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45 (1700-1725).djvu/3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危,大臣未附之時。況呂后專權,諸呂睥睨宮禁,一旦 有意外之變,左右前後皆非人主腹心之人,此亦可 憂。故方即位,即賜中郎、郎中、外郎、宦者,尚食、謁者,執 楯、執戟武士,騶太子御驂,而權一時之宜也。後來誅 諸呂,迎立文帝,謁者十人持戟衛端門,文帝不得入, 太尉往諭,乃引兵去。此則知禮知義,緩急軍變有所 憑仗者矣。文帝會得此意,一入宮,即拜宋昌為衛將 軍,領北軍,張武為郎中令,行殿中,亦為吾之押衛歟。 《太平經國書》曰:「天子理陽道,后治陰德,風化並行。」故 贊治之官皆曰宰。內宰屬太宰者,意其治家之道,亦 多權衡審訂於大臣,大臣格心之所自出歟?今攷內 宰,下大夫二人,命士十二人,自內小臣、奄官凡將命 洒掃之人,自九嬪至女內史,凡內官,自典婦功、織紝、 衣服,凡掌內之事皆屬焉,而隸于太宰。蓋女寵近習, 所以移人主之德者,大臣總之,無敢踰節。皇父作相, 膳夫、內史,皆不得人。巷伯之雅,寺人為之,雖奄官亦 遴其選。晉侯近女而惑疾,醫和以為趙孟之過。古人 致君二南之化,其道由此。東周宰職不競,《春秋》首書 宰咺賵妾,甚者三公逆后,其何以正王閫乎?漢大長 秋為后卿,蓋內宰之意。自中宮僕謁,尚書黃門冗從 如小臣之屬,自內府令如內司服之屬猶領焉。至于 從帝入宮,贊道內事,若中常侍與凡侍內、掖庭、暴室、 御府、祠祝之輩,與夫勾盾,中藏府令承、典掌、貴人、采 女、官婢、侍使、服食、游觀諸事,皆少府統焉。職分既分, 不相干涉。漢初,《大長秋》,中常侍參用士人,鄧通,雖為 文帝倖人,猶聽丞相檄召,欲斬之。自東京悉用宦者, 士大夫既無復與聞,而隸少府者,徒以文屬太尉楊 秉糾中常侍,而尚書詰以三公統外越分奏近臣。蓋 三府之令,不行於便嬖,況后妃乎?然前漢置大長秋 以掌后宮者,士大夫也,猶可以節制後宮。成帝敕許 后減省用度,許后上書辨論,且恐官吏以詔書繩之, 猶有周家氣象。後漢遂改以宦官,然宮中財用,尚付 之有司。章和以後,盡用宦者總領,自此不領于外朝。 及隋置殿中監,唐置內諸司使,凡王服食器用,一切 付之奄人之手,大臣不敢問,則成周設官之意,無復 存者。

《論通內外之情嚴內外之辨》

或問:「內宰之職,治王內之政令,分其人民以居之,內 宮何以容人民之居處?凡建國,佐后市,陳其貨賄,出 其度量法制,王后何以與市井之細事?內小臣掌后 之好事於四方,掌后之好令於卿大夫?婦人無外事, 何以外通諸侯而內交群下?」內宰既掌宮中之祭祀, 而女祝又掌王后之內祭祀,漢家尚除祕祀,今女祝 之設,豈無執左道入宮而為厭禱者?有府史胥徒,有 宦官宮妾,數者混然淆亂,雜居而錯處,豈無為淫邪 以污宮壼者?后夫人以下,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 女御自有定數也,何以獨不著其數?典婦功、典絲枲、 追師、染人、屨人,無非是人也,而內司服、縫人何以獨 參之?奄官?以至《春官》有世婦矣,而此又有世婦;《春官》 有司巫;男巫、女巫矣,而此又有女祝;《春官》有《司服》矣, 而此又有內司服;《冬官》有鍾氏染羽矣,而此又有染 人。獨不可併省而合于一也。凡此十有九官之職事, 三等之官長,其所議論者固不一也。姑以是八者而 言之,則尤為可疑者曰:「子之所以為疑,非以夫后與 市事,則內外為相紊;人民官吏與宦官宮妾雜處,則 內外為相亂。有外祭祀,則內將有厭禱之事;有天官 等官,又有春冬等官,則內外猥多」泛濫之職耶?此正 周公立國之規模,維持之周密,而措置之纖悉詳盡 者,不以通內外,則以嚴內外者也。夫以宮闕之尊嚴, 而與市井之猥賤,以王后之祕密,而行諸侯卿大夫 之好禮,以士大夫之自貴愛,而雜奴僕熏腐之餘,亦 固幾於褻矣。然家與國非異政,王與后非異體,內庭 與外庭非有異勢也。且王后之分,陰陽之理,相佐以 相承者也。王則立朝於前,以先乎義,后則立市於後, 以後乎利,朝市何嫌於相關乎?天子享諸侯,王后則 亞獻上公,侯伯子男來朝夫人,則致禮四方,何嫌於 有好事乎?前有宮人之職,中士四人,下士八人,掌寢 處燕息、沐浴櫛靧私猥之事,而隱然厲其敗禮敗度 之心。後有《典婦功》等,取中士二人、下士十有二人,掌 衣服冠履之物,而防人主奢侈之私,用度耗費之漸, 以去其害國亂政之源。士大夫何嫌於處內庭乎?凡 此無非所以通內外而同之也。分其人民,即宮壼之 執事室廬,府之在內者。至於府、史、胥、徒、賈、奄、奚工、女 酒、女漿、女籩、女醢、女鹽、女冪、女奴、女御,則又自分而 為內外。《天官》世婦以廣嗣為義。《春官》世婦,卿也,以掌 女工之宿戒。名同而官異,則不得不分。外司服所以 掌外朝之服飾,內司服所以掌王后之服飾。鍾氏染 羽毛以充國之用。染人掌絲帛以充王后之用。內有 不可以兼外者,典婦功、典絲枲之職,雖用士人,而內 司服、縫人之職,則自用奄人。外則有不可以至內者, 神所在而有之,先王隨所在而祭之,不惟以示忠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