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40 (1700-1725).djvu/6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皇極典

 第二百四十二卷目錄

 君道部藝文

  先治心詔        北周蘇綽

  丹扆六箴        唐李德裕

  論君道之大        宋程顥

  無逸論          呂公著

  論晉宋之君與臣下爭善    蘇軾

  王道正則百川理賦      江洐

  無逸圖賦        元方回孫

  無逸圖賦         汪克寬

  無逸殿箴        明王弘誨

 君道部紀事

 君道部雜錄

皇極典第二百四十二卷

君道部藝文

《先治心詔》
北周·蘇綽

綽拜大行臺度支尚書。太祖方欲革易時政,務弘強國富民之道。綽盡其智能,贊成其事,為《六條詔書》,奏施行之。其一,《先治心》,曰:

凡今之方伯守令,皆受命天朝,出臨下國,論其尊貴, 並古之諸侯也。是以前世帝王每稱共治天下者,唯 良宰守耳。明知百僚卿尹雖各有所司,然其治民之 本,莫若宰守之最重也。凡治民之體,先當治心。心者 一身之主,百行之本。心不清淨則思慮妄生,思慮妄 生則見理不明,見理不明則是非謬亂,是非謬亂則 一身不能自治,安能治民也?是以治民之要,在清心 而已。夫所謂清心者,非不貪貨財之謂也,乃欲使心 氣清和,志意端靜。心和志靜,則邪僻之慮無因而作。 邪僻不作,則凡所思念無不皆得至公之理。率至公 之理以臨其民,則彼下民孰不從化。是以稱「治民之 本,先在治心,其次又在治身。凡人君」之身者,乃百姓 之表,一國之的也。表不正不可求直影;的不明不可 責射中。今君身不能自治,而望治百姓,是猶曲表而 求直影也;君行不能自修,而欲百姓修行者,是猶無 的而責射中也。故為人君者,必心如清水,形如白玉, 躬行仁義,躬行孝悌,躬行忠信,躬行禮讓,躬行廉平, 躬行儉約,然後繼之以「無倦」,「加之以明察。」行此八者 以訓其民。是以其人畏而愛之,「則而象之」,不待家教 日見,而自興行矣。

《丹扆六箴》
唐·李德裕

《宵衣箴》

先王聽政,昧爽以俟。雞鳴既盈,日出而視。「伯禹大聖, 寸陰為貴。光武至仁,反支不忌。無俾姜后,獨去簪珥。 《彤管》記言,克念前志。」

《正服箴》

聖人作服,法象可觀。雖在宴游,尚不懷安。汲黯莊色, 能正不冠;楊阜慨然,亦譏縹紈。四時所御,各有其官。 非此勿服,惟辟所難。

《罷獻箴》

漢文罷獻,詔還「騄駬」,鑾輅徐驅,焉用千里?厥後令王, 亦能「恭己。」「翟裘既焚,筒布則毀。」「道德為麗,慈儉為美。」 不過天道,斯為至理。

《納誨箴》

惟后納誨,以求厥中。從善如流,乃能成功。漢驁沈湎, 舉白浮鍾。魏叡侈汰,凌霄作宮。忠雖不忤,而善亦從。 以規為瑱,是為塞聰。

《辨邪箴》

居上處深,在察微萌。雖有讒慝,不能蔽明。漢之孝昭, 睿過周成。上書知詐,照姦得情。燕、蓋既折,王猷洽平。 百代之後,乃流淑聲。

《防微箴》

天子之孝,敬遵王度,安必思危,乃無遺慮。亂臣猖獗, 非可遽數,元服莫辨,觸瑟始仆,柏谷微行,豺豕塞路, 睹貌獻飧,斯可戒懼。

《論君道之大》
宋·程顥

臣伏謂君道之大,在乎稽古正學,明善惡之歸,辨忠 邪之分,曉然趨道之正。然必君志先定,則天下之治 成矣。所謂「定志」者,一心誠意,擇善固執之也。夫義理 不先盡則多聽而易惑,志意不先定則守善而或移。 惟以聖人之訓為必當從,先王之治為必可法,不為 後世駁雜之政所牽制,不為流俗因循之論所遷惑, 「自知極於明,信道極於篤,任賢勿貳,去邪勿疑,必期 致世如三代之隆而後已也。然天下之事,患常生於 忽微,而知亦戒乎漸習。故古之人君,雖出入閒燕,必 有誦訓箴諫之臣,左右前後,無非正人,所以成其德 業。伏願陛下禮命老成賢儒,不必勞以職事,俾日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