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66 (1700-1725).djvu/5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瑣澤,成故也。

簡王八年「夏五月,晉侯、齊侯、宋公、魯侯、衛侯、鄭伯、曹 伯、邾人、滕人伐秦。」

按:《春秋》成公十三年。

簡王十年。「春三月癸丑,晉侯、魯侯、衛侯、鄭伯、曹伯、宋 世子成、齊國佐、邾人同盟于戚。夏六月,宋公固薨,子 成立。」「秋八月庚辰,葬宋共公。」「宋華元出奔晉,自晉歸 于宋。宋殺其大夫山。宋魚石出奔楚。」「冬十一月,晉士 燮、齊高無咎、宋華元、魯叔孫僑如、衛孫林父、鄭公子 鰌、邾人會吳於鍾離。」 按《春秋成公十五年》。按《左傳》十五年春,公會於戚, 討曹成公也。執而歸諸京師。諸侯將見子臧於王而 立之,子臧辭曰:「前志有之,曰:『聖達節,次守節,下失節』。 為君非吾節也。雖不能聖,敢失守乎?」遂逃奔宋。夏六 月,宋共公卒。秋八月,葬宋共公。於是華元為右師,魚 石為左師,蕩澤為司馬,華喜為司徒,公孫師為司城, 向為人為大司寇,鱗朱為少司寇,向帶為太宰,魚府 為少宰。蕩澤弱公室,殺公子肥。華元曰:「我為右師,君 臣之訓,師所司也。今公室卑而不能正,吾罪大矣。不 能治官,敢賴寵乎?」乃出奔晉。二華,戴族也;司城,莊族 也。六官者,皆桓族也。魚石將止華元,魚府曰:「右師反, 必討,是無桓氏也。」魚石曰:「右師苟獲反,雖許之討必 不敢,且多大功。國人與之不反,懼桓氏之無祀於宋 也。右師討,猶有戊在,桓氏雖亡,必偏。」魚石自止華元 於河上請討。許之,乃反。使華喜、公孫師帥國人攻蕩 氏,殺子山、魚石、向為人、鱗朱、向帶、魚府出舍於睢上。 華元使止之,不可。冬十月,華元自止之,不可,乃反。魚 府曰:「今不從,不得入矣。右師視速而言疾,有異志焉。 若不我納,今將馳矣。」「登丘而望之則馳,騁而從之則 決《睢澨》,閉門登陴矣。」左師二司寇、二宰遂出奔楚。華 元使向戌為左師,老佐為司馬,樂裔為司寇,以靖國 人。

簡王十一年「夏四月,鄭公子喜帥師侵宋。秋,晉侯、齊 侯、魯侯、衛侯、宋華元、邾人會于沙隨。」

按《春秋》成公十六年。按《左傳》,十六年,「夏四月,鄭子 罕伐宋,宋將鉏樂懼,敗諸汋陂,退舍於夫渠不儆,鄭 人覆之,敗諸汋陵,獲將鉏樂,懼宋恃勝也。秋,會于沙 隨,謀伐鄭也。」

簡王十二年「夏,尹子、單子、晉侯、齊侯、宋公、魯侯、衛侯、 曹伯、邾人伐鄭。六月乙酉,同盟于柯陵。冬,單子、晉侯、 宋公、魯侯、衛侯、曹伯、齊人、邾人伐鄭。」

按:《春秋》成公十七年。

簡王十三年「夏,楚子、鄭伯伐宋。宋魚石復入于彭城。 冬,楚人、鄭人侵宋。」「十二月,晉侯、宋公、衛侯邾子、齊崔 杼、魯仲孫蔑同盟于虛朾。」

按《春秋》成公十八年。按《左傳》,十八年,「夏六月,鄭伯 侵宋,及曹門外,遂會楚子伐宋,取朝郟。楚子辛、鄭皇 辰侵城郜,取幽丘同。伐彭城,納宋魚石、向為人鱗朱、 向帶、魚府焉。以三百乘戍之而還。宋人患之,西鉏,吾 曰:『何也?若楚人與吾同惡,以德于我,吾固事之也,不 敢貳矣。大國無厭鄙我,猶憾;不然而收吾憎,使贊其 政,以間吾釁,亦吾患也。今將崇諸侯之姦,而披其地, 以塞夷庚;逞姦而攜服;毒諸侯而懼吳、晉,吾庸多矣, 非吾憂也。且事晉何為?晉必恤之』。」秋七月,宋老佐、華 喜圍彭城,老佐卒焉。冬十一月,楚子重救彭城,伐宋。 宋華元如晉告急。韓獻子為政,曰:「欲求得人,必先勤 之。成霸安疆,自宋始矣。」晉侯師于台谷以救宋,遇楚 師于《靡角》之谷,楚師還。十二月,孟獻子會于虛朾,謀 救宋也。宋人辭諸侯而請師以圍彭城。孟獻子請于 諸侯而先歸會葬。

簡王十四年「春正月,晉欒黶、宋華元、魯仲孫蔑、衛甯 殖、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圍宋彭城。秋,楚公子壬 夫帥師侵宋。」

按《春秋》襄公元年。按《左傳》,元年春己亥,圍宋彭城, 非宋地,追書也。于是為宋討魚石,故稱宋,且不登叛 人也,謂之「宋志。」「彭城降晉,晉人以宋五大夫在彭城 者歸,寘諸瓠丘。齊人不會彭城,晉人以為討。二月,齊 太子光為質于晉。」秋,「楚子辛救鄭,侵宋呂留。鄭子然 侵宋,取犬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