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79 (1700-1725).djvu/1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前,不可安坐。避席立語,乃古今常禮。君使之坐,所以 示人主尊德樂道也。若不命而請,則異矣』。禮官皆同 其議,至今仍之。」

《蘇軾傳》:「軾治平二年入判登聞鼓院。英宗自藩邸聞 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知制誥。宰相韓琦曰:『軾 之才遠大器也。他日自當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養 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降伏,皆欲朝廷進用。然後 取而用之,則人人無復異辭矣。今驟用之,則天下之 士未必以為然,適足以累之也。英宗曰:『且與修注如 何』』?」琦曰:「記注與制誥為鄰,未可遽授,不若干館閣中 近上帖職與之,且請召試。」英宗曰:「試之未知其能否, 如軾有不能耶?」琦猶不可,及試二論,復入三等,得直 史館。軾聞琦語,曰:「公可謂愛人以德矣。」

《蒲宗孟傳》:宗孟同脩起居注、直舍人院、知制誥。帝又 稱其有史才,命同修兩朝國史,為翰林學士兼侍讀。 舊制,學士惟服金帶,宗孟入謝,帝曰:「學士職清地近, 非他官比,而官儀未寵。」乃加佩魚。遂著為令。

《司馬光傳》:神宗即位,擢為翰林學士。光乃辭,帝曰:「『古 之君子,或學而不文,或文而不學,惟董仲舒揚雄兼 之,卿有文學,何辭為』?對曰:『臣不能為四六』。帝曰,如兩 漢制詔可也。且卿能進士取高第,而云不能四六,何 耶?」竟不獲辭。

《鄭雍傳》:「雍進中書舍人,鄧潤甫除翰林承旨。雍當制, 制未出,言事者五人交章攻之,換為侍讀學士。雍言 二職皆天下精選,以潤甫之過薄,不當革前命,以為 奸邪,不當在經幄。今中外咸謂朝廷姑以是塞言者, 如此則邪正何由可辨,善惡何由可明?若每事必待 人言,是賞罰之柄,不得已而行,非所以示信天下之 道。」潤甫仍為承旨。

《王安禮傳》:呂公弼薦安禮于朝,神宗召對,欲驟用之。 安石當國,辭以為著作郎,崇文院校書。他日得見,命 之坐。有司言八品官無賜坐者,特命之。

《蘇軾傳》:軾以黃州團練副使安置。軾與田父野老相 從溪山間,築室于東坡,自號東坡居士三年。神宗數 有意復用,輒為當路者沮之。神宗嘗語宰相王珪、蔡 確曰:「國史至重,可命蘇軾成之。」珪有難色,神宗曰:「軾 不可,姑用曾鞏。」鞏進太祖總論,神宗意不允,遂手札 移軾汝州。有曰:「蘇軾黜居思咎,閱歲滋深,人材實難」, 不忍終棄。

《鄭獬傳》:「獬判三班院,神宗初召獬,夕對內東門,命草 吳奎知青州及張方平、趙抃參知政事三制,賜雙燭, 送歸舍人院,外廷無知者。遂拜翰林學士。」

《劉正夫傳》:正夫為翰林學士,蔡京不能平,謀中以事, 作春宴樂語,有「紫宸朝罷袞衣閑」之句。京黨張康國 密白帝曰:「袞衣豈可閑。」竟改龍圖閣直學士,知河南 府。

《鄧洵武傳》:「洵武字子常,第進士,為汝陽簿。紹聖中,哲 宗召對,為祕書省正字、校書郎、國史院編修官,撰《神 宗史》。議論專右蔡卞,詆誣宣仁后尤切。史禍之作,其 力居多。遷起居舍人。徽宗初,改祕書少監,既而用蔡 京薦,復史職。御史陳次升、陳師錫言:洵武父綰在熙 寧時以曲媚王安石,神宗數其邪僻姦回,今置洵武 太史,豈能公心直筆,發揚神考之盛德,而不掩其父 之惡乎?且其人材凡近,學問荒繆,不足以汙此選。」不 聽。遷起居郎。

《王存傳》:「存在三館,歷年不少貶,以干進。嘗召見便殿, 累上書陳時政,因及大臣無所附麗,皆時人難言者。 元豐元年,神宗察其忠實無黨,以為國史編修官,修 起居注。」時起居注雖日侍,而奏事必稟中書俟旨。存 乞復唐貞觀左右史執筆隨宰相入殿故事,神宗韙 其言,聽直前奏事,自存始也。

《李清臣傳》:清臣提點京東刑獄,作韓琦行狀,神宗讀 之曰:「良史才也。」召為兩朝國史編修官,撰《河渠》《律曆》 《選舉》諸志。文直事詳,人以為不減《史》《漢》。同修起居注, 進知制誥,翰林學士。

《劉摯傳》:「摯擢侍御史,上疏曰:『昔者周成王幼沖踐祚, 師保之臣,周公、太公其人也。仁宗皇帝盛年嗣服,用 李維、晏殊為侍讀,孫奭、馮元為侍講,聽斷之暇,召使 入侍。陛下春秋鼎盛,在所資養,願選忠信孝悌惇茂 老成之人,以充勸講進讀之任。便殿燕坐,時賜延對, 執經誦說,以廣睿智,仰副善繼求治之志』。」他日講筵 進讀,至仁宗不避庚戌臨奠,張士遜侍講曰:「國朝故 事,多避國音。國朝角音,木也,故畏庚辛。」哲宗問:「果當 避否?」摯進曰:「陰陽拘忌,聖人不取。如正月祈穀,必用 上辛,此豈可改也?漢章帝以反支日受章奏,唐太宗 以辰日哭張公謹,仁宗不避庚戌日,皆陛下所宜取 法。」哲宗然之。

《王巖叟傳》,巖叟以起居舍人召。嘗侍邇英講,進讀《寶 訓》,至「節費」,巖叟曰:「凡言節用,非偶節一事便能有濟。 當每事以節儉為意,則積久累日,國用自饒。」讀仁宗 知人事,巖叟曰:「人主常欲虛心平意,無所偏係,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