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05 (1700-1725).djvu/2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二百餘人,誅及嬰孩,所髡鎖復百餘。庾亮執之,歸於 京都。遇疾,恆見簡良為祟,旬日而死。」

《顏含傳》:含除吳郡太守,三導問含曰:「『卿今蒞名郡,政 將何先』?答曰:『王師歲動,編戶虛耗,南北權豪,競招遊 食,國弊家豐,執事之憂,且當征之勢門,使反田桑,數 年之間,欲令戶給人足,如其禮樂,俟之明宰』。」含所歷, 簡而有恩,明而能斷,然以威御下。導歎曰:「顏公在事, 吳人斂手矣。」

《諸葛恢傳》:「元帝承制,以恢為會稽太守。臨行,帝為置 酒謂曰:『今之會稽,昔之關中,足食足兵,在於良守。以 君有蒞任之方,是以相屈。四方分崩,當匡振圮運,政 之所先,君為言之』。恢陳謝,因對曰:『今天下喪亂,風俗 陵遲,宜尊五美,屏四惡,進忠實,退浮華』。帝深納焉。太 興初,以政績第一,詔曰:『自頃多難,官長數易,益有諸』」 弊,雖聖人猶久於其道,然後化成,況其餘乎!漢宣帝 稱「與我共安天下者,其惟良二千石」,斯言信矣。是以 黃霸等或十年,或二十年而不徙,所以能濟其中興 之勳也。賞罰黜陟,所以明政道也。會稽內史諸葛恢 蒞官三年,政清人和,為諸郡首,宜進其位班,以勸風 教,今增恢秩中二千石。

《冊府元龜》,麴特為新平太守。時劉曜既據長安,安定 太守賈疋及諸氐、羌皆送質任,唯特與西平太守竺 恢固守不降。護軍麴允、頻陽令梁肅自京兆南山將 奔安定,遇《疋任》子於陰密,擁還臨涇,推疋為平西將 軍,率眾五萬,攻曜於長安。扶風太守梁綜及特、恢等 亦率眾十萬會之。曜遣劉雅、趙染來距,敗績而還。曜 又盡長安銳卒,與諸軍戰於黃丘,曜眾大敗。

《晉書王蘊傳》:「蘊補吳興太守,甚有德政。屬郡荒人饑, 輒開倉贍卹。主簿執諫,請先列表上待報。蘊曰:『今百 姓嗷然,路有饑饉,若表上須報,何以救將死之命乎? 專輒之愆,罪在太守,且行仁義而敗,無所恨也』。於是 大振貸之,賴蘊全者十七八焉。朝廷以違科免蘊官, 士庶詣闕訟之,詔特左降晉陵太守,復有惠化,百姓」 歌之。

《陶侃傳》:「侃為武昌太守,時天下饑荒,山夷多斷江劫 掠,侃令諸將詐作商船以誘之,劫果至,生獲數人,是 西陽王𦍛之左右。侃即遣兵逼𦍛,令出向賊。侃整陣 於釣臺為後繼,𦍛縛送帳下二十人,侃斬之。自是水 陸肅清,流亡者歸之盈路,侃竭資振給焉。」

《虞潭傳》:「潭字思奧,餘姚人,翻之孫。清貞有檢操,舉秀 才,領廬陵太守,綏撫荒餘,咸得其所。轉南康太守,而 湘川賊杜弢猶盛,潭并領安成太守。時甘卓為弢所 逼,潭進軍救卓,卓上潭領長沙太守,固辭不就。王敦 叛潭為湘東太守,復以疾辭。後轉吳國內史,復徙會 稽內史。是時軍荒之後,百姓饑饉,死亡塗地,潭乃表」 出倉米振救之。

《陸曄傳》:「曄弟子納為吳興太守,將之郡,先至姑孰辭 桓溫,因問溫曰:『公致醉可飲幾酒?食肉多少』?溫曰:『年 大來飲三升便醉,白肉不過十臠,卿復云何』?納曰:『素 不能飲,止可二升,肉亦不足言』。」後伺溫閑,謂之曰:「『外 有微禮,方守遠郡,欲與公一醉,以展下情』。溫欣然納 之。時王坦之、刁彝在坐,及受禮,唯酒一斗,鹿肉一柈。」 坐客愕然。納徐曰:「明公近云飲酒三升,納止可二升。 今有一斗,以備杯酌。」餘瀝溫及。賓客並歎其率素。更 敕中廚設精饌,酣飲極歡而罷。納至郡不受俸祿。頃 之,徵拜左民尚書,領州大中正。將應召,外白宜裝幾 船,納曰:「私奴裝糧食來,無所復須也。」臨發,止有被襆 而已。其餘並封以還官。

《陶回傳》:回為吳興太守,時人饑穀貴,三吳尤甚,詔欲 聽相鬻賣,以振一時之急。回上疏曰:「當今天下不普 荒儉,惟獨東土穀價偏貴,便相鬻賣,聲必遠流,北賊 聞此,將窺疆場,如愚臣意,不如開倉廩以賑之。」乃不 待報,輒便開倉,及割府郡軍資數萬斛米,以救乏絕, 由是一境獲全。既而下詔,并敕會稽吳郡依回振恤, 二郡賴之。

《顧眾傳》:「眾轉尚書郎,大將軍王敦請為從事中郎,上 補南康太守,會詔除鄱陽太守,眾徑之鄱陽,不過敦, 敦甚怪焉。及敦搆逆,令眾出軍,眾遲回不發,敦大怒, 以軍期召眾還詰之,聲色甚厲,眾不為動容,敦意漸 釋。敦平,為義興太守。」

《冊府元龜》:「周班為姚興始平太守,以黷貨誅,於是郡 國肅然。」

《前涼錄》:索襲,字偉祖,虛靜好學,不交當世,或獨語笑, 或長歎涕泣。時燉煌太守陰澹造之,與言終日,歎曰: 「索先生碩德名儒,真可以諮大義。」澹欲行鄉射之禮, 請襲為三老,曰:「今四表寧輯,將行鄉射之禮,先生年 耆望重,道冠一時,養老之義,實繫儒賢。」既樹非梧桐, 而希鸞鳳降翼,器謝曹公,而冀蓋公枉駕,誠非所謂 「也。然夫子至聖,有召即赴;孟軻大德,無聘不至。蓋欲 弘闡大猷,敷明道化故也。今之相屈,遵道崇教,非有 爵位,意者或可然乎?」會病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