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14 (1700-1725).djvu/5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事言歸。及旦昇座,竟無異論。至第六日,歐血而死。其 將終也,顧命妻曰:「爾有高才,無忘所恥。」摩沓婆死,匿 不發喪,更服鮮綺,來至論會。眾咸諠譁,更相謂曰:「摩 沓婆自負才高,恥對德慧,故遣婦來,優劣明矣。」德慧 菩薩謂其妻曰:「能制汝者,我已制之。」摩沓婆妻知難 而退。王曰:「何言之密?」彼便默然。德慧曰:「惜哉!摩沓婆 死矣,其妻欲來與我論耳。」王曰:「何以知之?願垂指告。」 德慧曰:「其妻之來也,面有死喪之色,言含哀怨之聲。 以故知之,摩沓婆死矣。能制汝者謂其夫也。」王命使 往觀,果如所議。王乃謝曰:「佛法元妙,英賢繼軌,無為 守道,含識霑化。依先國典,褒德有常。」《德慧》曰:「苟以愚 昧,體道居貞,存止足論,齊物將弘汲引,先摧傲慢,方 便攝化,今其時矣。惟願大王以摩沓婆邑戶子孫千 代常充僧伽藍人,則垂誡來葉,流美無窮。唯彼」淨信 見匡護者,福延于世,食用同僧,以勸清信,以褒厚德。 於是建此伽藍,式旌勝跡。初,摩沓婆論敗之後,十數 淨行逃難鄰國,告諸外道恥辱之事,招募英俊來雪 前恥。王既珍敬德慧,躬往請曰:「今諸外道不自量力, 結黨連群,敢聲論鼓,惟願大師摧諸異道。」德慧曰:「宜 集論者。」於是外道學人欣然相慰:「我曹今日勝之必 矣。」時諸外道闡揚義理,德慧菩薩曰:「今諸外道逃難 遠遊,如王先制,皆是賤人。我今如何與彼對論?」德慧 曰:「有負座豎,素聞餘論,頗閑微旨,侍立於側,聽諸高 談。」德慧乃拊其座而言曰:「床汝可論。」眾咸驚駭,異其 所命。時負座豎便即發難,深義泉涌,清辯響應。三復 之後,外道失宗,重挫其銳。再折其翮。自伏論已來為 伽藍邑戶德慧。伽藍西南二十餘里至孤山。有伽藍。 曰「尸羅跋陀羅。」唐言戒賢論師論義得勝,捨邑建焉。竦一 危峰,如窣堵波,置佛舍利。論師,三摩呾吒國之王族, 婆羅門之種也。少好學,有風操,遊諸印度,詢求明哲。 至此國那爛陀僧伽藍,遇護法菩薩,聞法信悟,請服 染衣,諮以究竟之致,問以解脫之路。既窮至理,亦究 微言,名擅當時,聲高異域。南印度有外道,探賾索隱, 窮幽洞微。聞護法高名,起我慢深疾,不阻山川,擊鼓 求論曰:「我南印度之人也。承王國內有大論師,我雖 不敏,願與詳議。」王曰:「有之,誠如議也。」乃命使臣請護 法曰:「南印度有外道,不遠千里來求較論,唯願降跡, 赴集論場。」護法聞已,攝衣將往。門人戒賢者,後進之 翹楚也,前進請曰:「何遽行乎?」護法曰:「自慧日潛暉,傳 燈寂」照。外道蟻聚,異學蜂飛,故我今者將摧彼論。戒 賢曰:「恭聞餘論,敢摧異道。」護法知其俊也,因而允焉。 是時戒賢年甫三十,眾輕其少,恐難獨任。護法知眾 心之不平,乃解之曰:「有貴高明,無云齒歲。以今觀之, 破彼必矣。」逮乎集論之日,遠近相趨,少長咸萃。外道 弘闡大猷,盡其幽致。戒賢循理責實,深極「幽元。外道 辭窮,蒙恥而退。王用酬德,封此邑城。」論師辭曰:「染衣 之士,事資知足,清淨自守,何以邑為?」王曰:「法王晦跡, 智舟淪胥,不有旌別,無勵後學。為弘正法,願垂哀納。」 論師辭不獲已,受此邑焉。便建伽藍,窮諸規矩,捨其 邑戶,式修供養。戒賢伽藍西南行四五十里,渡尼連 禪河,至伽耶城。城甚險固,少居人,唯婆羅門有千餘 家,本仙人之祚嗣也,王所不臣,眾咸宗敬。城北三十 餘里有清泉,印度相傳謂之「聖水」,凡有飲濯,罪垢消 除。

城西南五六里至伽耶山。溪谷沓冥,峰巖危險,印度 國俗稱曰「靈山。」自昔君王馭宇承統,化洽遠人,德隆 前代,莫不登封而告成功。山頂上有石窣堵波,高百 餘尺,無憂王之所建也。靈鑒潛被,神光時燭,昔如來 於此演說《寶雲》等經。

《伽耶山》東南有窣堵波,《迦葉波》本生邑也。其南有二 窣堵波,則伽耶迦葉波、捺地迦葉波。舊曰那提迦葉訛也洎諸迦葉 例無波字略也《事火》之處。

伽耶迦葉波事火。東渡大河至缽羅笈菩提山。唐言前正 覺山如來將證正覺先登此山故云前正覺也如來,勤求六歲,未成正覺。後 捨苦行,示受乳糜。行自東北,遊目此山,有懷幽寂,欲 證正覺。自東北岡,登以至頂。地既震動,山又傾搖。山 神惶懼,告菩薩曰:「此山者,非成正覺之福地也。若止 於此,入金剛定,地當震陷,山亦傾覆。」菩薩下自西南, 止半崖中,背巖面澗,有大石室。菩薩即之,跏趺坐焉。 地又震動,山復傾搖。時淨居天空中唱曰:「此非如來 成正覺處。自此西南十四五里,去苦行處不遠,有畢 缽羅樹,下有金剛座,去來諸佛咸於此坐而成正覺, 願當就彼。」菩薩方起,室中龍曰:「斯室清勝,可以證聖, 唯願慈悲勿有遺棄。」菩薩既知非取證所,為遂龍意, 留影而去。影在昔日賢愚咸睹洎於今時或有得見也「諸天前導,往菩提 樹。逮乎無憂王之興也,菩薩登山,上下之跡,皆樹旌 表,建窣堵波。」度量雖殊,靈應莫異。或華雨空中,或光 照幽谷。每歲罷安居日,異方法俗登彼供養,信宿乃 還。前正覺山西南行十四五里,至菩提樹。周垣疊甎, 崇峻險固。東西長,南北狹,周五百餘步。奇樹名華,連 陰接影;細莎異草,彌漫緣被。正門東闢,對尼連禪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