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58 (1700-1725).djvu/3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祖宗諸子為王,封世雄安定郡王,子亶為韓國公 按《宋史徽宗本紀》,三年正月「己卯,端王即皇帝位。丙 戍,以申王佖為太傅,進封陳王,賜贊拜不名。己丑,進 封莘王俁為衛王,守太保;簡王似為蔡王,睦王偲為 定王,並守司徒。」三月辛未,詔追封祖宗諸子光濟等 三十三人為王。癸巳,以寧遠軍節度觀察留後世雄 為崇信軍節度使,封安定郡王。夏四月己酉,長子亶 生。秋七月辛卯,封子亶為韓國公。按《欽宗本紀》,帝 諱桓,徽宗皇帝長子,元符三年四月己酉生。初名亶, 封韓國公。明年六月進封京兆郡王。崇寧元年二月 甲午,更名烜,十一月丁亥,又改今名。大觀二年正月 進封定王。政和五年二月乙巳,立為皇太子。宣和七 年十二月庚申,徽宗詔皇太子嗣位,辛酉,即皇帝位。

徽宗建中靖國元年進封子亶為京兆郡王顥子孝騫頵子孝參皆為王

按《宋史徽宗本紀》,「建中靖國元年夏六月庚寅朔,以 韓國公亶為開府儀同三司,封京兆郡王。甲寅,封吳 王顥子孝騫為廣陵郡王,頵子孝參為信都郡王。」

崇寧元年封子楷為高密郡王

按《宋史徽宗本紀》:崇寧元年「春二月甲午,子亶改名 烜。庚子,封子煥為魏國公。秋八月乙卯,子烜改名桓, 煥改名楷。冬十一月戊申,子楷為開府儀同三司,封 高密郡王。」

崇寧二年夏五月己亥,封子楫為「楚國公。」秋九月庚 寅,封子樞為「吳國公。」

按:《宋史徽宗本紀》云云。

崇寧三年,子楫進封「南陽郡王」,子杞封冀國公,賜陳 王佖,入朝不趨。

按《宋史徽宗本紀》:「三年春二月壬子,以楚國公楫為 開府儀同三司,封南陽郡王。夏四月辛酉,徙封楫為 樂安郡王。冬十一月丙戌,封子杞為冀國公。十二月 戊午,賜陳王佖入朝不趨。」

崇寧五年春三月辛丑,「封眉州防禦使世福為安定 郡王。」夏五月辛亥,「封子栩為魯國公。」

按:《宋史徽宗本紀》云云。

大觀元年進封俁偲二人王爵封仲損仲御為王子棫子構為公

按《宋史徽宗本紀》,「大觀元年春正月戊申,進封衛王 俁為魏王,定王偲為鄧王,乙卯,封仲損為南康郡王, 仲御為汝南郡王。夏五月己丑,封子棫為揚國公,乙 巳,子構生。秋八月丁巳,封子構為蜀國公。」按《高宗 本紀》,「帝諱構,徽宗第九子,大觀元年五月乙巳生,八 月丁丑賜名,封蜀國公,二年正月庚申封廣平郡王。」

宣和三年十二月壬子進封康王建炎元年夏五月庚寅朔帝即位於應天府治

大觀二年,進封「魏王俁等九人,徙封仲損等四人王 爵,封仲增五人為王,子材等三人為公。」

按《宋史徽宗本紀》,「二年春正月庚申,進封魏王俁為 燕王,鄧王偲為越王,並為太尉;京兆郡王桓為定王; 高密郡王楷為嘉王,並為司空;吳國公樞為建安郡 王;冀國公杞為文安郡王;楚國公栩為安康郡王;揚 國公棫為濟陽郡王;蜀國公構為廣平郡王,並為開 府儀同三司。庚午,徙封仲損為齊安郡王,仲御為華」 陽郡王,孝騫為「晉康郡王」,孝參為「豫章郡王,並開府 儀同三司。」封仲增為信安郡王,仲忽為普安郡王,仲 癸為咸安郡王,仲僕為同安郡王,仲糜為淮安郡王。 三月甲子,封子材為魏國公。乙亥,封子模為鎮國公。 秋九月壬申,封子植為吳國公。

大觀三年,封子朴子棣為國公,以仲增為嗣濮王 按《宋史徽宗本紀》,「三年秋八月乙酉,封子朴為雍國 公。己丑,嗣濮王宗漢薨,甲午,以仲增為開府儀同三 司,封嗣濮王。九月癸丑,封子棣為徐國公。」

大觀四年。秋七月戊申。封子㮙為冀國公 按《宋史徽宗本紀》云云。

政和元年封子栱子栻子榛為公宗粹為信安郡王按宋史徽宗本紀政和元年春正月戊寅封子栱為定國公秋九月丁亥封子栻為廣國公冬十月庚戌

封昭化軍節度使宗粹為「信安郡王。」十一月丙子,封 子榛為「福國公。」

政和二年夏五月丁卯,封子椿為慶國公。冬十二月 辛亥,封子幄為衛國公。

按:《宋史徽宗本紀》云云。

政和三年春正月己卯,封子楗為韓國公。

按:《宋史徽宗本紀》云云。

政和四年,追封濮王子八人為王,封子梃為相國公 按《宋史徽宗本紀》,「四年春正月辛丑,追封濮王子宗 誼為祁王,宗詠為萊王,宗師為溫王,宗輔為楚王,宗 博為蕭王,宗沔為霍王,宗藎為建王,宗勝為袁王。冬 十一月丁丑,封子梃為相國公。」

政和五年。封子樾子楧為公。以仲御為嗣濮王 按《宋史徽宗本紀》。五年秋七月丁亥。封子樾為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