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05 (1700-1725).djvu/3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苦,乃表聞,請聽更代,郡內感之。太學舊在城內,遊乃 移置城南閑敞之處,親自說經。當時學者莫不歡慕, 號為良守。」

《北史裴延儁傳》:「延儁從祖弟良,良從子慶孫,明帝末 立邵郡,因以慶孫為太守。在郡日,逢歲饑凶,四方遊 客恆有百餘,慶孫自以家糧贍之。」

《冊府元龜》:「李曾為趙郡太守,并州丁零數為山東之 害,知曾能得百姓死力,憚不入境。賊於常山東得一 死鹿,謂趙郡地也。賊長責之,還令送鹿故處。鄰郡為 之謠曰:『乍作趙郡鹿,猶勝常山粟』。其見憚如此。」 《魏書·樊子鵠傳》:「子鵠除兗州刺史,先遣腹心緣歷民 間,採察得失。及入境,太山太守彭穆參候失儀,子鵠 責讓」穆,并數其罪狀,穆皆引伏,於是州內震悚。 《北齊書赫連子悅傳》:「子悅除林慮守,世宗往晉陽,路 由是郡,因問所不便。悅答云:『臨水、武安二縣,去郡遙 遠,山嶺重疊,車步艱難。若東屬魏郡,則地平路近』。世 宗笑曰:『卿徒知便民,不覺損幹』。子悅答云:『所言因民 疾苦,不敢以私潤負公心』。世宗云:『卿能如此,甚善甚 善』。」乃敕依事施行。

《北史宋隱傳》:「隱從子愔,愔孫弁,弁族弟世景為滎陽 太守。鄭氏豪橫,號為難制,而世景下車繩之以法,於 是屬縣畏威,莫不改肅。終日坐於聽事,未嘗寢息,人 間之事,巨細必知,發姦摘伏,有若神明。嘗有一吏,休 滿還郡,食人雞豚。又有一幹,受人一帽,又食二雞。世 景叱而告之,吏幹叩頭伏罪。於是上下震悚,莫敢犯」 禁。

《杜杲傳》:「杲明帝初為修城郡守,鳳州人仇周貢等搆 亂,攻逼修城。杲信洽於民,部內遂無叛者。尋率郡兵 與開府趙昶合勢,並破平之。」

《魏書鄭輯之傳》:「輯之為黎陽太守。屬元顥入雒,令其 舅范遵鎮守滑臺,與輯之隔岸相對。遵潛軍夜度,規 欲掩襲。輯之率厲城民,拒河擊之,遵遂遁走。朝廷嘉 之,除司州別駕。」

《冊府元龜》:竇瑗為廣宗太守,治有清白之稱。廣宗民 情凶戾,前後累政,咸見告訟,唯瑗一人,終始全潔,轉 中山太守,聲譽甚美,為吏民所懷。及北齊神武輔政, 班書州郡,誡約牧守令長,稱瑗政績,以為勸勵。 《北齊書李渾傳》:渾弟繪,拜高陽內史。高祖東巡郡國, 在瀛州城西,駐馬久立,使慰之曰:「孤在晉陽,知山東 守唯卿一人用意」,及入境觀風,信如所聞,但善始令 終,將位至不次。

《北史裴佗傳》:「佗子讓之,除清河太守。至郡未幾,楊愔 謂讓之諸弟曰:『我與賢兄交款,企聞善政。適有人從 清河來云姦吏斂跡,盜賊清靖。期月之期,翻更非速』。」 清河有二豪,吏田轉貴,孫舍興,久吏姦猾,多有侵削, 因事遂脅人取財,計贓依律不至死。讓之以其亂法 殺之。

《孟業傳》:「業遷東郡太守,以寬惠著名。其年麥一莖五 穗,其餘或三穗四穗共一莖者,合郡咸以政化所感。 冊府元龜敬長瑜為廣陵太守,多受財賄,刺史陸駿 將啟劾之,長瑜以貨求於散騎常侍和士開,士開以 畫屏風詐為長瑜之獻,齊主大悅,駿啟尋至,遂不問 焉。」

《周書王德傳》:「德加征西將軍、平涼郡守,雖不知書,至 於斷決處分,良吏無以過。涇州所部五郡,而德常為 最。」

《冊府元龜》:「後周李遠為河東郡守,敦獎風俗,勸課農 桑,禁遏奸非,兼修守禦之備,曾未期月,百姓懷之。太 祖嘉焉,降書勞問,徵為侍中、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 三司。」

張嵊初仕梁為吳興太守時侯景陷京城百姓逃散 湘東王記室參軍姚僧坦假道歸至吳興謁嵊嵊見 僧坦流涕曰:「吾過荷朝恩今報之以死君是此邦大 族。又朝廷舊臣今日得君吾事辦矣。」俄而景兵大至 攻戰累日郡城遂陷。

《周書權景宣傳》:「景宣除南陽郡守。郡鄰敵境,舊制發 民守防三十五處,多廢農桑,而奸宄猶作。景宣至,並 除之。唯修起城樓,多備器械,寇盜斂跡,民得肄業,百 姓稱之,立碑頌德。太祖特賞粟帛,以旌其能。」

《北史裴俠傳》:「俠除河北郡守,躬履儉素,愛人如子,所 食唯菽麥鹽菜而已,吏人莫不懷之。此郡舊制,有漁 獵夫三十人以供郡守,俠曰:『以口腹役人,吾所不為 也』。乃悉罷之。」又有丁三十人供郡守役,俠亦不以入 私,並收庸為市官馬,歲時既積,馬遂成群。去職之日, 一無所取。人歌之曰:「肥鮮不食,丁庸不取。裴公貞惠」, 為世規矩。俠嘗與諸牧守俱謁周文,周文命俠別立, 謂諸牧守曰:「裴俠清慎奉公,為天下之最。今眾中有 如俠者,可與之俱立。」眾皆默然,無敢應者。周文乃厚 賜俠,朝野服焉,號為獨立使君。俠又撰《九世伯祖貞 侯潛傳》,述裴氏清公,欲使後生奉而行之。宗室中知 名者,咸付一通。從弟伯鳳、世彥,時並為丞相府佐,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