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新室文母太皇太后》。
按《漢書王元后傳》:「元始五年冬,平帝崩,無子。莽徵宣 帝元孫,選最少者廣戚侯子劉嬰,年二歲,托以卜相 為最吉,迺風公卿奏請立嬰為孺子,令宰衡安漢公 莽踐祚居攝,如周公傅成王故事。太后不以為可,力 不能禁。於是莽遂為攝皇帝,改元稱制焉。俄而宗室 安眾侯劉崇及東郡太守翟義等惡之,更舉兵欲誅」 莽。太后聞之曰:「人心不相遠也。我雖婦人,亦知莽必 以是自危,不可。」其後莽遂以符命自立為真皇帝,先 奉諸符瑞以白太后,太后大驚。初,漢高祖入咸陽,至 霸上,秦王子嬰降於軹道,奉上始皇璽。及高祖誅項 籍,即天子位,因御服其璽,世世傳受,號曰《漢傳國璽》。 以孺子未立,璽藏長樂宮。及莽即位,請璽,太后不肯 授莽,莽使安陽侯舜諭指。舜素謹敕,太后雅愛信之。 舜既見太后知其為莽求璽,怒罵之曰:「而屬父子宗 族,蒙漢家力,冨貴累世,既無以報,受人孤寄,乘便利 時,奪取其國,不復顧恩義人。如此者,狗豬不食其餘 天下豈有而兄弟邪!且若自以金匱符命,為新皇帝 變更正朔服制,亦當自更作璽,傳之萬世,何用此亡 國不祥璽為,而欲求之我?漢家老寡婦,旦暮且死,欲 與此璽俱葬,終不可得。」太后因涕泣而言,旁側長御 以下皆垂涕,舜亦悲不能自止。良久,迺仰謂太后:「臣 等已無可言者,莽必欲得《傳國璽》,太后寧能終不與 耶?」太后聞舜語切,恐莽欲脅之,迺出漢傳國璽,投之 地,以授舜曰:「我老已死,知而兄弟今族滅也。」舜既得 《傳國璽》,奏之,莽大說,迺為太后置酒未央宮漸臺,大 縱眾樂。莽又欲改太后漢家舊號,易其璽綬,恐不見 聽,而莽疏屬王諌欲謟莽,上書言:「皇天廢去漢而命 立新室,太皇太后不宜稱尊號,當隨漢廢,以奉天命。」 莽迺車駕至東宮,親以其書白太后。太后曰:「此言是 也。」莽因曰:「此誖德之臣也,罪當誅。」於是冠軍張永獻 符命銅璧,文,言太皇太后當為新室文母太皇太后。 莽迺下詔曰:「予視群公,咸曰休哉!其文字非刻非畫, 厥性自然。予伏念皇天,命予為子,更命太皇太后為 新室,文母太皇太后,協于新室。故交代之際,信於漢 氏。哀帝之代,世傳行詔籌,為西王母共具之祥,當為 歷代為母,昭然著明。予祇畏天命,敢不欽承。謹以令 月吉日,親率群公諸侯卿士,奉上皇太后璽紱,以當 順天心,光於四海焉。」太后聽許。
魏
文帝黃初七年夏五月丁巳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太后曰太皇太后
按《魏志明帝本紀》云云,按《武宣卞皇后傳》:「后琅邪 開陽人,文帝母也。年二十,太祖於譙納后為妾。建安 初,丁夫人廢,遂以后為繼室。二十四年,拜為皇后。文 帝即王位,尊后曰王太后。及踐祚,尊后曰皇太后,稱 永壽宮。明帝即位,尊太后曰太皇太后。」
太和四年六月戊子太皇太后崩秋七月武宣卞后祔葬於高陵
按:《魏志明帝本紀》云云。
晉
安帝隆安元年尊皇太后李氏為太皇太后
按《晉書安帝本紀》,太元二十一年九月辛酉,太子即 皇帝位。隆安元年二月甲寅,尊皇太后李氏為太皇 太后。按《孝武文李太后傳》,「后號陵容,本出微賤,生 孝武帝及會稽文考王、鄱陽長公主。孝武初即位,尊 為淑妃。太元三年進為貴人,九年又進為夫人,十二 年加為皇太妃,儀服一同太后。十九年尊為皇太后。 安」帝即位,尊為「太皇太后。」
隆安四年秋七月壬子,太皇太后李氏崩。
按《晉書安帝本紀》云云。按《禮志》,隆安四年,孝武太 皇太后李氏崩,疑所服。尚書左僕射何澄、右僕射王 雅、尚書車引孔安國、祠部郎徐廣議:「太皇太后名位 允正,體同皇極,理制備盡,情禮彌申。陽秋之義,母以 子貴,既稱夫人,禮服從政,故成風顯夫人之號,昭公 服三年之喪。子於父母之所生,體尊義重。且禮祖不 厭孫,固宜遂服無屈,而緣情立制,若嫌明文不存,則 疑斯從重。謂應同於為祖母後齊衰期。永安皇后無 服,但一舉哀,百官亦一期。」詔可。
孝武帝太元二十一年帝崩李太后制三年之服
按《晉書孝武帝本紀》。不載按《宋書禮志》云云。
宋
武帝永初三年少帝即位尊蕭太后為太皇太后
按《宋書少帝本紀》,「永初三年五月癸亥,太子即皇帝 位,大赦,尊皇太后曰太皇太后。」按《孝懿蕭皇后傳》, 「后諱文壽,蘭陵人也。孝穆后殂,帝聘后為繼室。高祖 為宋王,加太妃之號。及即大位,春秋已高,每旦入朝 太后,未嘗失時刻。少帝即位,加崇曰太皇太后。」
少帝景平元年二月丁丑太皇太后崩
按《宋書少帝本紀》云云,按《孝懿蕭皇后傳》,「景平元 年,崩於顯陽殿,時年八十一。遺令曰:『孝皇背世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