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58 (1700-1725).djvu/1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欒黶之惡已暴也。必曰「與其毒害於見存之人,寧割 恩於已亡之臣。」則向所謂愛之重之者,適所以傷之 也。臣謂宜賦以茅土,疇以戶邑,必有材行,隨器而授, 雖翰翮非強,亦可以免累。漢光武不任功臣以吏事, 所以終全其世者,良得其術也。願陛下「深思其事,使 夫得奉大恩而子孫終其福祿也。」

貞觀十年,徙元景等十七王封國,又出諸王為都督 按《唐書太宗本紀》:「十年正月癸丑,徙封元景為荊王 元昌、漢王元禮、徐王元嘉、韓王元則、彭王元懿、鄭王 元軌、霍王元鳳、虢王元慶、道王靈夔,燕王恪,吳王泰, 魏王祐,齊王愔,蜀王惲,蔣王貞、越王慎,紀王。三月癸 丑,出諸王為都督。」

貞觀十一年,徙元裕等三王封國,以諸王為「世封刺 史。」

按《唐書太宗本紀》:「十一年正月丁亥,徙封元裕為鄧 王,元名舒王。六月己未,以諸王為世封刺史。己巳,徙 封元祥為江王。」

按《文獻通考》:十一年詔曰:「設官司以制海內,建藩屏 以輔王室,莫不明其典章,義存於致理;崇其賢戚,志 在於無疆者也。」今採按部之嘉名,參建侯之舊制,共 理之職重矣,分土之實存矣。已有詔書,存其至理。繼 世垂範,貽厥後昆。維城作固,同符前列。荊州都督荊 王元景、涼州都督漢王元昌、徐州都督徐王元禮、潞 州都督、韓王元嘉、遂州都督、彭王元則、鄭州刺史、鄭 王元懿、絳州刺史、霍王元軌、虢州刺史、虢王元鳳、豫 州刺史、道王元慶、壽州刺史、舒王元名、鄧州刺史、鄧 王元裕、幽州都督、燕王靈夔、蘇州刺史、許王元祥、安 州都督、吳王恪、相州都督、魏王恭、齊州都督、齊王祐 益州都督、蜀王愔、襄州刺史、蔣王惲、揚州都督越王 正、并州都督晉王治、泰州都督紀王慎等,或地居旦 奭,夙聞《詩》《禮》;或望乃間平,早稱才藝。並爵崇土宇,寵 兼車服。誠孝之心,無忘於造次;風政之譽,克著於期 月。「宜冠藩垣,胙以休命。其所署刺史,咸令子孫世世 承襲。」

貞觀十三年二月庚子停世封刺史六月丙申封弟 元嬰為滕王十二月乙亥封子福為趙王。

按:《唐書太宗本紀》云云。

貞觀十四年。五月壬寅。徙封靈夔為魯王。

按:《唐書太宗本紀》云云。

貞觀十七年四月癸巳降封魏王泰為東萊郡王閏 月丙子徙封泰為順陽郡王。

按:《唐書太宗本紀》云云。是年閏六月

貞觀二十年。八月甲子。封孫忠為陳王。

按:《唐書太宗本紀》云云。

貞觀二十一年九月丁酉。封子明為曹王。十一月癸 卯。進封泰為濮王。

按:《唐書太宗本紀》云云。

高宗永徽元年二月辛卯封子孝為許王上金杞王素節雍王

按:《唐書高宗本紀》云云。

永徽四年二月戊子廢蜀王愔為庶人。

按:《唐書高宗本紀》云云。

永徽六年正月庚寅,封子弘為代王賢潞王。

按:《唐書高宗本紀》云云。

顯慶元年廢皇太子忠為梁王

按《唐書高宗本紀》,「顯慶元年正月辛未,廢皇太子忠 為梁王,立代王弘為皇太子。」

顯慶二年二月庚午封子顯為周王壬申徙封素節 為郇王。

按:《唐書高宗本紀》云云。

顯慶五年七月乙巳廢梁王忠為庶人。

按:《唐書高宗本紀》云云。

龍朔元年九月壬子徙封賢為沛王

按:《唐書高宗本紀》云云。

龍朔二年十一月癸酉「封子《旭輪》為殷王。」

按:《唐書高宗本紀》云云。

乾封元年七月乙丑徙封旭輪為豫王

按:《唐書高宗本紀》云云。

總章二年十一月丁亥徙封旭輪為冀王改名輪

按:《唐書高宗本紀》云云。

咸亨三年九月癸卯徙封賢為雍王

按:《唐書高宗本紀》云云。

上元二年七月辛亥杞王上金免官削封邑

按:《唐書高宗本紀》云云。

儀鳳元年正月壬戌徙封輪為相王十月丙午降封郇王素節鄱陽郡王

按:《唐書高宗本紀》云云。

儀鳳二年十月壬辰徙封顯為英王更名哲。

按:《唐書高宗本紀》云云。

永隆元年十月壬寅降封曹王明為零陵郡王

按:《唐書高宗本紀》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