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55 (1700-1725).djvu/8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秦趙高者,生而隱宮。始皇聞其強力,通於獄法,拜中 車府令,使教胡亥決獄,胡亥幸之。高有罪,始皇使蒙 毅治之,毅坐高法當死,始皇以高敏於事,赦之,復其 官。二世即位,趙高說以嚴法刻刑令,有罪者相坐誅 滅。大臣及宗室更為法律,務益刻深。

漢·《宦官傳序》曰:「《易》曰:『天垂象,聖人則之』。」宦者四星,在 皇位之側,故《周禮》置官,亦備其數。閽者守中門之禁, 寺人掌王宮之戒,其來尚矣。漢襲秦制,置中常侍官, 然亦用士人以參其選,皆銀璫左貂,給事殿省。及高 后稱制,乃以張卿為大謁者,出入臥內,受宣詔命。文 帝時,有趙談、北宮伯子,頗見親倖。至武帝,數宴後庭, 或潛游離館,故請奏機事,多以宦人主之。中興之初, 宦官悉用閹人,不復雜調他士。永平中,始置員,中常 侍四人,小黃門十人。和帝即阼幼弱,而竇憲兄弟專 總權威,內外臣僚,莫由親接,所與居者惟閹宦而已。 故鄭眾得專謀禁中,終除大憝,遂享分土之封,超登 宮卿之位,於是中官始盛焉。委用漸大,而其員稍增, 中常侍至有十人,小黃門二十人,改以金璫右貂,兼 領卿署之職。鄧后以女主臨政,不得不委用刑人,寄 之國命,手握王爵,口含天憲,非復「掖庭永巷之職,閨 牖房闥」之任也。其後孫程定立順之功,曹騰參建桓 之策,續以五侯合謀,梁冀受鉞,跡因公正,恩固主心, 故中外服從,上下屏「氣,舉動回山海,呼吸變霜露。阿 旨曲求,則光寵三族;直情忤旨,則慘夷五宗」,漢之綱 紀大亂矣。若夫高冠長劍,紆朱懷金者,布滿宮闈,苴 茅分虎,南面臣人者,蓋以十數。皆剝割萌𥟖,競恣奢 欲,同敝相濟,故其徒有繁,敗國蠹政,不可單書。所以 海內嗟毒,志士窮棲,寇劇緣間,搖亂區夏。因復大考 鉤黨,轉相誣染,凡稱善士,莫不離被災毒。竇武、何進, 位崇戚近,乘九服之囂怨,協群英之勢力,而以疑留 不斷,至於殄敗,斯亦運之極乎!雖袁紹龔行,芟夷無 餘,然以暴易亂,亦何云及。自曹騰說梁冀,竟立昏弱, 魏武因之,遂遷龜鼎。所謂「君以此始,必以此終」,信乎 其然矣。

和帝永元中,竇憲兄弟專權,帝以朝臣上下莫不附 憲,獨中常侍鄭眾不事豪黨,遂與定議,誅憲、鄭眾,遷 大長秋。帝策勳班賞,每辭多受少,帝由是賢之,嘗與 議論政事。宦官用權,自此始矣。

臣按:此東漢內臣預政之始。眾之為人雖賢於其徒,然開端作俑,終為漢世大患,豈非孝和之罪哉?

安帝永初元年,太尉徐防以災異寇賊策免。司空尹 勤以雨水漂流策免。

仲長統《昌言》曰:「光武慍數世之失權,忿強臣之竊命,矯枉過正。雖置三公,事歸臺閣。三公之職,備員而已。政有不治,猶加譴責。而權移外戚之家,寵被近習之儒,親其黨類,用其私人,內充京師,外布列郡,顛倒賢愚,貿易遷舉,疲駑守境,貪殘牧民,怨氣並作,陰陽失和。此戚宦之臣所致然也。反策讓三公,至於死免,可」 謂「噭號泣血」 者矣。昔文帝之鄧通,可謂寵愛,而猶展申屠嘉之志。見任如此,何患於左右小臣哉!近世戚宦,請託不行,立能陷人於不測之禍,惡可得而彈正哉?

二年,太尉楊震數論中常侍樊豐等罪,為所譖,罷為 庶人,飲酖卒。

臣按:是時宦官能譖殺大臣,其權又盛於永元矣。

安帝崩,閻太后臨朝,欲久專國政,迎北鄉侯懿為嗣。 濟陰王以廢黜,不得上殿親臨,悲號不食。未幾,北鄉 侯病篤,中常侍孫程謂濟陰王謁長者長興渠曰:「王 以嫡統,本無失德。先帝用讒,遂至廢黜。若北鄉侯不 起,相與共斷江京,閻顯,事無不成者。」渠然之。北鄉侯 薨,顯白太后,祕不發喪,而更徵諸王子,閉宮門屯兵 自守。程等聚謀迎濟陰王即位,收閻顯等誅之。封孫 程等皆為列侯,程食邑萬戶,是為十九侯。

臣按:宦官至是以立君之功封侯者十九人,則其權又盛於永初矣。

順帝陽嘉二年夏六月丁丑,洛陽宣德亭地折長八 十五丈。帝引公卿所舉敦樸之士,使之對策,及特問 以當世之敝,為政所宜。李固對曰:「《詔書》所以禁侍中、 尚書中臣子弟不得為吏察孝廉者,以秉威權、容請 託故也。而中常侍在日月之側,聲勢振天下,子弟祿 任,曾無限極。雖外託謙默,不干州郡,而諂偽之徒,望 風進舉。今可為設常禁,同之中臣。又宜罷退宦官,去 其權重,裁置常侍二人,方直有德者省事,左右小黃 門五人,才智閑雅者給事殿中。如此則論事厭塞,升 平可致也。」上覽眾對,以李固為第一。諸常侍叩頭謝 罪,朝廷肅然,以固為議郎。宦官疾之,作為《飛章》,以陷 其罪,事從中下,久乃得釋,出為洛令。固棄官歸漢中。 四年春二月,初聽中官得以養子襲爵。初,帝之復位, 宦官之力也,由是有寵參與政事。御史張綱上書曰: 「竊尋文、明二帝,德化尤盛。中官常侍,不過兩人,近倖 賞賜,裁滿數金,惜費重民,故家給人足。而頃者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