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84 (1700-1725).djvu/11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再三,奏對無所撓。帝初欲重譴,忽皎日中風霆交發, 大雨若傾,乃命鐫三級,調外。由浙江按察司照磨召 為大理寺正,進太僕丞。十三年五月,偕諸大臣召對 平臺,咨以禦邊、救荒、安民之策。光辰班最後,奏對,時 已秉燭,乃歷陳數百言,帝為傾聽。明日諭輔臣令諸 臣各繕疏進呈,一時稱盛舉。尋移尚寶丞。帝諭諸臣 可利民、救時致治,補闕者,條送內閣。光辰因陳罷革 練總、換授、私派僉報數事,且曰:「初計臣所議,有練餉 無勦餉,則勦餉即在練餉中。今有司復征勦餉,當明 頒敕」諭清覈。報聞。歷光祿少卿、左通政。十五年五月 偕諸臣召對德政殿,備陳賊形勢,帝納其言。尋擢左 僉都御史。力救劉宗周,遂鐫三級調外。事具《宗周傳》。 明年丁父憂。福王時,起故官,令服闋赴任。已,遭國變, 家居二十餘年卒。

方震孺

按《明外史》本傳:「震孺,字孩未,壽州人。萬曆四十一年 進士。除沙縣知縣。舉卓異,徵授御史。熹宗嗣位,極陳 貪吏之害。俄上《三朝艱危疏》,中極言宮妾近侍,嚬笑 易假,窺瞷可慮。中旨頻宣,恐成斜封隱禍。並報聞。初, 李選侍既移宮,御史賈繼春、給事中孫國楨等倡楊 漣居功之說。而是時帝降兩諭,言選侍凌虐聖母。震」 孺於天啟元年上疏曰:「曩者《梃擊》一案,王之寀、陸大 受、張庭、李俸悉遭廢斥,而東林葉茂才、董應舉、趙南 星、魏雲中、馬孟禎、高攀龍、劉策、李邦華、劉宗周、鮑應 鰲,盡錮終身,亟宜召復。至楊漣之爭移宮,可幸無罪, 不知何以有居功之說,交通之疑?此非特賜召對不 可,否則人且疑為矯竊。帝報兩諭並出朕懷,有何交 通矯竊?」廷臣乃不敢言。其春,巡視南城。中官張曄、劉 朝被訟,魏忠賢為請,震孺不從,卒上聞。忠賢由是大 恨。遼陽破,遠近震驚。震孺一日十三疏陳兵事。當是 時,遼東自廣寧抵三岔河,軍民盡竄。文武將吏畏出 關,無一騎東者。震孺獨慷慨請犒師,言屢敗之餘,人 心久渙。願亟發帑金「二十萬,特遣使者弔死扶傷,庶 幾人心復收,感激思奮。」帝如其言。震孺以六月出關, 延見將士,人人慰勞,軍民感悅。八月朔,遂有監軍、巡 按之命。乃核軍實,稽功罪,練士馬,日無暇晷。有議三 岔河不可守,當退守廣寧者。震孺言縮地百八十里 遠,守孤城非便,宜駐兵鎮武,以扼要衝。因薦裨將羅 一貫、劉徵可用。俄言:「自有遼事以來,軍法不嚴,進者 必死,退者必生,何苦自求死地。今廣寧大戶皆西奔, 將士亦駕馬思遁,懼經略當關,多遣人偵間道。宜敕 寧前監軍專斬逃軍逃將,使三軍歸路絕,而後生路 可望也。」並從之。時經略熊廷弼與巡撫王化貞不相 能,諸監司率浮沉其間,疆事益壞,震孺調劑不得,屢 疏上聞。明年正月,震孺方涖前屯,化貞遂棄廣寧遁。 列城聞之悉遁,獨前屯旁近,以震孺在,得無動。乃嚴 諭守將設防,而身渡海。抵覺華島,招參將祖大壽。大 壽方擁兵觀望,震孺握手與語,誓保富貴。大壽感泣, 與俱歸,獲兵萬餘,錙重無算。震孺之為巡按也,資淺, 特以才用,震孺辭不得。廣寧之敗,罪不由震孺。主事 徐大化者,事魏忠賢,知忠賢惡之,承風力詆震孺,震 孺疏辨。都御史鄒元標保持之,乃得請告去。已而樞 輔孫承宗劾廣寧失事諸臣,并及震孺。都御史趙南 星論先後按遼御史,罪,亦及震孺,因請下承宗核實。 承宗復言震孺無罪,乃已。五年,忠賢黨御史郭興治, 誣劾其按遼時贓私,遂逮下詔獄掠治,坐贓六千有 奇。移法司擬罪,欲置之死。尚書李養正、御史練國事 王業浩持之,獄三上,卒擬絞。忠賢憾不置,誣與劉鐸 交通,共為咒詛,竟坐大辟。六年秋,當行刑,會皇子生, 獲免。明年莊烈帝嗣位,釋還。言官多請召用,有尼之 者,不果。震孺初入臺,意氣凌厲,不顧利害。後遭挫折, 深自韜晦,無復用世志。崇禎八年春,流賊犯壽州,州 長吏適遷秩去,震孺倡士民固守,城獲全。明年冬,賊 再躝江北,獨不敢逼壽。巡撫史可法上其功,久之,用 為嶺西參議。有裨將踞廉州叛,單騎諭降之。十六年 冬,擢右僉都御史,巡撫廣西。京師陷,震孺慟哭,即率 師勤王。馬士英憚之,敕還鎮,竟憂憤而卒。

胡良機

按《明外史魏呈潤傳》:「胡良機,字省之,南昌人。萬曆四 十四年進士,歷知臨淄、益都二縣。天啟初,擢御史。疏 論乳媼中涓,又請停內操。楊漣擊魏忠賢,良機亦上 疏言:『忠賢之惡,不減汪直、劉瑾,陛下過優容,而閣臣 不能據法爭,豈真所謂門生宰相耶?忠賢及魏廣微 深憾,以年例遷廣東參議。良機方按貴州,不候代而』」 去,遂斥為民。崇禎元年,起故官,按宣、大二鎮。年滿當 代,褒以敏練,令復巡一年。尋以事劾罷。久之,起光祿 典簿,終南京吏部主事。

李曰輔

按《明外史魏呈潤傳》:「李曰輔,字元卿,南昌人。萬曆中, 舉於鄉。天啟初,為成都推官,巡撫朱燮元倚以兵事, 偕諸將攻復重慶,釋脅從無算。崇禎四年,擢南京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