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58 (1700-1725).djvu/5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某封某,三從孫某封某。稱皇帝曰伯祖皇帝陛下,叔 祖皇帝陛下;稱皇后曰伯祖母皇后殿下,叔祖母皇 后殿下。」至嘉靖間,始令各王府進賀表箋,但用聖號, 不許用家人禮,至今遵行。 聖節、正旦、冬至,親王上 表。洪武間,定第某子某王臣某誠懽誠忭,稽首頓首 上言:「伏以皇天眷命,統馭萬方。聖治神」功,臣民懽戴。 恭惟皇帝陛下,纘承列聖,奉天勤民,是以本支繁盛 而宗社永安也。臣某恪守藩邦,忻逢《聖誕》,正旦長至心馳 遙賀,敬仰紫宸。祝聖壽於萬年,同天長而地久。無任 瞻天仰聖,激切屏營之至,謹奉表稱賀以聞。

按《續文獻通考》:「太祖既正大位,大詔天下云:『昔帝王 之子,居嫡長者,必正儲位,其眾子當封王爵,分茅胙 土,錫以其國。朕今有子十人,即位之初,已立長子某 為皇太子。諸子之封,本待報賞功臣之後,然尊卑之 分,所宜早定』。」於是卜吉日,廷冊命王,置相傅,設官屬, 定禮儀,列爵而不臨民,分土而不任事,外鎮邊圉,內 控雄域。 三年庚戌夏四月,封子樉等凡十人為王, 及其姪孫守謙為靖江王。禮成,遂告太廟。宴群臣於 奉天門文華殿,因諭廷臣曰:「朕非私其親,乃遵古先 哲王之制,為久安長治之道。」廷臣對曰:「陛下封建諸 王,以衛社稷,天下萬世之公議。」太祖曰:「先王封建,所 以庇民。周行之而久遠,秦廢之而速亡」,漢晉以來,莫 不皆然。

按《春明夢餘錄》:「元年既立長子標為皇太子,三年四 月,詔封諸子為王,分鎮各省。第二子樉,秦王國西安; 第三子棡,晉王國太原;第四子即成祖,燕王國北平; 第五子橚,周王國汴梁;第六子楨,楚王國武昌;第七 子榑,齊王國青州;第八子梓,潭王國長沙;第九子杞, 魯王國兗州;第十子檀,蜀王國成都;第十二子柏,湘」 王,國荊州,絕。後又封子代王大同,肅王甘肅,後移蘭 州;遼王廣寧,後移荊州;慶王寧夏,寧王大寧,後移南 昌,國除;岷王雲南,後移武岡;谷王宣府,絕;韓王平涼, 瀋王潞安,安王某,處絕;唐王南陽,郢王安陸,絕;伊王 洛陽。又封兄子為靖江王,國廣西。上親製《祖訓》,頒賜 太子、諸王、親王歲祿五萬石,後定為「萬石。」慶、肅諸王 亦有二千石者。親王嫡長子襲封,餘封郡王,郡王嫡 長子襲封鎮國將軍,鎮國子俱輔國將軍,輔國子俱 奉國將軍,奉國子俱鎮國中尉,輔國子俱奉國中尉。 郡王初封,祿二千石,嗣封一千石。其將軍、中尉以次 遞減至二百石。皇女為公主,祿二千石。親王女為郡 主,郡王女為縣主,郡王孫女為郡君,曾孫女為縣君, 元孫女為鄉君,祿亦遞減至二百石。其配、駙馬、儀賓、 宮室服色、儀仗各有差。按春明夢餘錄太祖諸子封地與大政紀所載多有互異 洪武五年,置親王護衛等官。禮部奏:「親王侍從親祀, 一體齋戒。」

按《明大政紀》:五年正月壬子,置親王護衛指揮使司, 每王府設三護衛,設左右中前後五所,所設千戶二 人,百戶十人。設圍子手二所,每所千戶一人。八月丙 子,禮部尚書奏,「擬上親祀,皇太子留居守,親王戎服 侍從,皇太子、親王雖不陪祀,宜一體齋戒,請著為令。」 從之。

洪武六年、定「宗藩慶祝祭祀《入朝典儀》」、歲支俸祿糧 儲之制。禁不得延攬接受上書陳言者。

按《明會典》,凡慶祝禮儀,六年定,「凡遇天子壽日,王於 殿前臺上設香案,具冕服,率文武官具朝服,行祝天 地禮。若遇正旦拜天地後,即詣祖廟行禮畢,陞正殿, 出使官便服行四拜禮;文武官具朝服,行八拜禮。」 凡迎接詔赦,六年定,凡詔赦至王國,武官隨王侍衛, 不出郊外,文官具朝服,出郊外奉迎,安奉詔赦於龍 亭,乘馬前導王具冕服於王城門外五丈餘地奉迎 至王宮置龍亭於正殿中王於殿前臺上先行五拜 禮畢陞殿侍立於龍亭東側武官護衛文官於臺下 自行十二拜禮跪聽開讀。 又定:「凡使者欽齎詔書 至王府至王城門外一里遠下馬隨龍亭由中門靠 東邊入。」龍亭至殿中使者立於殿外東序西向,候行 禮畢,使者見王,行四拜禮。 凡親王來朝,六年,定「親 王每歲朝覲,不許一時同至,務要一王來朝。還國無 虞信報別王,方許來朝。」諸王不拘歲月,自長至幼,以 嫡先至嫡者朝畢,方及庶者,亦分長幼而至。週而復 始,毋得失序。諸王居邊者,無警則依期來朝,有警則 從便,不拘朝期。 凡天子與親王,雖有長幼之分,在 朝廷必講君臣之禮。蓋天子之位,即祖宗之位,宜以 祖宗所執大圭於上,鏤字題曰「奉天法祖」,世世相傳。 凡遇親王來朝,雖長於天子者,天子執相傳之圭以 受禮,蓋見此圭如見祖考也。 凡諸王來朝,祭祀辦 與未辦,先常服見天子,三叩頭不拜。奉先殿見畢,不 拘何殿樓閣門下,天子執大圭,王具冕服,敘君臣禮, 行五拜三叩頭。見畢,諸王係尊長,天子係姪孫,引王 至後便殿,王坐東面西,天子衣常服,敘家人禮,行四 拜不叩頭,王坐受。然雖行家人禮,君臣之分,不可不 謹。天子居正中,南面坐,以待尊長。次見東宮,行四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