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63 (1700-1725).djvu/7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積黍十二,群情共知,而芳造寸,唯止十黍,亦俱先朝 詔書,以黍成寸,首尾歷然,寧有輒欲自取之理?肇任 居端右,百僚是望,言行動靜,必副具瞻。若恃權阿黨, 詐託先詔,將指鹿化馬,徙日移天,即是魏之趙高,何 以宰物?肇若無此,匡既誣毀宰相,訕謗明時,豈應談 議之間,便有指鹿之事,可否之際,輕生刖足之言。趙 高矯惑,事屬衰秦;卞「和、抱璞,時遇暴楚,何宜以濟濟 之朝而有斯謗者哉!阻惑朝聽,不敬至甚。請以肇、匡 並禁尚書,推窮其原,付廷尉定罪。」詔曰:「可。」有司奏匡 誣肇,處匡死刑。世宗恕死,降為光祿大夫,又兼宗正 卿,出為兗州刺史。匡臨發,帝引見於東堂,勞勉之。匡 猶以尺度金石之事,國之大經,前雖為南臺所彈,然 猶許「更議。若議之日,願聽臣暫赴。」世宗曰:「劉芳學高 一時,深明典故,其所據者,與先朝尺乃寸過一黍,何 得復云先朝之意也?兗州既所執不經,後議之日,何 待赴都也。」肅宗初,入為御史中尉。匡嚴於彈糾,始奏 于忠,次彈高聰等,免官,靈太后並不許,以違其糾惡 之心。又慮匡辭解,欲獎安之,進號安南將軍,後加鎮 東將軍。匡屢請更權衡不已,於是詔曰:「謹權審度,自 昔令典,定章革歷,往代良規。匡宗室賢亮,留心既久, 可令更集儒貴,以時驗決,必務權衡得衷,令寸籥不 舛。」又詔曰:「故廣平殤王洛侯體自恭宗,茂年薨殞,國 除祀廢,不祀忽諸。匡親同若子,私繼歲久,宜樹維城, 永茲磐石,可特襲王爵,封東平郡王。匡所制尺度訖, 請集朝士議定是非。」詔付門下、尚書、三府、九列議定 以聞。太師、高陽王雍等議曰:「伏惟高祖創改權量已 定,匡今新造,微有參差。且匡云所造尺度,與《漢志》王 莽權斛不殊。又晉中書監荀勗云:『後漢至魏,尺長於 古四分有餘』。於是依《周禮》積黍以起度量,惟古玉律 及鍾」,遂改正之。尋勗所造之尺,與高祖所定毫釐略 同。又侍中崔光得古象尺,於時亦準議令施用。仰惟 孝文皇帝德邁前王,睿明下燭,不刊之式,事難變改。 臣等參論,請停匡議,永遵先皇之制。詔從之。匡每有 奏請,尚書令、任城王澄時致執奪,匡剛隘,內遂不平。 先所造棺猶在僧寺,乃復修事,將與澄相攻。澄頗知 之。後將赴省,與匡逢遇,騶卒相撾,朝野駭愕。澄因是 奏匡罪狀三十餘條,廷尉處以死刑。詔付八座議,特 加原宥,削爵除官。三公郎中辛雄奏理之。後特除平 州刺史,徙青州刺史。尋為關右都督,兼尚書行臺。遇 疾還京。孝昌初卒,諡曰文貞。後追復本爵,改封濟南 王。第四子獻襲。齊受禪,爵例降。

南安惠王楨

按《魏書本傳》:「南安王楨,皇興二年封,加征南大將軍、 中都大官,尋遷內都大官。高祖即位,除涼州鎮都大 將。尋以綏撫有能,加都督西戎諸軍事、征西大將軍、 領護西域校尉、儀同三司、涼州刺史。徵為內都大官, 出為使持節、侍中、大將軍、開府、長安鎮都大將、雍州 刺史。楨性忠謹,事母以孝聞,賜帛千匹以褒之。徵赴」 講武,高祖引見於皇信堂,戒之曰:「翁孝行著於私庭, 令聞彰於邦國,每欽忠懿,思一言展,故因講武,遠徵 赴闕,仰戀仁慈,情在未已。但長安鎮年飢民儉,理須 綏撫,不容久留。翁今還州,其勤隱恤,無令境內有飢 餒之民。翁既國之懿親,終無貧賤之慮。所宜慎者,略 有三事:一者恃親驕矜,違禮僭度;二者傲慢貪奢,不 恤政事;三者飲酒遊逸,不擇交友。三者不去,患禍將 生。但能慎此,是以全身遠害,光國榮家,終始之德成 矣。」而楨不能遵奉,後乃聚斂肆情。文明太后、高祖並 臨皇信堂引見王公。太后令曰:「汝陰王天賜、南安王 楨,不順法度,黷貨聚斂,依犯論坐,將至不測。卿等為 當存親以毀令,為欲滅親以明法。群臣咸以二王託 體先皇,宜蒙矜恕。」太后不答。高祖乃詔曰:「南安王楨, 以懿戚之貴,作鎮關右,不能潔己奉公,助宣皇度,方 肆貪欲,殖貨私庭,放縱姦囚,壅絕訴訟,貨遺諸使,邀 求虛稱。二三之狀,皆犯刑書。昔魏武翦髮以齊眾,叔 向戮弟以明法,克己忍親,以率天下,夫豈不懷有為 而然耳。今者所犯,事重疇日,循古推刑,實在難恕。」皇 太后天慈寬篤,恩矜國屬,每一尋惟高宗孔懷之近, 發言哽塞,悲慟於懷。且以南安王孝養之名,聞於內 外,特一原恕,削除封爵,以庶人歸第,禁錮終身。後高 祖南伐,楨從至洛。及議遷都,首從大計,高祖甚悅。楨 母劉太妃薨,高祖親幸臨慰。及葬,贈布帛綵五百段。 又以楨議定遷都,復封南安王,食邑一千戶。出為鎮 北大將軍、相州刺史。高祖餞楨於華林都亭。詔曰:「從 祖南安,既之蕃任,將曠違千里,豫懷惘戀。然今者之 集,雖曰分岐,實為曲宴,並可賦詩申意。射者可以觀 德,不能賦詩者可聽射也。當使武士彎弓,文人下筆。」 高祖送楨於階下,流涕而別。太和二十年五月至鄴, 入治日,暴風大雨,凍死者十數人。楨又以旱祈雨於 群神。鄴城有石虎廟,人奉祀之。楨告《虎神像》云:「三日 不雨,當加鞭罰。」請雨不驗,遂鞭像一百。是月,疽發背 薨,諡曰惠,贈帛一千匹。及葬,又賜帛千疋,遣黃門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