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67 (1700-1725).djvu/1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為殿中丞,通判廣州。王欽若言其有聲於鄉曲,召赴 闕,改太常博士,賜緋,令知曲阜縣,專主祠廟。二年三 月,又遣使賜太宗御書及《九經》書疏、三史藏於廟,令 本州選儒生講說。聖祜後,改大理評事。天禧五年,授 光祿寺丞,襲封文宣公,知仙源縣事,後改名佑。遷太 子中舍,卒,年三十。勗為司封郎中。延魯,大中祥符五 年,復舉進士及第,後改名道輔,為左司諫、龍圖閣待 制,自有傳。

孔勗

按《宋史孔道輔傳》:「道輔父勗,進士及第,為太平州推 官,以殿中丞通判廣東。會真宗東封,躬詣孔子祠,帝 問宰相,『孔氏今孰為名者?或言勗有治行,即召對,以 為太常博士、知曲阜縣。初,勗在廣州,以清潔聞,及被 召,蕃酋爭持寶貨以獻,皆慰遣之。後為御史臺推直 官,累遷祕書監,分司南京,管勾祖廟,以尚書工部侍』」 郎致仕。後道輔卒,年八十九。

孔道輔

按《宋史》本傳:「道輔,字原魯,初名延魯,孔子四十五代 孫也。幼端重,舉進士第,為寧州軍事推官。數與州將 爭事,有蛇出天慶觀真武殿中,一郡以為神。州將帥 官屬往奠拜之,欲上其事,道輔徑前以笏擊蛇,碎其 首,觀者初驚,後莫不歎。月遷大理寺丞,知仙源縣,主 孔子祠事。孔氏故多放縱者,道輔一繩以法。上言廟」 制卑陋,請加修崇,詔可。再遷太常博士。章獻太后臨 朝,召為左正言。受命日,論奏「樞密使曹利用、尚御藥 羅崇勳竊弄威柄,宜早斥去,以清朝廷。」立對移刻,可 其言,乃退。未幾,為直史館、判三司理欠、憑由司。奉使 契丹,道除右司諫、龍圖閣待制。契丹宴使者,優人以 《文宣王》為戲,道輔艴然徑出。契丹使主客者邀道輔 還坐,且令謝之,道輔正色曰:「中國與北朝通好,以禮 文相接。今俳優之徒慢侮先聖而不之禁,北朝之過 也。道輔何謝?」契丹君臣默然。又酌大巵謂曰:「方天寒, 飲此可以致和氣。」道輔曰:「不和固無害。」既還,言者以 為生事,且開爭端。仁宗問其故,對曰:「契丹比為黑水 所破,勢甚蹙平時漢使至,契丹輒為所侮,若不較,恐 益慢中國。」帝然之。歷判吏部流內銓,糾察在京刑獄。 坐糾事不當,出知鄆州,徙青州。還,判流內銓,遷尚書 兵部員外郎,復出知徐、許二州,徙應天府。明道二年, 召為右諫議大夫、權御史中丞。會郭皇后廢,道輔率 諫官孫祖德、范仲淹、宋郊、劉渙,御史蔣堂、郭勸、楊偕、 馬絳、段少連十人詣垂拱殿伏奏:「皇后天下之母,不 當輕議絀廢,願賜對,盡所言。」帝使內侍諭道輔等至 中書,令宰相呂夷簡以皇后當廢狀告之。道輔語夷 簡曰:「大臣之於帝后,猶子事父母也。父母不和,可以 諫止,柰何順父出母乎?」夷簡曰:「廢后有漢、唐故事。」道 輔復曰:「人臣當道君以堯、舜,豈得引漢、唐失德為法 邪?」夷簡不答,即奏言:「伏閤請對,非太平美事。」於是出 道輔知泰州。明日晨入,至待漏,聞有詔,亟馳出城。頃 之,徙徐州,又徙兗州。進龍圖閣直學士,遷給事中。在 兗三年,復入為御史中丞。道輔性鯁挺特達,遇事彈 劾無所避,出入風采肅然。及再執憲,權貴益忌之。初, 道輔與其父里中僦郭贄舊宅居之。有言於帝者曰: 「道輔家近太廟,出入傳呼,非所以尊神明。」即詔道輔 他徙。集賢校理張宗古上言:「漢內史府在太廟堧垣 中,國朝以來,廟垣下皆有官私第舍,謂不須避。」帝出 宗古通判萊州,道輔歎曰:「憸人之言入矣。」會受詔鞫 馮士元獄,事連參知政事程琳。宰相張士遜素惡琳, 而疾道輔不附己,將逐之,察帝有不悅琳意,即謂道 輔:「上顧程公厚,今為小人所誣,見上為辨之。」道輔入 對,言琳罪薄,不足深治。帝果怒,以道輔朋黨大臣,出 知鄆州。已而道輔知為士遜所賣,頗憤惋。時大寒上 道,行至韋城,發病卒,天下莫不以直道許之。皇祐三 年,王素因對語及道輔,仁宗思其忠,特贈尚書工部 侍郎。子宗翰。

孔彥輔

按《闕里志》:「慶曆八年,以彥輔為主簿,任滿,除將作監 主簿,告養親。十五年,服闋,知縣事,官至國子博士。」

孔良輔

按《闕里志》:「天聖五年,以良輔任仙源縣主簿。」

孔宗愿

按《闕里志》:「宗愿,字子莊,延澤子。仁宗天聖中,以叔父 道輔蔭,補太廟齋郎。寶元二年,授守國子監主簿,襲 封文宣公,知仙源縣事。至和二年,改封衍聖公,遷尚 書比部員外郎,通判濰州。卒於官,年六十三,葬祖墓 西南。四子:若蒙、若虛、若愚、若拙。」

孔舜亮

按《闕里志》,「四十六代舜亮,字君亮,道輔長子,位至左 中散大夫致仕,累贈特進、少師。」

孔宗翰

按《宋史孔道輔傳》:「道輔子宗翰,字周翰,登進士第,知 仙源縣,而為治有條理,遇族人有恩,不以私故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