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42 (1700-1725).djvu/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皇極典

 第二百六十三卷目錄

 聽言部彙考一

  陶唐氏帝堯一則

  有虞氏帝舜一則

  夏后氏帝禹一則

  商成湯一則

  周武王一則

  漢文帝一則 後元一則 宣帝本始一則 地節二則 元帝初元二則 永光一則

  成帝建始二則 河平一則 鴻嘉一則 永始二則 元延一則 哀帝元壽一則

  後漢光武帝建武二則 明帝永平三則 和帝永元一則 安帝永初一則 建光一

  則 順帝陽嘉一則 永和一則 建康一則 桓帝建和一則 延熹一則 靈帝建寧三

  則 光和一則 獻帝建安一則 延康一則

  魏齊王一則

  晉武帝泰始三則 太康一則 元帝太興二則 明帝太寧一則

  宋文帝元嘉二則 孝武帝大明一則 明帝泰始一則

  南齊高帝建元一則 武帝永明一則 鬱林王隆昌一則 明帝建武一則 東昏侯

  永元一則

  梁武帝天監四則 大同四則

  陳宣帝太建二則 後主至德一則

  北魏明元帝泰常一則 孝文帝延興一則 承明一則 太和五則 宣武帝正始一

  則 孝明帝神龜一則 孝昌一則 孝莊帝建義一則

  北齊文宣帝天保一則 孝昭帝皇建一則

  北周明帝武成一則 武帝保定一則 建德一則

  隋文帝開皇二則 煬帝大業一則

皇極典第二百六十三卷

聽言部彙考一

陶唐氏

帝堯下聽於人設諫鼓謗木

按:《管子·桓公問》篇:「堯有衢室之問,下聽於人。」

按:鄭樵《通志五帝紀》:「帝堯置諫鼓,達窮民,立謗木,使 人書之,樂聞過也。」

有虞氏

帝舜命四岳開言路

按《書經舜典》:「詢于四岳,明四目,達四聰。」

蔡傳舜既告廟即位,乃謀治于四岳之官,廣四方之視聽,以決天下之壅蔽。大全唐孔氏曰:「明四方之目,使為己遠視四方也。達四方之聰,使為己遠聽聞四方也。恐遠方有所壅塞,令為己悉聞見之。」

按《管子桓公問》篇:「舜有告善之旌,而主不蔽。」

按崔豹《古今注》:「舜受堯禪,廣開視聽,求賢人以自輔。」

夏后氏

帝禹懸鐘鼓磬鐸置鞀以求昌言

按:《管子桓公問篇》:「禹立諫鼓于朝,而備訊唉。」

訊,問也。唉,驚問也。

按《淮南子汜論訓》:「禹之時,以五音聽治,懸鐘鼓磬鐸, 置鞀以待四方之士,為號曰:『教寡人以道者,擊鼓;諭 寡人以義者,擊鐘;告寡人以事者,振鐸;語寡人以憂 者,擊磬;有獄訟者搖鞀』。」

成湯從諫弗咈

按《書經伊訓》:「先王肇修人紀,從諫弗咈,先民時若。」

孔傳言湯「從諫如流。」

按《管子·桓公問》篇:「湯有總街之庭,以觀人誹。」

武王置誡慎之鞀以開言路

按劉勰《新論貴言》篇:「武王置誡慎之鞀,以聖哲之神 鑒,窮機洞微,非有毫髮之謬,猶設廣聽之術,開嘉言 之路。」

文帝二年下詔求言除誹謗訞言之罪

按《漢書文帝本紀》:「二年十一月癸卯晦,日有食之。詔 曰:『朕聞之,天生民為之置君,以養治之。人主不德,布 政不均,則天示之災,以戒不治。乃十一月晦,日有食 之,適見於天,災孰大焉。朕獲保宗廟,以微眇之身託 于士民君王之上,天下治亂,在予一人,惟二三執政 猶吾股肱也。朕下不能治育群生,上以累三光之明, 其不德大矣。令至,其悉思朕之過失及知見之所不 及,丐以啟告朕』。」五月,詔曰:「古之治天下,朝有進善之 旌,誹謗之木,所以通治道而來諫者也。今法有誹謗 訞言之罪,是使眾臣不敢盡情,而上無由聞過失也。 將何以來遠方之賢良?其除之。」民或祝詛上,以相約 而後相謾,吏以為大逆;其有他言,吏「又以為誹謗。此 細民之愚,無知抵死,朕甚不取。自今以來,有犯此者, 勿聽治。」

後元年詔求直言

按《漢書文帝本紀》:「後元年春三月詔曰:『間者數年,比 不登,又有水旱疾疫之災,朕甚憂之。愚而不明,未達 其咎。意者朕之政有所失,而行有過與?乃天道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