和親,歸吐蕃俘虜,置和蕃 使,與之盟誓,以紓邊難。興元中,吐蕃復寇,陷鹽、夏等 州。貞元三年,又劫平涼之盟。自是吐蕃侵軼,寇掠尤 甚,邊無寧日。五年以後,漸為邊將所破,然猶陷北庭、 麟州。順宗以後,吐蕃請和。至憲宗元和十三年,復擾 邊境。穆宗即位,與迴紇和親,吐蕃復請盟於京城之 西,是後朝貢繼至。武宗時,迴紇、黠戛斯犯東陘已北, 宣宗大中初,迴紇破弱,遂轉徙於磧西,吐蕃宰相尚 恐熱以秦、源、安樂等州并石門等七關款塞。僖宗光 啟中,契丹王習爾稍強盛。時中原多故,習爾遂役屬 達靼,奚、室韋等諸部入寇。其後為幽州劉守光所破, 十年不敢犯塞。昭宗天祐四年,寇雲中,後唐武皇帝 與之連和。又吐渾數叛,旋亦歸服,達靼亦依於武皇。 時中原罹亂,燕人多入於虜。天祐末,契丹阿保機遂 建大號,署百官為城郭。梁祖建號,契丹遣使求封冊, 梁祖不許,而其眾滋盛。後唐莊宗時,匈奴數為邊患, 吐渾微弱,聚居蔚州界,皆授中國官爵,河西、党項、突 厥、吐蕃朝貢不絕。明宗即位,遣使修好於契丹。時虜 主德光始建年紀,未幾,復寇北鄙,為邊兵所破,數年 不敢窺邊。洎晉祖求援於契丹,遂割幽、朔、雲、應等州 以賂之,自是吐渾遂屬於契丹。終高祖世,略無釁隙, 開運衰敝,遂陷京闕。漢高祖初,屢誅吐渾酋長,其種 遂衰。契丹入寇邢州。周太祖時,契丹遣使貢獻,未幾, 其國亂,久絕南牧之意。太祖又自涇州安國鎮至西 涼府,沿路三處置州,以吐蕃首領為刺史以總之。世 宗顯德中,親征關南,復瀛、莫、雄、霸等州,留兵以戍守, 自是河朔無寇患。然自唐武德後至五代,侵犯邊境, 役屬諸蕃者,惟突厥、吐蕃等數族爾,自餘蠻夷皆不 能為邊患,悉朝貢不絕。若夫種類之起,國邑之建,風 土之異,職位之別,承襲之次,象譯之等,盛衰叛服之 狀,交侵仇怨之跡。至於款塞內附,遣使入貢,交通好 問。臨涖盟載,修建警備,求請饟給,助國討叛,納質請 朝。遂和親之榮,收互市之利,膺封拜之典,承隆寵之 數。以至材略、形貌、德行、伎藝,及暴慢苛忍之性,怨望 姦偽之事,咸列於《逐門》。今但敘其大略,以冠於篇,云: 古之聖王,文德光被,乃有占風望氣,浮琛沒羽而至 者。由漢以來,濟以威信,命單車以通絕域,置都護以 總北道。由是魚龍雀馬之殊玩,犀甲珠翠之名寶,寶 火毳之異品夷歌巴舞之奇技莫不充於內府而 陳於外庭矣。魏晉之後或朝或絕策書所記昭然可 見。若乃殊鄰絕壤蹈德詠仁祗奉國琛賓於宰旅先 王所以賜異姓之國分伯叔之邦時庸展親謹其述 職唯服食器用之是供也。美哉!《旅獒》之篇召公之訓 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