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由妃嬪致宰相,此何言也?進用冢司,豈應得預?」時
彥博在前,介責之曰:「彥博宜自省,即有之,不可隱。」彥 博拜謝不已,帝怒益甚。梁適叱介使下殿。修起居注 蔡襄趨進救之,貶春州別駕。王舉正言以為太重,帝 旋悟,明日取其疏入,改置英州而罷。彥博相,吳奎亦 出,又慮介或道死,有殺直臣名,命中使護之。梅堯臣、 李師中皆賦詩激美,由是直聲動天下,士大夫稱真 御史,必曰「唐子方」而不敢名。數月,起監郴州稅,通判 潭州,知復州。召為殿中侍御史,遣使賜告,趣詣闕下, 入對,帝勞之曰:「卿遷謫以來,未嘗以私書至京師,可 謂不易所守矣。」介頓首謝,言事益無所顧。他日請曰: 「臣既任言責,言之不行將固爭,爭之重以累陛下,願 得解職。」換工部員外郎、直集賢院,為開封府判官,出 知揚州,徙江東轉運使。御史吳中復言介不宜久居 外。文彥博再當國,奏:「介向言誠中臣病,願如中復言 然。但徙河」東。久之,入為度支副使,進天章閣待制,復 知諫院。帝自至和後臨朝淵默,介言:「君臣如天地,以 交泰為理。願時延群下,發德音可否萬幾,以幸天下。」 又論:「宮禁干丐恩澤,出命不由中書,宜有以抑絕。賜 予嬪御之費,多先朝時十數倍,日加無窮,宜有所朘 損。監司薦舉,多得文法小吏,請令精擇端良敦朴之 士,毋使與憸薄者同進;諸路走馬承受,凌擾郡縣,可 罷勿遣,以權歸監司。兗國公主夜開禁門,宜劾宿衛 主吏以嚴宮省。」帝悉開納之。御史中丞韓絳劾宰相 富弼,弼家居求罷,絳亦待罪。介與王陶論絳以危法 中傷大臣,絳罷,介嫌於右宰相,請外,以知荊南敕過 門下,知銀臺司何郯封還之,留權開封府。旋以論罷 陳升之,亦出知洪州。加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運 使、樞密直學士、知瀛州。治平元年,召為御史中丞。英 宗謂曰:「卿在先朝有直聲,故用卿,非繇左右言也。」介 曰:「臣無狀,陛下過聽,願獻愚忠。自古欲治之主,亦非 求絕世俗之術,要在順人情而已。祖宗遺德餘烈,在 人未遠,願覽已成之業以為監,則天下蒙福矣。」明年, 以龍圖閣學士知太原府。帝曰:「朕視河東,不在中執 法下,暫煩卿往耳。」夏人數擾代州邊,多築堡境上,介 遣兵悉撤之,移諭以利害,遂不敢動。神宗立,以三司 使召。熙寧元年,拜參知政事。先時,宰相省閱所進文 書於待漏舍,同列不得聞。介謂曾公亮曰:「身在政府 而文書弗與知,上或有所問,何辭以對?」乃與同視,後 遂為常。帝欲用王安石,公亮因薦之。介言其難大任, 帝曰:「文學不可任耶?吏事不可任耶?經術不可任耶?」 對曰:「安石好學而泥古,故論議迂闊。若使為政,必多 所變更。」退謂公亮曰:「安石果用,天下必困擾,諸公當 自知之。」中書嘗進除目,數日不決。帝曰:「當問王安石。」 介曰:「陛下以安石可大用,即用之,豈可使中書政事 決於翰林學士?臣近每聞宣諭某事,問安石:可即行 之,不可不行,如此則執政何所用?恐非信任大臣之 體也。必以臣為不才,願先罷免。」安石既執政,奏言:「中 書處分劄子皆稱聖旨,不中理者十八九,宜止令中 書出牒。」帝愕然。介曰:「昔寇準用劄子遷馮拯官不當。 拯訴之太宗,謂前代中書用堂牒,乃權臣假此為威 福。太祖時以堂帖重於敕命,遂削去之。今復用劄子, 何異堂牒?」張洎因言:「廢劄子則中書行事,別無公式。」 太宗曰:「大事則降敕,其當用劄子亦須奏裁,此所以 稱聖旨也。如安石言,則是政不自天子出,使輔臣皆 忠賢,猶為擅命,苟非其人,豈不害國?」帝以為然,乃止。 介自是數與安石爭論,安石強辯而帝主其說,介不 勝憤,疽發於背,薨,年六十。介為人簡抗,以敢言見憚。 每言官缺,眾皆望介處之,觀其風采。神宗謂其先朝 遺直,故大用之。然居政府,遭時有為,而扼於安石,少 所建明,聲名減於諫官、御史時。比疾亟,帝臨問流涕, 復幸其第弔哭。以畫像不類,命取禁中舊藏本賜其 家。贈禮部尚書,諡曰「質肅。」子淑問、義問,孫恕。
唐淑問
按《宋史唐介傳》:「介子淑問,字士憲,第進士,至殿中丞。 神宗以其家世,擢監察御史裏行,諭以謹家法,務大 體。淑問見帝初即位,銳於治,因言中旨數下,一出特 斷,當謹出納,別枉直,使命令必行。今詔書求直言,而 久無所施用,必欲屈群策以起治道,願行其言。初,詔 侍臣講讀,淑問言:王者之學,不必分章句,飾文辭。稽 古聖人治天下之道,歷代致興亡之由,延登正人,博 訪世務,以求合先王,則天下幸甚。」河北饑,流人就食 京師,官振廩給食,來者不止。淑問曰:「出粟不繼,是誘 之失業而就死地也。」條三策上之。滕甫為中丞,淑問 力數其短,帝以為邀名,乃詔避其父三司使,出通判 復州。久之,知真州,提點湖北刑獄,言「新法不便,乞解 使事。」黜知信陽軍,以病免。數年,起知宣州,徙湖州,入 為吏部員外郎。又引疾求外,帝以為避事,降監撫州 酒稅。哲宗立,司馬光薦其行己有恥,難進,召為左司 諫,以病致仕,數月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