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75 (1700-1725).djvu/3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人善。」蓋已有先入之言,由是不樂於鼎矣。秦檜繼留 身奏事,既出,鼎問:帝何言?檜曰:「上無他,恐丞相不樂 耳。」御筆和州防禦使璩除節鉞、封國公。鼎奏:「建國雖 未正名,天下皆知陛下有子,社稷大計也。在今禮數 不得不異,所以繫人心,不使之二三而惑也。」上曰:「姑 徐之。」檜後留身不知所云。鼎嘗闢和議,與檜意不合。 及鼎以爭璩封國事拂上意,檜乘間擠鼎,又薦蕭振 為侍御史。振本鼎所引,及入臺,劾參知政事劉大中, 罷之。鼎曰:「振意不在大中也。」振亦謂人曰:「趙丞相不 待論,當自為去就。」會殿中侍御史張戒論給事中勾 濤,濤言:戒之擊臣,乃趙鼎意,因詆鼎結臺諫及諸將。 上聞益疑。鼎引疾求免,言:「大中持正論,為章惇、蔡京 之黨所嫉。臣議論出處與大中同,大中去,臣何可留?」 乃以忠武節度使出知紹興府,尋加檢校少傅,改奉 國軍節度使。檜率執政往餞其行,鼎不為禮,一揖而 去,檜益憾之。鼎既去,王庶入對,上謂庶曰:「趙鼎兩為 相,於國有大功,再贊親征,皆能決勝,又鎮撫建康,回 鑾無患,他人所不及也。」先是,王倫使金,從鼎受使指, 問禮數則答以君臣之分已定,問地界則答以大河 為界,二者從事之大者,或不從則已。倫受命而行。至 是,倫與金使俱來,以撫諭江南為名,上歎息,謂庶曰: 「使五日前得此報,趙鼎豈可去耶?」初,車駕還臨安,內 侍移竹栽入內,鼎見,責之曰:「艮嶽花石之擾,皆出汝 曹,今欲蹈前轍耶?」因奏其事,上改容謝之。有戶部官 進錢入宮者,鼎召至相府切責之。翌日,問上曰:「某人 獻錢耶?」上曰:「朕求之也。」鼎奏:「某人不當獻,陛下不當 求。」遂出其人與郡。鼎嘗薦胡寅、魏矼、晏敦復、潘良貴、 呂本中、張致遠等數十人分布朝列。暨再相,奏曰:「今 清議所與,如劉大本、胡寅、呂本中、常同、林季仲之流, 陛下能用之乎?妒賢長惡,如趙霈、胡世將、周祕、陳公 輔之徒,陛下能去之乎?」上為徙世將,而公輔等尋補 外。上嘗中批二人付廟堂升擢,鼎奏:「疏遠小臣,陛下 何由得其姓名?」上謂常同實稱之,鼎曰:「同知其賢,何 不露章薦引?」始,浚薦秦檜可與共大事,鼎再相,亦以 為言。然檜機穽深險,外和而中異。浚初求去,有旨召 鼎,鼎至越丐祠。檜惡其逼己,徙知泉州。又諷謝祖信 論鼎嘗受張邦昌偽命,遂奪節。御史中丞王次翁論 鼎治郡廢弛,命提舉洞霄宮。鼎自泉州歸,復上書言 時政。檜忌其復用,諷次翁又論其嘗受偽命,乾沒都 督府錢十七萬緡,謫官居興化軍,論者猶不已。移漳 州,又責清遠軍節度副使,潮州安置。在潮五年,杜門 謝客,時事不掛口,有問者,但引咎而已。中丞詹大方 誣其受賄,屬潮守放編置人,移吉陽軍。鼎《謝表》曰:「白 首何歸,悵餘生之無幾;丹心未泯,誓九死以不移。」檜 見之曰:「此老倔強,猶昔在吉陽三年,潛居深處。」門人 故吏皆不敢通問,惟廣西帥張宗元時饋醪米,檜知 之,命本軍月具存亡申鼎,遣人語其子汾曰:「檜必欲 殺我,我死,汝曹無患,不爾,禍及一家矣。」先得疾,自書 墓中石,記鄉里及除拜歲月。至是書銘旌云:「身騎箕 尾歸天上,氣作山河壯本」《朝遺言》屬其子,乞歸葬,遂 不食而死,時紹興十七年也。天下聞而悲之。明年得 旨歸葬。孝宗即位,諡忠簡,贈太傅,追封豐國公。高宗 祔廟,以鼎配享廟庭,擢用其孫十有二人。鼎為文渾 然天成,凡高宗處分軍國機事,多其視草。有擬奏表 疏雜詩文二百餘篇,號《得全集》,行於世。論中興賢相, 以鼎為稱首云。

李邴

按《宋史》本傳:「邴字漢老,濟州任城縣人。中崇寧五年 進士第,累官起居舍人,試中書舍人。北方用兵,酬功 第賞,日數十百,邴辭命無留難。除給事中,同修國史, 兼直學士院,遷翰林學士。嘗與禁中曲宴,徽宗命賦 詩。高麗使入貢,邴為館伴。徽宗遣中使持示使者,請 傳錄以歸。未幾,坐言者罷,提舉南京鴻慶宮。欽宗即」 位,除徽猷閣待制、知越州。久之,再落職,提舉西京嵩 山崇福宮。高宗即位,復徽猷閣待制。踰歲,召為兵部 侍郎兼直學士院。苗傅、劉正彥迫上遜位,上顧邴草 詔,邴請得御札而後敢作,朱勝非請降詔赦,邴就都 堂草之。除翰林學士。初,邴見苗傅,面諭以逆順禍福 之理,且密勸殿帥王元俾以禁旅擊賊。元唯唯不能 用。即詣政事堂白朱勝非、適正彥及其黨王世修在 焉,又以大義責之,人為之危,邴不顧也。時御史中丞 鄭玨又抗疏言睿聖皇帝不當改號,於是邴玨為端 明殿學士、同簽書樞密院事。邴與張守分草百官章 奏,三奏三答。及《太后手詔》與《復辟赦文》,一日而具。四 月,拜尚書右丞。未幾,改參知政事。上巡江寧,太后六 宮往豫章,命邴為資政殿學士、權知行臺三省、樞密 院事。以與呂頤浩論不合,乞罷,遂以本職提舉杭州 洞霄宮。未閱月,起知平江府。會兄鄴失守越州,坐累 落職。明年,即引赦復之,又升資政殿學士。紹興五年, 詔問宰執方略,邴條上《戰陣》《守備》《措畫、綏懷》各五事。 《戰陣》之利五,曰出輕兵、務遠略、儲將帥、責成功、重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