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41 (1700-1725).djvu/5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林學士劉三吾曰:「自昔先王之治,必本於愛民。然愛 民而無實心,則民不蒙其澤,民不蒙其澤,則眾心離 於下。」

三月庚戌,命天下種桑棗。太祖謂工部臣曰:「人之常 情,安於所忽,飽即忘饑,暖即忘寒,不思為備,一旦卒 遇凶荒,則茫然無措。朕深知民艱,百計以勸督之,俾 其咸得飽暖。比年以來,時歲頗豐,民庶給足,田里皆 安,若可以無憂也。然預防之計,不可一日而忘。爾工 部其諭民間,但有隙地,皆令種植桑棗。倘遇凶歉,可」 為衣食之助。

《大政紀》:洪武二十九年正月庚申朔,上罷朝,從容問 左右民間事,禮部尚書門克新對曰:「聖澤深廣,天下 之民各安生業,幸蒙至治。」上曰:「雖堯舜在上,不能保 天下無窮民,若謂民皆安業,朕恐未然。何得遽言至 治。」

《明昭代典則》:「建文元年二月,遣戶部侍郎夏元吉、都 御史暴昭等二十四人充採訪使,巡行天下,問民疾 苦。」

《大政紀》:「永樂二年正月甲辰,敕諭天下文武諸司曰: 『朕惟事天以誠敬為本,愛民以實惠為先。《書》曰:『惟天 惠民』。又曰:『安民則惠』。然天之視聽皆因于民,能愛民 即所以事天。朕嗣位以來,嘗以此戒諭爾等,而治軍 者或不恤軍,治民者或不恤民,非惟不恤,又有刻害 之者,甚違朕意。今春時和,東作方興,宜各究心務實, 申明教術,勸課農桑,問其疾苦,卹其饑寒,革苛刻之 風,崇寬厚之政,以迓天休,臻于治理。欽哉』!」

《名山藏典謨記》:「永樂二年四月,敕諭文武群臣曰:『今 天下雖安,民未蘇息,郡縣豪猾遇有征繇,並緣為奸, 細民不勝,盜賊滋起。爾等其悉心政務,毋橫歛一錢, 毋妄興一役,稱朕閔念元元之意』。」

《大政紀》:「永樂三年正月庚子,諭天下牧守之官,以愛 民為本。諭曰:『朕即位以來,仰遵成憲,惟欲民安物阜, 風淳俗美,刑措不用,夙夜兢兢,不敢怠寧。尚慮天下 黎民之眾,有未寧厥居者,爾等皆牧守之官,必思所 以愛養之。毋殫其財,毋疲其力,毋為貪墨,毋肆暴虐, 教之務善以遠刑辟,導之務本而棄末習。如民皆安』」 居足食,斯德行興,刑罰措而天下治,爾亦將有無窮 之用。欽哉。

《明昭代典則》:永樂十年六月敕戶部曰:「朕為天下主, 所務者安民而已。故每歲遣人巡行郡邑,唯欲周知 歲之豐歉,民之休戚。近者河內民饑,有司不以聞,往 往有言年穀豐登者。若此欺罔,獲罪于天,此亦朕任 非其人之過。其速令河南發粟賑民,自今凡郡縣及 朝廷所遣官目擊民艱不言者悉逮下獄。」

《大政紀》:永樂十九年四月,戶部尚書夏原吉言:「愛民 所以敬天,蠲逋負芻糧,採辦金銀程課,優恤流移,以 回天意。」從之。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虞謙巡視浙江,上 言便民事。上命行之。

《名山藏典謨記》:仁宗即位,謂翰林儒臣曰:「比朝野物 議何如,有利害當興革者悉聞朕,朕審可否,紓民困 焉。」

《大政紀》:洪熙元年四月,時有至自南京者。上問:「道路 所遇民何似?」對曰:「淮安、徐州及山東境內,民多乏食, 而有司徵稅糧方急。」遂問少師蹇義,所對亦然。上命 大學士楊士奇草詔蠲恤,士奇言不可不令戶部、工 部與聞。上曰:「姑徐之。救民之窮,當如救焚拯溺,不可 遲疑。有司慮國用不足,必持不決之意,卿等姑勿言。」 命中官具楮筆,令士奇等就西角門書詔。上覽畢,既 命用璽,己遣使齎行。上顧士奇曰:「汝今可語戶部、工 部,朕悉免之矣。」左右或言地方千餘里,其間未必盡 無收,宜有分別,庶不濫恩。上曰:「恤民寧過厚?為天下 主,可與民寸寸計較耶?」

六月,皇太子即皇帝位。八月,工部奏:內府工用紵絲 紗羅計九千匹,請下蘇、杭等府織造。上曰:「供用之物 雖不可缺,然當念民力。今百姓艱難,可減半造。」又諭 尚書吳中等曰:「昔魏徵告唐太宗,每以恤民為言。卿 等其體此意。」

宣德元年三月乙未朔,順天府官引京城坊廂里老 人等入見。上親諭勉之曰:「京師五方之民雜居,習尚 不同。朝廷供億百需,以其便近,多所責辦,視外郡尤 煩勞,皆朕所悉。今嗣承大統,期與海內相安于無事, 矧京師乎?爾為民者胥相訓告,勤務本業,孝親敬長, 和睦鄰里,不事游惰,不作淫巧,不犯憲章,則為良民。」 有司體朝廷之心,視民如子,恤其飢寒,均其徵役,撫 綏良善,詰治奸慝,俾吾民樂生,則為良有司。朝廷於 為善者賞之,為惡者罰之。賞罰之典,皆祖宗成憲,朕 不敢違。時紀元之初,政令維新,京師之民拱聽聖諭, 莫不稱慶。

三年十月,常州言今歲雨暘甚調,田穀茂盛。上諭尚 書胡濙曰:「今年各處多奏水災,深慮百姓艱食,常州 獨言豐稔,頗慰朕心。」濙對曰:「陛下愛民,常願豐熟。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