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後殿朝執政,朔朢則皇帝坐前殿朝群臣。其餘庶 務,獨令入內押班雷允恭禁中附奏,傳命於中書、機 密院平決之,眾皆以為不可。時上下隔絕,中外惴恐。 俄而擅移山陵皇堂,事覺,丁遂罷去,始采用東漢故」 事,「上在左,母后在右,同殿垂簾坐,中書、密院而下以 次奏事如儀。」自是群情乃安。迄明道末,自是不改其 制。
《老學庵筆記》:「慈聖曹太后工飛白,蓋習觀昭陵落筆 也。先人舊藏一『美』字,徑二尺許,筆勢飛動,用慈壽宮 寶,今不知何在矣。」
《澠水燕談錄》:真宗晏駕,二府受遺制輔立仁宗及皇 太后,權聽斷軍國事。宰相丁謂欲去「權」字,王沂公時 參大政,獨報之曰:「皇帝沖年,太后臨朝,斯非國家常 典。稱權猶足示後,況言猶在耳,何可改也。」謂深感其 言,「權」字遂不敢去。
《宋史范仲淹傳》:「仲淹為祕閣校理。天聖七年,章獻太 后將以冬至受朝,天子率百官上壽。仲淹極言之,且 曰:『奉親於內,自有家人禮,顧與百官同列,南面而朝 之,不可為後世法』。且上疏請太后還政,不報。太后崩, 召為右司諫。言事者多暴太后時事,仲淹曰:『太后受 遺先帝,調護陛下者十餘年,宜掩其小故,以全后德』。」 帝為詔中外,毋輒論太后時事。
《魯宗道傳》:宗道拜右諫議大夫參知政事。章獻太后 臨朝,問宗道曰:唐武后何如主對曰:「唐之罪人也,幾 危社稷。」后默然。時有請立劉氏七廟者,太后問輔臣, 眾不敢對。宗道不可曰:若立劉氏七廟,如嗣君何?帝 太后將同幸慈孝寺,欲以大安輦先帝行,宗道日:夫 死從子,婦人之道也。太后遽命輦後乘輿。
《薛奎傳》:奎遷尚書禮部侍郎,太后謁太廟,欲被服天 子袞冕,奎曰:「必御此,若何為?」拜力陳其不可,終不見 聽。及太后崩,帝見左右泣曰:「太后疾不能言,猶數引 其衣,若有所屬,何也?」奎曰:其在袞冕也服之,豈可見 先帝於地下。帝悟,卒以后服斂。
《李迪傳》:「初,上將立章獻后,迪屢上疏諫,以章獻起於 寒微,不可母天下。章獻深銜之。仁宗即位,太后預政, 以迪朋黨傅會,貶衡州團練副使。尋起祕書監,復兵 部侍郎,知河南府。來朝京師。時太后垂簾,語迪曰:『卿 向不欲吾預國事,殆過矣。今日吾保養天子至此,卿 以為何如』?對曰:『臣受先帝厚恩,今日見天子明聖,臣 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於此』。」太后亦喜。
《王曾傳》:真宗不豫,皇后居中預政,太子雖聽事資善 堂,然事皆決於后,中外以為憂。錢惟演,后戚也,曾密 語惟演曰:「太子幼,非宮中不能立。加恩太子則太子 安,太子安,所以安劉氏也。」惟演以為然,因以白后。帝 崩,曾奉命入殿廬草遺詔,以明肅皇后輔立皇太子, 權聽斷軍國大事。丁謂入,去「權」字。曾曰:「皇帝沖年,太 后臨朝,斯已。國家否運稱權,猶足示後。且增減制書, 有法表則之地,先欲亂之邪?」遂不敢去。仁宗立,遷禮 部尚書。群臣議太后臨朝儀,曾請如東漢故事,太后 坐帝右,垂簾奏事。丁謂獨欲帝朔朢見群臣,大事則 太后召對輔臣決之,非大事令入內押排雷允恭傳 奏,禁中畫可以下。曾曰:「兩宮異處,而柄歸宦官,禍端 兆矣。」謂不聽。既而允恭坐誅,謂亦得罪。自是兩宮垂 簾,輔臣奏事如曾議。曹利用坐事,太后大怒,曾為之 解。太后曰:「卿嘗言利用強橫,今何解也?」曾曰:「利用素 恃恩,臣故嘗以理折之。今加以大惡,則非臣所知也。」 太后意少釋,卒從輕議。始,太后受冊,將御大安殿,曾 執以為不可。及長寧節上壽,止供張便殿,太后左右 姻家,稍通請謁,曾多所裁抑,太后滋不悅。
《晏殊傳》:仁宗即位,章獻明肅太后奉遺詔權聽政。宰 相丁謂,樞密使曹利用,各欲獨見奏事,無敢決其議 者。殊建言,群臣奏事,太后者垂簾聽之,皆毋得見。議 遂定。太后謁太廟,有請服袞冕者,太后以問殊,以周 官后服對。
《呂夷簡傳》:真宗祔廟,太后欲具平生服玩如宮中,以 銀罩覆神主。夷簡言:「此未足以報先帝。今天下之政 在兩宮,惟太后遠姦邪,獎忠直,輔成聖德,所以報先 帝者,宜莫若此也。」
《東軒筆錄》:李太后始入掖廷,纔十餘歲,惟有一弟甫 七歲。太后臨別,手結刻絲鞶囊與之,拍其背泣曰:「汝 雖淪落顛沛,不可棄此囊。異時我若遭遇,必訪汝,以 此為物色也。」言訖,不勝嗚咽而去。後其弟傭於鑿紙 錢家,然常以囊懸於胸臆間,未嘗斯須去身也。一日 苦下痢,勢將不救,為紙家棄於道左,有入內院子者 「見而憐之,收養於家。怪其衣服百結,而胸懸鞶囊,因 問之,具以告。」院子者惄然驚異,蓋嘗受旨於太后,令 物色訪其弟也。復問其姓氏小字世系甚悉,遂解其 囊。明日,院子持入示太后,及具道本末。是時太后封 宸妃時真宗已生仁宗皇帝矣,聞之悲喜,遽以其事 白真宗,遂官之為右班殿直,即所謂李用和也。及仁 宗立,太后上仙,諡曰「章懿」,召用和,擢以顯官,後至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