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75 (1700-1725).djvu/11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琪駐兵縉山,甚得人心,士樂為用。至寧元年,尚書左 丞完顏綱將行省於縉山,鎰謂綱曰:「行省不必自往, 不若益兵為便。」綱不聽,且行,鎰遣人止之曰:「高琪之 功,即行省之功也。」亦不聽。綱至縉山,遂敗績焉。頃之, 鎰墜馬傷足,在告,聞胡沙虎難作,命駕將入省,或告 之曰:「省府相幕皆以軍士守之,不可入矣。」少頃,兵士 索人於閭巷,鎰乃還第。胡沙虎意不可測,方猶豫不 能自定,乃詣鎰問疾,從人望也。鎰從容謂之曰:「翼王, 章宗之兄,顯宗長子,眾望所屬,元帥決策立之,萬世 之功也。」胡沙虎默然而去,乃迎宣宗於彰德。胡沙虎 既殺徒單南平,欲執其弟,知真定府事銘鎰,說之曰: 「車駕道出真定,鎬王家在威州,河北人心易搖,徒單 銘有變,朝廷危矣。不如與之金牌,奉迎車駕,銘必感 元帥之恩。」胡沙虎從之。至寧、貞祐之際,轉敗為功,惟 鎰是賴焉。宣宗即位,進拜左丞相,封廣平郡王,授中 都路迭魯都世襲猛安、蒲魯吉必剌謀克。鎰尚有足 疾,詔侍朝無拜。明年,鎰建議和親,言事者請罷按察 司。鎰曰:「今郡縣多殘毀,正須按察司撫集,不可罷。」遂 止。宣宗將幸南京,鎰曰:「鑾輅一動,北路皆不守矣。今 已講和,聚兵積粟,固守京師,策之上也。南京四面受 兵,遼東根本之地,依山負海,其險足恃。備禦一面,以 為後圖,策之次也。」不從。是歲薨。詔賻贈從優厚。鎰明 敏方正,學問該貫,一時名士皆出其門,多至卿相。嘗 嘆文士委頓,雖巧拙不同,要以仁義道德為本,乃著 《學之急》《道之要》二篇,太學諸生刻之於石。有《弘道集》 六卷。

夾谷衡

按《金史》本傳:衡本名阿里不,山東西路三土猛安益 打把謀克人也。大定十三年,刱設女直進士舉,衡中 第四人,補東平府教授,調范陽簿,選充國史院編修 官,改應奉翰林文字。世宗嘗謂宰臣曰:「女直進士中 才傑之士蓋亦難得,如徒單鎰、夾谷衡、尼厖古鑑,皆 有用材也。」遷修起居注。章宗立,為侍御史,轉右司員 外郎,敷奏稱旨,升左司郎中。明昌二年,擢御史中丞, 未幾,拜參知政事。三年八月,以病表乞致仕,詔撫慰 不許。衡久在告,承詔始出,上見其羸瘠,復賜告一月。 四年,詔賜今名,諭之曰:「朕選大臣,俾參機務,必資謀 畫,協贊治平。其或得失晦而未形,利害膠而未決,正 須識見純直,方能去取合公。比來議事之臣,鮮有一 定之論,蓋以內無所守,故臨事而惑,致有中失,朕將 何賴?卿忠實公方,審其是則執而不回,見其非則去 而能果,度其事勢,有若權衡,汝之所長,衡實似之,可 賜名衡。古者命名,將以責實,汝先有實,可謂稱名,行 之克終,乃副朕意。」參知政事胥持國《言區種法衡》曰: 「若苟有利,古已行之。且用功多而所種少,復恐荒廢 土田,徒勞民無益也。」進尚書右丞。舊制,久歷隨朝職 任者,得奉使江表,衡未使而拜執政,特賜錢六千貫。 六年,遷尚書左丞,尋出行省於撫州。洎還入朝,聞父 憂去,上亟召回,起復本職。承安二年,出為上京留守, 尋改樞密副使,行院規畫邊事。三年,以修完封界,賜 詔褒諭。四年正月,就拜平章政事,封英國公。薨,年五 十一。上聞之惻然,為輟朝,命官致祭,賻贈有加,遣使 敕葬,諡曰貞獻。

張萬公

按《金史》本傳:「萬公字良輔,東平東阿人也。幼聰悟,喜 讀書。父彌學,夢至一室,牓曰『張萬相公讀書堂。已而 萬公生,因以名焉。登正隆二年進士第,調新鄭簿,以 憂去。服闋,除費縣簿。大定四年,為東京辰淥鹽副使, 課增,遷長山令。時土寇未平,一旦至城下者幾萬人。 萬公登陴,諭以鄉里親舊意,眾感悟,相率而去。邑人』」 賴之,為立生祠。久之,補尚書省令史,擢河北西路轉 運司都勾判官,改大理評事,就陞司直,四遷侍御史、 尚書右司員外郎。丞相徒單克寧嘗謂曰:「後代我者 必汝也。」俄授郎中,敷奏明敏,世宗嘉之,謂侍臣曰:「張 萬公純直人也。」尋遷刑部侍郎。章宗即位,初置九路 提刑司,選為南京路提刑使,以治最遷御史中丞。會 北邊屢有警,上命樞密使夾谷清臣發兵擊之,萬公 言勞民非便,詔百官議於尚書省,遂罷兵。尋為彰國 軍節度使。明昌二年,知大興府事,拜參知政事。踰年, 以母老乞就養,詔不許,賜告省親還。上問山東、河北 粟貴賤,今春苗稼,萬公具以實對。上謂宰臣曰:「隨處 雖得雨,尚未霑足,奈何?」萬公進曰:「自陛下即位以來, 興利除害,凡益國便民之事,聖心孜孜,無不舉行。至 於旱災,皆由臣等,若依漢典故,皆當免官。」上曰:「卿等 何罪?殆朕所行有不逮者。」對曰:「天道雖遠,實與人事 相通,唯聖人言行可以動天地。昔成湯引六事自責, 周宣遇災而懼,側身修行,莫不修飾人事。方今宜祟 節儉,不急之務,無名之費,可俱罷去。」上曰:「災異不可 專言天道,蓋必先盡人事耳,故《孟子》謂『王無罪歲』。」左 丞完顏守貞曰:「陛下引咎自責,社稷之福也。」上由是 以萬公所言,下詔罪己。進士李邦乂者上封事,因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