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05 (1700-1725).djvu/3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秩俸,隨即分贍孤寡,郡中大悅,號曰神君。曲阿富人 殷綺,見奐居處素儉,乃餉衣一襲,氈被一具,奐曰:「太 守身居美祿,何為不能辦此,但民有未周,不容獨享 溫飽耳。勞卿厚意,幸勿為煩。」初,世祖在吳中,聞奐善 政,及踐祚,徵為御史中丞。

《蕭乾傳》:「乾除建安太守。天嘉二年,留異反,陳寶應將 兵助之,乾棄郡以避。時閩中守宰並為寶應迫脅,受 其署置。乾獨不為屈,徙居郊野,屏絕人事。及寶應平, 乃出詣都督章昭達,以狀表聞。世祖甚嘉之,超授五 兵尚書。」

《南史沈君理傳》:「君理為吳郡太守,時兵革未寧,百姓 荒弊,君理招集士卒,修理器械,深以幹理見稱。天嘉 六年,為東陽太守。」

《陳書蕭濟傳》:「濟為揚州長史。高祖嘗敕取揚州曹事 躬自省覽,見濟條理詳悉,文無滯害,乃顧謂左右曰: 『我本期蕭長史長於經傳,不言精練繁劇乃至於此』。」 遷祠部尚書,加給事中。

《魏書莫題傳》:「題除中山太守,督司州之山東七郡事。 車駕征姚興,次於晉陽,而上黨群盜秦頗、丁零翟都 等聚眾於壺關,詔題帥眾三千以討之。上黨太守捕 頗,斬之,都走林慮,詔題搜山窮討,盡平之。」

《司馬景之傳》:「景之,晉汝南王亮之後。兄準以太常末 歸國,太宗時,除廣甯太守。悅近來遠,清儉有稱。世祖 嘉之,賜布六百疋。」

《薛辯傳》:「辯子謹,謹子初古拔,為冠軍將軍、南豫州刺 史。延興三年,拔與南兗州刺史游明根、南平太守許 含等以治著稱,徵詣京師,顯祖親自勞勉,復令還州。」 《北齊書許惇傳》:「惇字季良,高陽新城人也。父護,魏高 陽、章武二郡太守。惇清識敏速,達於從政,遷陽平太 守。當時遷都鄴,陽平即是畿郡,軍國責辦,賦斂無准。」 又勳貴屬請朝夕徵求,惇並御之以道,上下無怨,治 為天下第一。特加賞異,圖形於闕,詔頒天下。

《魏書穆羆傳》:「改吐京鎮為汾州,以羆為刺史。前吐京 太守劉升,在郡甚有威惠,限滿還都,民八百餘人詣 羆請之。前定陽令吳平仁亦有恩信,戶增數倍。羆以 吏民懷之,並為表請。高祖皆從焉。」

《趙逸傳》:「逸從子超宗,為汝南太守,多所受納,徙河東 太守,卒官。超宗長子叔隆,為中山內史,在郡無德政, 專以貨賄為事。」

《崔休傳》:「世宗初,休求渤海除之。性嚴明,雅長治體。下 車先戮豪猾數人,廣布耳目,所在姦盜,莫不擒翦。百 姓畏之,寇盜止息。清身率下,渤海大治。」

《冊府元龜》:「司馬靈壽為陳郡太守,宋師侵境,詔靈壽 招引義士,得二千餘人。平公安頡,破虎牢、滑臺、雒陽 三城,徙五百餘家入河內。又從討蠕蠕,西征涼州,所 在著功。」

張既為雍州刺史時武威太守毋丘興甚有惠政既 上表曰:「河右遐遠喪亂彌久武威當諸郡路道喉轄 之要加民夷雜處數有兵難領太守毋丘興到官內 撫吏民外懷羌胡士卒柔附為官效用」黃懷張進初 圖逆亂扇動左右興志氣忠烈臨難不顧為將校民 夷陳禍福言則涕泣於時男女萬口咸懷感激形毀 髮亂,誓心致命。尋率精兵踧脅張掖,濟拔領太守杜 通、西海太守張睦。張掖番和、驪靬二縣吏民及郡雜 胡,並惡詣興,皆安卹,使盡力田。興每所歷,盡竭心力, 誠國之良吏。殿下即位,留心萬機,苟有毫毛之善,必 有賞錄。臣伏緣聖旨,指陳其事。

孟信,魏末為趙平太守,政尚寬和,豪權無犯。山中老 人曾以㹠酒饋之,信和顏接引,殷勤慰勞,乃自出酒, 以鐵鐺溫之,素木盤盛蕪菁,俎器唯此而已,乃以一 鐺與老人俱執一盃,各自斟酌,申酬酢之意,謂老人 曰:「吾至郡來,無人以一物見遺,今卿獨有此餉,且食 菜已久,欲為卿受一㹠髆耳。酒既自有,不能相費。」老 人大悅再拜擘㹠進之酒盡方別 鄧羨為東魏郡太守兼齊州長史在治十年經三刺 史以清勤著稱齊人懷其恩德號曰:良二千石及代 還大受民吏送遺頗以此為損後為郢州刺史鎮義 陽在州銳於聚斂。又納賄于忠徵為給事黃門侍郎 寇臻字仙勝獻文末為中川太守時雒州刺史馬熙 政號貪虐,仙勝微能附之,甚得其意。轉弘農太守,坐 受賂,為御史所彈,遂廢,卒於家。

寇治臻之子也。為河州刺史在任數年城民詣都列 其貪狀十六條會赦免。

《魏書裴叔業傳》:「祐,叔業之從姑子也。好學,便弓馬。隨 叔業征伐,身被五十餘創。景明初,拜右軍將軍,賜爵 山桑子。出為北地太守,清身率下,甚有治稱。」

柳僧習善隸書敏於當世景明初為裴植征虜府司 馬稍遷北地太守為政寬平氐羌悅愛肅宗時至太 中大夫加前將軍出為潁川太守卒官。

《崔挺傳》:「挺族子纂,纂從祖弟遊,熙平末,轉河東太守。 郡有鹽戶,常供州郡為兵,子孫見丁從役。遊矜其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