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17 (1700-1725).djvu/5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將,親簡㧞,攬恩威之柄,使人人知朝廷之尊。左右近 習,久則干政,願杜其漸。兵連不解,十年於茲,一歲用 錢三十萬,米四百萬石,諸路常賦僅足支其半,餘悉 取諸民。乞罷不急之務,節姑息之澤,省穴官,汰懦兵。」 韓世忠男直祕閣次膺奏曰:「攻城野戰,世忠功也,其 子何與?倖門一啟,援例者眾。」又奏:「今主議者見小利, 忽大計,偏師偶勝,遽思進討,便謂攻為有餘;警奏稍 聞,首陳退舍,便謂守為不足。願嚴紀律,謹烽燧,明間 探。」上皆信納。聞韓世忠將自楚州移軍鎮江,復陳可 慮者五。王倫使北請和,次膺言:「宣和海上之約,靖康 城下之盟,口血未乾,兵隨其後。今日之事,當識其詐。」 時秦檜在政府,為其妻兄王仲薿敘兩官,次膺劾仲 薿奴事朱勔投拜金酋,罪在不赦。又劾知撫州王㬇 造法佃官田不輸租,其父仲山先知撫州,「屈膝金人, 㬇繼其後,何顏見吏民?㬇,檜之妻兄也。」章留中、次膺 再論之曰:「近臣奏二人繼聞追寢除命,是皆檜容私 營救,陛下曲從其欲,國之紀綱,臣之責任,一切廢革。 借使貴連宮掖,親如肺腑,寵任非宜,臣亦得論之,而 大臣之姻婭,乃不得繩之耶?望陛下奮乾剛之威,戒 蒙蔽之漸。」求去。除直祕閣、湖南提刑。先是,湖南賊龍 淵、李朝擁眾數萬,據衡之茶陵,檜匿不奏,乃以見闕 處次膺。陛辭,上曰:「卿以將母為請,朕不得留。湖湘風 物甚佳,且無盜賊,職名異恩,卒歲當召。」既抵長沙,賊 勢方張,戍將抽回,始悟檜欲陷之。即單車趨茶陵,擒 賊驍將戮之,募賊黨毛義、龍麟等,齎榜諭以朝廷抽 回戍將,務欲招安,宜亟降,待以不死。龍淵、李朝相繼 降,仍請料精銳可得禁旅萬餘。次膺笑曰:「是皆吾民, 正當棄兵甲,持鋤耰,趣令復業」,奏茶陵為軍。金好成 赦書至衡陽,次膺極陳其詐,略曰:「臣昨在諫列,嘗數 論金人變詐無常,願陛下為宗社生靈深慮。近觀邸 報,樞密院編修官胡銓妄議和好,歷詆大臣,除名遠 竄。已而得銓書槁,乃知朝廷遽欲屈己稱藩,臣未知 其可。大臣懷姦固位,不恤國計,媕娿趨和,謬以為便, 臣不知天下之人以為便乎?父之讎不與共戴天,兄 弟之讎不反兵,棄讎釋怨,盡除前事,降萬乘之尊以 求說於敵,天下之人果能遂亡怨痛,以從陛下之志 乎?」書奏,不報。金陷三京,次膺罷奉祠。秦檜以其負重 名,欲先移書,當稍收用,次膺笑而不答。閱十六年,貧 益甚,亡毫髮求於人。檜死,起知婺州,三日被召至國 門,以足疾求去,加祕閣修撰。還都,再召見,歷言仇怨 當國,老母幾委溝壑。因奏國本未立,上改容曰:「誰可?」 次膺曰:「知子莫若父。」上稱善。擢權給事中。蔣璨權戶 部侍郎,次膺駮璨不守正,事交結,出璨知平江。御史 中丞湯鵬舉劾次膺假權報怨,除待制宮觀,起知泉 州,移福建帥。丁母憂,乞納祿。孝宗即位,手詔趣召,既 至,奏:「陛下用賢,必考覈事功,勿以一人譽用之,一人 毀去之。出令要無反汗,納善要如轉圜,練兵恤民,經 理兩淮,使敵不能乘虛而入。」是日,除御史中丞。朝德 壽宮,高宗一見,謂惜閒卿於彊健。時上將以春饗迎 高宗詣延祥觀,幸玉津園,次膺奏:「欽宗服未終,方停 策士,且金人嫚書甫至,意在交兵。矧原野間禁衛稀 少,當過為之慮。兼一出費十數萬緡,曷若以資兵食。」 時兩淮盡為荒野,次膺奏:「乞集遺甿歸業,借種牛,或 令在屯兵從便耕種,此足兵良法。至」若成閔之貪饕, 湯思退之朋附,葉義問之姦罔,皆以次論劾。每章疏 一出,天下韙之。上方厲精政事,次膺每以名實為言, 多所裨益,呼其官不名。隆興改元,三月,同知樞密院 事。符離之師捷奏日聞,次膺手疏千言乞持重。未幾, 軍果潰。及見上,顏色不樂,奏言:「師潰而歸,張浚彈壓 必無他,此上天大儆戒於陛下。」上歎其先見。拜參知 政事,以疾,力祈免,且奏曰:「王十朋除侍史,雖上親擢, 天下皆知臣嘗薦其賢。湯思退召將至,亦知臣嘗疏 其姦。臣不引避,人其謂何?」除資政殿學士、提舉洞霄 宮。陛辭,賜茶,甚惜其去。次膺奏:「臣與思退理難同列。」 上曰:「有謂湯思退可用者。」次膺奏:「今日之事,恐非思 退能辦。思退固不足道,竊恐誤國家事。」乾道六年閏 五月卒,年七十九。次膺孝友清介,立朝謇諤,仕宦五 十年,無絲毫挂吏議。為政貴清靜,先德化,所至人稱 其不煩。善屬文,尤工於詩。

曾三復

按《宋史》本傳:「三復,字無玷,臨江人。乾道六年進士。淳 熙末,為主管官告院,遷太府寺簿,歷將作太府丞。登 朝數年,安於平進,搢紳稱之。紹熙初,出知池州,改常 州。召為御史檢法,拜監察御史,轉太常少卿,進起居 舍人,遷起居郎兼權刑部侍郎。以疾告老,詔守本官 職致仕。三復性耿介,恥奔競,故位不速進。在臺餘兩」 年,持論正平,不隨不激。其沒也,士論惜之。

王自中

按《宋史》本傳:「自中字道甫,溫州平陽人。少負奇氣,自 立崖岸,繇是忤世。乾道四年,議遣歸正人,自中伏麗 正門爭論,且言:『今內空無賢,外空無兵,當搜羅豪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