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隋書煬帝本紀》,不載。 按《裴矩傳》,「大業三年,帝有 事於恆岳,咸來助祭。帝將巡河右,復令矩往燉煌。矩 遣使說高昌王麴伯雅及伊吾吐屯設等,啗以厚利, 導使入朝。及帝西巡,次燕支山,高昌王伊吾設等及 西蕃胡二十七國謁於道左,皆令佩金玉,被錦罽,焚 香奏樂,歌儛諠譟。復令武威、張掖士女盛飾縱觀,騎 乘填咽,周亙數十里,以示中國之盛。」帝大悅,竟破吐 谷渾,拓地數千里,並遣兵戍之,每歲委輸巨億萬計。 諸蕃懾懼,朝貢相續。帝謂矩有綏懷之略,進位銀青 光祿大夫。其冬,帝至東都。矩以蠻夷朝貢者多,諷帝 令都下大戲,徵四方奇技異藝,陳於端門街,衣錦綺 珥金翠者以十數萬。又勒百官及民士女,列坐柵閣 而縱觀焉,皆被服鮮麗,終月乃罷。又令三市店肆皆 設帷帳,盛列酒食,遣掌蕃率蠻夷與民貿易,所至之 處,悉令邀延就坐,醉飽而散。蠻夷嗟嘆,謂中國為神 仙。帝稱其至誠,顧謂宇文述、牛弘曰:「裴矩大識朕意, 凡所陳奏,皆朕之成算,未發之頃,矩輒以聞。自非奉 國用心,孰能若是!」帝遣將軍薛世雄城伊吾,令矩共 往經略。矩諷諭西域諸國曰:「天子為蕃人,交易懸遠, 所以城伊吾耳。」咸以為然,不復來競。及還,賜錢四十 萬。
唐
唐置「安西大都護府」,西域諸國皆隸之。
按《唐書地理志》:「安西大都護府,初治西州。顯慶二年, 平賀魯,析其地置濛池、崑陵二都護府,分種落列置 州縣,西盡波斯國,皆隸安西,又徙治高昌故地。三年, 徙治龜茲都督府,而故府復為西州。咸亨元年,吐蕃 陷都護府。長壽二年,收復安西四鎮。至德元載,更名 鎮西,後復為安西。土貢:碙砂、緋、氈、偏桃人。」吐蕃既侵 河、隴,惟李元忠守北庭,郭昕守安西,與沙陀、迴紇相 依。吐蕃攻之,久不下。建中二年,元忠、昕遣使間道入 奏,詔各以為大都護,並為節度。貞元三年,吐蕃攻沙 陀、迴紇,北庭,安西無援,遂陷。
有保大軍,屯碎葉城,于闐東界有蘭城、坎城二守捉城。西有蔥嶺守捉城。有胡弩、固城、吉良三鎮。東有且末鎮。西南有皮山鎮。焉耆西有于術、榆林、龍泉、東夷僻、西夷僻、赤岸六守捉城。
按《大唐西域記》,詳夫天竺之稱,異議糾紛,舊云身毒, 或曰賢豆。今從正音,宜云印度。印度之人,隨地稱國, 殊方異俗,遙舉總名,語其所美,謂之印度。印度者,唐 言月,月有多名,斯其一稱。言諸群生,輪迴不息,無明 長夜,莫有司晨。其猶白日既隱,宵燭斯繼,雖有星光 之照,豈如朗月之明。苟緣斯致,因而譬月。良以其土 聖賢繼軌,導凡御物,如月照臨。由是義故,謂之印度。 印度種姓,族類群分,而婆羅門特為清貴,從其雅稱, 傳以成俗,無云經界之別,總謂婆羅門國焉。若其封 疆之域,可得而言。五印度之境,周九萬餘里,三垂大 海,北背雪山;北廣南狹,形如半月。畫野區分,七十餘 國。時特暑熱,地多泉濕。北乃山阜隱「軫。丘陵瀉滷。東 則川野沃潤。疇壟膏腴。南方草木榮茂。西方土地磽 确。」斯大概也。可略言焉。夫數量之稱。謂踰繕那。〈舊曰由旬 又曰踰闍那又曰由延皆訛略也〉踰繕那者,自古聖王一日軍行也。 舊傳一踰繕那四十里矣。印度國俗乃三十里,《聖教》 所載唯十六里。窮微之數,分一踰繕那為八拘盧舍。 拘盧舍者,謂大牛鳴聲所極聞拘盧舍。分一拘盧舍 為五百弓,分一弓為四肘,分一肘為二十四指,分一 指節為七宿麥,乃至虱、蟣隙塵、牛毛、羊毛、兔毫、銅水, 次第七分以至細「塵,細塵七分為極細塵,極細塵者 不可復析,析即歸空,故曰極微」也。若乃陰陽曆運,日 月次舍,稱謂雖殊,時候無異,隨其星建以標月名。時 極短者謂剎那也。百二十剎那為一呾剎那,六十呾 剎那為一臘縛,三十臘縛為一牟呼栗多,五牟呼栗 多為一時,六時合成一日一夜。〈夜三晝三〉居俗,日夜分為 八時。〈晝四夜四於一一時各有四分〉「月盈至滿謂之白分,月虧至晦 謂之黑分。」黑分或十四日十五日,月有大小故也。黑 前白後,合為一月,六月合為一行。日遊在內,北行也; 日遊在外,南行也。總此二行合為一歲。又分一歲以 為六時。正月十六日至三月十五日,漸熱也;「三月十 六日至五月十五日,盛熱也;五月十六日至七月十 五日,雨時也;七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茂時也;九 月十六日至十一月十五日,漸寒也。十一月十六日 至正月十五日,盛寒也。如來聖教歲為三時,正月十 六日至五月十五日,熱時也;五月十六日至九月十 五日,雨時也;九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寒時也。或 為四時,春、夏、秋、冬也。春三月為制呾邏月、吠舍佉月、 遊瑟吒月,當此從正月十六日至四月十五日。夏三 月謂頞沙荼月、室羅伐拏月、媻達羅缽陀月,當此從 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秋三月謂頞濕縛庫闍 月、迦刺底迦月、未伽始羅月,當此從七月十六日至 十月十五日。冬三月為報沙月、磨袪月、頗勒窶拏月, 當此從十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故印度僧徒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