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57 (1700-1725).djvu/12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

 第十二卷目錄

 宗藩部彙考四

  宋總一則 武帝永初一則 少帝景平一則 文帝元嘉十三則 孝武帝孝建三則

  大明七則 前廢帝景和一則 明帝泰始七則 後廢帝元徽三則 順帝昇明一則

  南齊總一則 高帝建元三則 武帝永明七則 海陵王延興一則 明帝建武二則

   永泰一則 和帝中興一則

  梁總一則 武帝天監七則 普通一則 中大通二則 大同一則 太清一則 簡文

  帝大寶一則 元帝承聖一則 敬帝紹泰一則 太平二則

  陳總一則 武帝永定三則 文帝天嘉二則 廢帝光大一則 宣帝太建六則 後主

  至德二則 禎明一則

官常典第十二卷

宗藩部彙考四

宋「諸皇子為王,支子封五等,皆如《晉制》,大小國各置 三軍。」

按:《宋書百官志》:「漢初王國,置太傅掌輔導,內史主治 民,丞相統眾官,中尉掌武職。分官置職,略同京師。至 景帝,懲七國之亂,更制諸王不得治國。漢為置吏,改 丞相曰相。省御史大夫、廷尉、少府、宗正、博士官,其大 夫、謁者諸官長丞,皆損其員數。後改漢內史為京兆 尹,中尉為執金吾,郎中令為光祿勳,而王國如故。」又 太僕為僕,司農為大農。成帝更令相治民如郡太守, 省內史。其中尉如郡尉,太傅但曰傅。漢東京亦置傅 一人,王師事之。相一人,主治民;中尉一人,主盜賊。郎 中令一人,掌郎中宿衛;僕一人,治書,一人,治書。本曰 《尚書》,後更名「治書中大夫」,無員。掌奉使京師及諸國 者,及禮、樂、衛士、醫、工、永巷、祀禮長各一人,郎中無員。 魏氏謁者官屬史闕,不知次第。晉武帝初,置師、友、文 學各一人。師即傅也。景帝諱師,改為傅。宋世復改曰 師,其文學前漢已置也。友者,因文王、仲尼「四友」之名 也。改太守為內史,省相及僕。有郎中令、中尉、大農為 三卿。大國置左右常侍各三人,省郎中,置侍郎二人。 大國又置上軍、中軍、「下軍三將軍,次國上軍將軍、下 軍將軍各一人,小國上軍而已。典書、典祠、典衛、學官 令、典書令、丞各一人,治書四人,中尉、司馬、世子、庶子、 陵廟牧長各一人,謁者四人,中大夫六人,舍人十人, 典醫丞、典府丞各一人。」宋氏以來,一用晉制,雖大小 國皆有三軍。晉制,典書令在常侍下、侍郎上。江左則 侍郎次常侍,而典書令居三軍下矣。江左以來,公國 則無中尉、常侍,三軍侯國又無大農、侍郎、伯、子、男,唯 典書以下,又無學官令矣。吏職皆以次損省焉。晉江 右公侯以下,置官屬,隨國小大,無定制也。晉江左諸 國,並三分食一,元帝太興元年,始制九分食一。按 《禮志》,「凡遣大使拜蕃王,帝皆臨軒。其儀:大樂」令宿設 金石四廂之樂於殿前。漏上二刻,侍中、侍臣、冗從僕 射、中謁者、節騎郎、虎賁旄頭遮列五牛旗皆入。虎賁 中郎將、羽林監分陛端門內,侍御史、謁者各一人監 端門,廷尉監平分陛車,西中華門。漏上三刻,殿中侍 御史奏開殿之,殿門南止車門。宣陽城門軍校、侍中、 散騎常侍、給事黃門侍郎、散騎侍郎升殿,夾御座。尚 書令以下應階者以次入。治禮引大鴻臚入,陳九賓。 漏上四刻,侍中奏:「外辦。」皇帝服袞冕之服,升太極殿, 臨軒南面。謁者前北面一拜,跪奏:「大鴻臚臣某稽首 言,群臣就位,謹具。」侍中稱:「制曰可。」謁者贊拜,在位皆 再拜。大鴻臚稱臣一拜,仰奏:「請行事。」侍中稱「制曰可。」 鴻臚舉手曰「可行事。」謁者引護當拜者入就拜位,四 廂樂作,將拜樂止。禮畢出,官有其注。諸王金璽龜 紐,纁朱綬,四采,赤、黃、縹、紺。郡公金章,元朱綬;郡侯金 章,青朱綬;諸王、太子,金印,紫綬;郡公侯太子,銀印,青 綬;縣、鄉、亭侯,金印,紫綬;關內、關中名號侯,金印,紫綬; 關外侯,銀印,青綬。

武帝永初元年封皇弟道憐及皇子義真等為王追封皇弟道規為臨川王而以南郡公義慶為嗣

按《宋書武帝本紀》,「永初元年,夏六月庚午,以司空道 憐為太尉,封長沙王,追封司徒道規為臨川王,立南 郡公義慶為臨川王,乙亥,立桂陽公義真為廬陵王, 彭城公義隆為宜都王,第四皇子義康為彭城王。」 按《文帝本紀》,「帝諱義隆,武帝第三子,晉義熙十一年 封彭城縣公,永初元年封宜都王,食邑三千戶。」

少帝景平二年皇太后廢帝為滎陽王

按《宋書少帝本紀》,「景平二年夏五月,江州刺史檀道 濟、揚州刺史王弘入朝。帝居處所為多過失,乙酉,皇 太后令曰:『王室不造,天禍未悔。先帝創業弗永,棄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