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39 (1700-1725).djvu/13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目》,徒知留意于書,不能推之于治。」因勸上親賢講學, 見諸行事,不可為二君之徒好。上嘉納之。

《先進遺風》:王文恪公鏊,初授翰林,閉門力學,避遠權 勢。弘治中,補充經筵講官。中官李廣怙寵干政,公進 講,意存諷諫。上退謂左右曰:「講官」云云,意指若曹也。 後廣敗,大臣多被污,公獨不與戚畹。壽寧侯與公有 絕不與通。歲時問遺,輒麾去。或以為過,公曰:「昔萬 循吉攀附昭德,我嘗恥之,乃今自附壽寧耶?」

《仰山脞錄》:楊文懿公守陳,入翰林,每進講必傅經義 以納忠誨。一日講《說命》,有曰:「明君圖治,常患其臣不 言,忠臣進言,惟恐其君不行。臣不言則君徒負聰明 而罔聞乎治要;君不行,則臣徒費講說而無補乎上 德。」臣言之而君行之,若高宗傅說,可以為萬世法矣。 於武成有曰:「《魯論》稱舜無為而治,《周書》稱武王垂拱」 而治,是則帝王之治皆不勞而佚。蓋舜所以無為,武 王所以垂拱,皆常憂勞而有為,乃始佚樂而無為也。 嘗作內宴樂,語以時方逸豫,則曰:「謂豐大必宜日中, 故豫亨,尚虞城復」;以時方尚邊功,則曰:「慕帝舜之格 有苗,思宋國之相」;《司馬》以時方貴異物,則曰:「不作無 益而功成,不寶異物而民足」,乃召公之格言。「無輕民 事而惟艱,無安厥位而惟危」,又伊尹之明訓。公既進 呈,語他學士曰:萬一蒙上過聽,不賢于優孟滑稽之 談乎?

名山藏《臣林記》:孝宗即位,特召王恕為吏部尚書,加 太子太保,左庶子王臣請上御經筵無廢大寒暑。恕 言:「『『臣聞之,君子無終食違仁』。孟軻曰:『君子引君當道』。 臣又聞之賈誼:傅者,傅之德義;師者,道之教訓;保者, 保其身體』。臣官以保為名,誠愛陛下,陛下誠志道與 仁矣。即令講官時進講章,玩繹閒燕,亦足進學,非必 陳儀衛,設酒殽,乃為經筵也。祁寒盛暑,慎居起保,聖 躬亦不可不急。臣謂即暫止經筵,如天順、成化間,無 所不可。」大理辦事進士董傑、御史湯鼐先後言:「『經筵 講學,人主上務,祖宗盛典也。陛下舉行,士民跂首讚 歎。王恕舊眷,特知不聞將順,乃慮傷聖體,恐費酒殽, 所以待陛下甚卑,失天下士大夫望』。恕」,惶恐辭印,歸 第待罪。上勉出之。

《大政紀》:弘治元年三月,少詹事楊守陳上《講學勤政 疏》,上褒納之,大略謂:「陛下御極以來,屏棄珍玩,放遠 奇袤,登用正人,聽納忠諫,躬覽題奏,日勤政務,若此 不懈,可幾堯舜。獨臣愚猶過慮,蓋革故正始猶易,持 久保終寔難。若內得弗深,外資弗博,銳志少懈,欲心 漸滋,豈能俾其終始如一。乞開經筵,御午朝,聽講之 際,凡所未明,輒賜清問,必待聖心洞然明悟而後已。 一日之間,居文華殿之時多,處乾清宮之時少,使欲 寡而心清,惑少而理明,則得于內者深,而出治之本 立矣。午朝有事者,皆先用略節口奏而裁決之。大政 則召大臣面議,未當則許諫官駁正而審行之,俾賢 才常集于目前,視聽不偏于左右,則資于外者博,而 致治之綱舉矣。若但如近日之聽日講,御午朝以應 故事,凡百題奏,皆付內監諸臣調旨批答。臣恐積年 之弊未革,將來之患難測,不但如前所過慮而已。」 《名山藏典謨記》,弘治十四年十月,命日講添《周易》一 書,暫停《貞觀政要》。劉健等言:「聖學日增,廷臣相慶。乃 《貞觀政要》多載唐太宗」致治之跡,事切而代近,祖宗 列聖,率崇是書。伏望少延天聽,仍舊進講納之。 《大政紀》:弘治十七年九月,召大學士劉健等議日講 事。是月晦日,復召輔臣入見。上曰:「『今李榮來說,日講 時,劉機講『陳善閉邪』」,「『陳』字解做陳說,不是,止云敷陳 其說乃可耳』。皆應曰:『諾』。」劉健曰:「昨李榮又說,以善道 啟沃他,『他』字不是。」上微笑曰:「他字也不妨。大抵講書 須要明白透徹,直言無諱,道理皆是書上原有的,不 是纂出若不說盡,也無進益。且先生輩與翰林院,是 輔導之職,皆所當言。」健對曰:「臣等若不敢言,則其餘 百官無敢言者矣。」上曰:「然。」謝遷曰:「聖明如此,講官愈 好盡心。」李東陽曰:「今年聖學緝熙,中外臣民無不仰 戴,臣敢不仰承聖意。」皆叩頭謝。上又曰:「先生輩可傳 與他,不必顧忌。昨所講似有顧忌耳。」又曰:「他字亦不 妨。昨因話偶及此,意以為不若啟沃之更好,然不必 深計也。」皆復謝而出。是日,天顏和悅,似以昨所傳來 的,恐講官因此有所觀望,故特示詳悉如此。蓋經筵 講章,自數歲以來,始去舊諛頌之詞,加以規諫,未嘗 少忤。及聞此諭,益知上所嚮云。

《名山藏典謨記》:「弘治十八年四月,翰林院學士張元 禎上疏,勸經筵講《太極西銘》諸書。上索《太極圖》觀之 曰:『天生斯人,開朕也』。」

二十三年,孝宗即位。時覽記《孝經》《尚書》《家禮》《大明律》 四種書,皆有日課,有疑義即召問法吏儒臣,天下翕 然望治。

《大政紀》:正德元年九月,兵部尚書許進疏勸上勤學 養心,納之。疏略曰:「人主之心,惟在所養。以大舜之聖, 禹陳克艱惠迪之謨,益進遊逸淫樂之戒,帝王誕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