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58 (1700-1725).djvu/2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詔「濮王子以次襲封」,子傭封均國公。

按《宋史神宗本紀》,熙寧十年,秋九月甲戌,宗濮兼侍 中,封濮陽郡王。冬十月戊寅朔,宗濮薨。癸巳,昭化軍 節度使宗誼封濮國公,詔濮王子以次襲封奉祀。冬 十二月丁亥,封子傭為均國公按《哲宗本紀》,帝諱 煦,神宗第六子也。初名傭,封均國公,元豐五年進封 延平郡王。八年三月甲午朔,立為皇太子,戊戌,即皇 帝位。

元豐元年封宗暉濮國公進封宗諤為豫章郡王

按《宋史神宗本紀》:「元豐元年春二月庚戌,濮國公宗 誼薨。甲寅,以邕州觀察使宗暉為淮康軍節度使,封 濮國公。夏四月乙丑,封虢國公宗諤為豫章郡王。」 元豐二年夏六月「辛酉,詔鎮寧軍節度使、魏國公宗 懿追封舒王。」

按:《宋史神宗本紀》云云。

元豐三年,封宗暉、宗旦皆為「郡王,進封弟顥、頵二人 王爵,安懿王,子孫進官一等。」

按《宋史神宗本紀》,「三年夏四月丁酉,封宗暉為濮陽 郡王,以安懿王子孫皆進官一等。秋九月丙戌,進封 岐王顥為雍王,嘉王頵為曹王,並為司空;封宗旦為 華陰郡王。」

元豐五年封宗惠江夏郡王,進封子傭延安郡王 按《宋史神宗本紀》,「五年春二月丁卯。封武昌軍節度 觀察留後宗惠為江夏郡王。秋八月壬子。進封均國 公傭為延安郡王。」

元豐七年,封世準為「安定郡王」,以宗暉嗣濮王,其宗 晟等五人各封郡王。

按《宋史神宗本紀》,「七年春正月丙午,封洺州防禦使 世準為安定郡王,二月,進封濮陽郡王宗暉為嗣濮 王,封宗晟為高密郡王,宗綽為建安郡王,宗隱為安 康郡王,宗瑗為漢東郡王,宗愈為華原郡王。」

元豐八年,哲宗即位,進封顥揚王、頵荊王,弟佶等四 人皆為「郡王。」

按《宋史哲宗本紀》,「八年三月戊戌,太子即皇帝位。己 未,賜叔雍王顥、曹王頵贊拜不名。庚申,顥進封揚王 頵為荊王,並加太保。弟寧國公佶為遂寧郡王,儀國 公佖為太寧郡王,成國公俁為咸寧郡王,和國公似 為普寧郡王。冬十二月辛未,揚王顥、荊王頵並為太 傅。」按《徽宗本紀》,帝諱佶,神宗第十一子,元豐五年 十月丁巳生於宮中。明年正月賜名,十月封寧國公。 哲宗即位,封遂寧郡王。紹聖三年封端王,出就傅。元 符三年正月己卯,即皇帝位。

哲宗元祐元年秋八月壬辰封弟偲為祈國公

按:《宋史哲宗本紀》云云。

元祐三年秋八月已卯,進封揚王顥為「徐王。」

按:《宋史哲宗本紀》云云。

元祐六年。春二月癸巳。宗室士俔。追封魏國公 按《宋史哲宗本紀》云云。

紹聖元年徙封顥冀王以宗晟為嗣濮王

按《宋史哲宗本紀》:「紹聖元年春三月戊子,以徐王顥 為太師,徙封冀王。夏五月丁卯,嗣濮王宗暉薨。六月 壬午,封高密郡王宗晟為嗣濮王。」

紹聖二年,以宗愈、宗綽相繼為「嗣濮王」,封宗景「濟陰 郡王」,進封顥為「楚王。」

按《宋史哲宗本紀》:二年「春三月己亥,宗晟薨。夏四月 壬申,封華容郡王宗愈為嗣濮王。秋八月壬申,命彰 信軍節度使宗景為開府儀同三司,封濟陰郡王。甲 申,宗愈薨。九月甲午,以安定郡王宗綽為嗣濮王。冬 十月辛巳,進封冀王顥為楚王。」按宗愈元豐七年封華原此作華容存疑 紹聖三年,封濮王子未王者三人,以宗楚為「嗣濮王」, 進封佖、佶二人王爵。

按《宋史哲宗本紀》,「三年春二月癸未,詔封濮王子未 王者三人:宗楚為南陽郡王,宗祐為景城郡王,並開 府儀同三司;宗漢為東陽郡王。乙酉,宗綽薨。三月己 亥,封宗楚為嗣濮王,辛亥,封大寧郡王佖為申王,遂 寧郡王佶為端王。」

紹聖四年,徙封宗漢為安康郡王,封世開為安定郡 王,而以宗祐為「嗣濮王。」

按《宋史哲宗本紀》:四年「夏六月戊子,宗楚薨。乙巳,保 寧軍觀察留後宗漢為開府儀同三司,徙封安康郡 王。秋八月乙酉,封湖州觀察使世開為安定郡王。戊 戌,封宗祐為嗣濮王。」

元符元年賜五王外第名懿親宅以宗漢為嗣濮王進封咸寧郡王俁等三人王爵

按《宋史哲宗本紀》。元符元年春二月「庚寅。詔建五王 外第。丁酉,宗祐薨。三月丁巳,五王外第成,賜名懿親 宅。」戊午,封宗漢為嗣濮王。甲戌,進封咸寧郡王俁為 莘王,普寧郡王似為簡王,祁國公偲為永寧郡王。 元符二年夏四月癸巳。封永嘉郡王偲為睦王 按《宋史哲宗本紀》云云。

元符三年,徽宗即位,進封申王佖等四人王爵,追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