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68 (1700-1725).djvu/3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頁尚未校對

明、涓水等八鎮內附。詔以消難為使持節、侍中、大都 督、總督安隨等九州八鎮諸軍事、車騎將軍、司空,封 隨郡公。」

太建十三年春二月甲寅,詔賜司馬《消難》所部周大 將軍田廣等封爵各有差。

按:《陳書宣帝本紀》云云。

北魏

道武帝登國元年春正月戊申帝即代王位班爵敘勳各有差

按:《魏書道武帝本紀》云云。

皇始元年初封公侯

按:《魏書道武帝本紀》:「皇始元年秋九月,初建臺省,置 百官,封公侯。」

皇始二年。燕尚書閔亮等。降賜拜職爵各有差 按《魏書道武帝本紀》。「二年春二月戊寅。慕容寶尚書 閔亮、祕書監崔逞、太常孫沂、殿中侍御史孟輔等並 降。降者相屬。賜拜職爵各有差。」

天興元年詔吏部立爵品

按《魏書道武帝本紀》:天興元年:「夏六月丙子,詔定國 號魏。秋七月,徙都平城。冬十有一月辛亥,詔尚書吏 部郎中鄧淵典官制,立爵品。」

天賜元年始制爵四等諸部賜爵者二千餘人王侯各設官屬

按《魏書道武帝本紀》:「天賜元年秋九月,制爵四等,曰 王、公、侯、子,除伯男之號。追錄舊臣,加以封爵,各有差。 冬十有一月,上幸西宮,大選朝臣,令各辨宗黨,保舉 才行。諸部子孫失業,賜爵者二千餘人。」按《官氏志》, 「元年秋九月,減五等之爵,始分為四,曰王、公、侯、子,除 伯男二號。皇子及異姓元功上勳者封王,宗室及始 蕃」王皆降為公,諸公降為侯,侯、子亦以此為差。于是 封王者十人,公者二十二人,侯者七十九人,子者一 百三人。王封大郡;公、封小郡;侯、封大縣;子、封小縣。王, 第一品;公,第二品;侯,第三品;子,第四品。諸王、侯各有 師、友、文學、侍郎、掾屬、舍人等官。

明元帝泰常七年秋九月辛酉幸幽州見耆年問所疾苦賜爵封號

按:《魏書明元帝本紀》云云。

泰常八年,太武帝即位,進長孫嵩等皆為王。

按《魏書太武帝本紀》,泰常八年「冬十月壬申,即皇帝 位。十二月,進司徒長孫嵩爵為北平王,司空奚斤為 宣城王,藍田公長孫翰為平陽王,餘增爵位各有差。」

太武帝始光四年封氐王楊元為南秦王

按《魏書太武帝本紀》:「始光三年冬十有二月,詔奚斤 西據長安,秦雍氐、羌皆叛赫連昌詣斤降,武都氐王 楊元及沮渠蒙遜皆遣使內附。四年冬十有一月,以 氐王楊元為都督荊梁益寧四州諸軍事,假征南大 將軍、梁州刺史、南秦王。」

神麚三年進赫連昌為秦王詔尚書封鐵所部將士盡忠殞命者追贈爵號自效者以功進位封司馬楚之杜超叔孫建皆為王

按《魏書太武帝本紀》:「始光二年,赫連屈丐死,子昌僭 立。」神麚元年「春二月,監軍侍御史安頡擒昌。三月癸 酉,詔侍中古弼迎赫連昌。辛巳,弼等以昌至於京師。 三年春三月壬寅,進會稽公赫連昌為秦王。癸卯,雲 中敕勒千餘家叛,尚書令劉潔追滅之。夏四月甲子, 行幸雲中,敕勒萬餘落叛走,詔尚書封鐵追討滅之。」 五月戊戌,詔曰:「夫士之為行,在家必孝,處朝必忠,然 後身榮於時,名揚後世矣。近遣尚書封鐵翦除亡命, 其所部將士有盡忠竭節以殞軀命者,今皆追贈爵 號。或有蹈鋒履難以自效者,以功次進位;或有故違 軍法私離幢校者,以軍法行戮。夫有功蒙賞,有罪受 誅,國之常典,不可暫廢。自今以後,不善者可以自改。 其宣敕內外,咸使聞知。」六月,以司馬楚之為安南大 將軍、琅邪王,屯潁川。秋七月庚子,詔大鴻臚卿杜超 假節、都督冀定相三州諸軍事、行征南大將軍、太宰, 進爵為王,鎮鄴,為諸軍節度。冬十有一月戊戌,叔孫 建大破竺靈秀於湖陸。壬寅,封壽光侯叔孫建為丹 陽王。

神麚四年以吐谷渾慕璝為西秦王沮渠蒙遜為涼 王宜城王奚斤降爵為公。

按《魏書太武帝本紀》:四年「夏六月,赫連定北襲沮渠 蒙遜,為吐谷渾慕璝所執。秋八月乙酉,沮渠蒙遜遣 子安周入侍,吐谷渾慕璝遣使奉表,請送赫連定。己 丑,以慕璝為大將軍、西秦王。九月癸亥,詔兼太常李 順持節拜河西王沮渠蒙遜為假節,加侍中、都督涼 州及西域羌戎諸軍事、行征西大將軍、太傅、涼州牧」、 涼王。冬十一月,宜城王《奚斤》坐事降爵為公。延和元 年春三月壬申,西秦王吐谷渾慕璝送《赫連定》於京 師。

延和元年以立皇太子詔王公將軍以下普增爵秩以禿髮傉檀子保周為張掖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