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07 (1700-1725).djvu/6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升降,退坐明倫堂,申飭五倫之教。吏以官書至,琛見 印文廉隅太明,顧吏曰:「爾何敢刻偽印邪?」吏色動,琛 即訊之,吏叩頭伏罪,琛曰:「偽者非止爾,汝能引一人 以自贖,則無罪矣。」吏喜,具簡牘以對。琛逮至庭下,語 之如語吏,自是輾轉而獲。一日間得偽縣印一十有 八,稅務印一十有二。琛不欲食其言,悉遣之,唯扑其 最後者牛,疫死者法當聞。石谿之地不滿十餘里。浹 日內,民以牒上者二十有三。琛疑之,問牛死狀,民以 病腫對。琛曰:「其肉還可食邪?抑棄之也?」民曰:「焉敢棄 之!每下其直,以歸解牛家耳。」琛曰:「解牛者何人?」民曰: 「有二少年相隨行,今猶在縣門東,即其人也。」琛亟命 執之,少年佩小韋囊于腰,琛取視,大鐵鍼一,皂角萆 麻子合四。琛曰:「此非毒牛具邪?」解牛者畏,不敢諱。具 言以藥淬鍼鍼牛,牛輒腫不能食死。琛怒,簿錄其家, 以償死牛者。時天下兵動,縣地鄰東嘉,數有大將統 兵來過軍,散入巿廛,剽擄特甚,民畏怖如虎狼,前之 縣令長莫敢吐氣。琛㨿胡床坐溪滸,具牛酒勞之,戒 刺船者無薄岸,即薄岸者有罰。縣民持挺舟循岸立, 以數計者。千溪多灘,險惡不易渡。琛陰令勇卒以俟, 舟至輒上之。琛親帥弓箭夫擊鉦鼓走溪上,境內肅 然。縣多爭訟,凡兩造在庭,皆群胥囊橐于家,互蠱之 以言,遂紛紜不可釋,因以射利。琛杖之,懼不敢為奸。 復刻小綠牌,大僅如指,來投牒者,即細書牌,陰令就 逮。其人往往感悟,至中途,多分解去,吏若隸,旁視無 所容其私,幾至訟息。復命琛墾田龍泉,召有田之家, 履畝而實之,驗民糧多寡以定科繇,滿六斛者役一 月,多則倍之,若集糧事,亦視其數為差。青田吳德祥 嘯聚倡亂,焚掠府庫,室人女婦,日殺傷無算,處、溫、婺 及建寧均被其毒,官兵捕逐,輒失利。憲府辟琛攝同 知處州總管府事,往安定之。或勸琛:「寇情難測,當嚴 重兵以自衛。」琛麾去,乘匹馬行,從以數蒼頭徑至縣。 縣民柔馴者聞琛至,大喜,咸從岩穴歸,依琛以居。諸 酋亦出見,自首服。有妄男子謂吳德祥曰:「葉使君紿 爾大兵旦夕且至,善為爾計,莫若刦使君以自安。」吳 德祥信之。未幾,賊酋張惟德、吳伯賢等,持旗幟刀槊 直入縣庭,琛盛服出,坐廳事,問曰:「爾來欲何為?」張惟 德跽而請曰:「山中氓德明公厚,欲見且久,思屈玉趾, 一幸臨之,無他虞也。」琛曰:「我行即行,爾汝慎毋毒我 民也。」語未畢,遂擁琛登舟。至黃壇,諸酋先後出迎,舍 琛吳德祥家,供張饔餼甚盛。時命伶人陳雜戲以娛 琛,琛終不假以辭色。每為陳說禍福逆順,鑿鑿不少 厭。群酋頗感悟,椎牛豕燕,琛送還州城。先是,黃壇寇 列砦柵百餘,氣勢聯絡,首尾應援,人畏之,不敢深入。 琛留黃壇檢察寇所出沒,悉得其要領,喜曰:「天殆使 吾平此寇也!」琛既歸,寤寐亦不忘去。時麗水之礱硿、 青田之廬茨,皆大盜所巢,有眾號數萬。琛謂不剪二 寇,他日或與黃壇連,則勢益大不可制。會行樞密院 判石宜孫遣參謀官龍泉胡深、章溢統兵討礱硿,琛 急帥師與之會,三面圍合,矢石亂下如雨,寇出戰大 敗,擒渠魁十餘人。眾欲進殲之,琛及一參謀相謂曰: 「作亂者此數酋耳,餘皆良民家,因脅逐而至此,彼何 罪,欲使之作虀粉邪?」乃下令退師二十里,俾盡挈妻 孥以遁,始焚其砦。次年四月,琛入沐鶴溪治兵。八月, 遣裨將陳仲珍平廬茨。廬茨既平,寇所俘旁縣子女 七百餘,琛具舟洎糧,命老卒悉護還其家。

《元史世祖本紀》:「至元十一年三月癸巳,獲嘉縣尹常 德課最,詔優賞之。」

至元二十三年冬十月甲午,襄邑縣尹張𤣱為治有 績,鄒平縣達魯花赤回回,能捕盜理財,進秩有差, 《董文炳傳》:「文炳,俊之長子也,以父任為槁城令,同列 皆父,時人輕文炳年少,吏亦不之憚。」文炳明於聽斷, 以恩濟威,未幾,同列束手下之,吏抱案求署字,不敢 仰視,里人亦大化服。縣貧重以旱蝗,而斂徵日暴,民 不聊生。文炳以私穀數千石與縣,縣得以寬民。前令 因軍興乏用,稱貸於人,而貸家取息歲倍,縣以民蠶 麥償之。文炳曰:「民困矣,吾為令,義不忍視也,吾當為 代償。」乃以田廬若干畝,計直與貸家,復籍縣閒田與 貧民為業,使耕之。於是流離漸還,數年間民食以足。 朝廷初料民,令敢隱實者誅,籍其家。文炳使民聚口 而居,少為戶數。眾以為不可,文炳曰:「為民獲罪,吾所 甘心。」民亦有不樂為者,文炳曰:「後當德我。」由是賦斂 大減,民皆富完。旁縣民有訟不得直者,皆詣文炳求 決。文炳嘗上謁大府,旁縣人聚觀之,曰:「吾亟聞董令, 董令顧亦人耳,何其明若神也!」時府索無厭,文炳抑 不予。或讒之府,府欲中害之。文炳曰:「吾終不能剝民 求利也。」即棄官去。

《張養浩傳》:養浩為堂邑縣尹,人言官舍不利,居無免 者,竟居之,首毀淫祠三十餘所,罷舊盜之朔望參者 曰:「彼皆良民,饑寒所迫,不得已而為盜耳。既加之以 刑,猶以盜目之,是絕其自新之路也。」眾皆感泣,互相 戒曰:「毋負張公。」有李虎者,常殺人,其黨暴戾為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