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21 (1700-1725).djvu/11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家範典

 第十二卷目錄

 父母部總論二

  管子形勢解

  家語大婚解 致思 困誓

  荀子子道篇 大略篇

  呂氏春秋精通 節喪 孝行

  亢倉子訓道篇

  韓詩外傳家貧親老

  桓寬鹽鐵論孝養

  大戴禮記本命章 曾子本孝章 曾子立孝章 曾子事父母章

  王充論衡感虛篇 薄葬篇

  揚雄法言孝至篇

  馬融忠經保孝行章

  孫綽集喻道論

  顏氏家訓教子篇 風操篇

  舊唐書禮儀志

  袁氏世範睦親篇

  李之彥東谷所見先壟

  朱子近思錄伊川先生蠱九三解

  小學稽古 嘉言

  朱子全書論人倫 答陳安卿

  性理會通司馬氏居家雜儀 聽命 家貧親老 人倫

  侯城雜誡論事親

  郁天民傳習存疑事父母

  曹端夜行燭孝行

  范弘嗣做人鏡事父母

  狂夫之言養親

家範典第十二卷

父母部總論二

管子

《形勢解》

慈者,父母之高行也。孝者,子婦之高行也。故父母慈 而不解,則子婦順;子婦孝而不解,則美名附。

父母者,子婦之所受教也。能慈仁教訓而不失理,則 子婦孝。子婦者,親之所以安也。能孝弟順親,則當於 親,故父母暴而無恩,則子婦不親。子婦不安親,則禍 憂至。

和,子孫屬親戚,父母之常也。治之以義,終而復始。愛 親善養,思敬奉教,子婦之常也。以事其親,終而復始。 故父母不失其常,則子孫和順,親戚相驩;子婦不失 其常,則長幼理而親疏和。故用常者治,失常者亂。教 護家事,父母之則也;盡力共養,子婦之則也。父母不 易其則,故家事辦焉;子婦不易其則,故親養備具。故 用則者安,不用則者危。

家語

《大婚解》

孔子曰:「昔三代明王必敬妻子也,蓋有道焉。妻也者, 親之主也;子也者,親之後也。敢不敬與?是故君子無 不敬。敬也者,敬身為大;身也者,親之支也,敢不敬與? 不敬其身,是傷其親;傷其親,是傷本也;傷其本,則支 從之而亡。」

孔子曰:「仁人不過乎物,孝子不過乎親。」是故仁人之 事親也如事天,事天如事親,此謂《孝子成身》。

《致思》

子貢問於孔子曰:「死者有知乎,將無知乎?」子曰:「吾欲 言死之有知,將恐孝子順孫妨生以送死;吾欲言死 之無知,將恐不孝之子棄其親而不葬賜欲知死者 有知與無知,非今之急,後自知之。」

《困誓》

子路問於孔子曰:「有人於此,夙興夜寐,耕芸樹藝,手 足胼胝,以養其親,然而名不稱孝,何也?」孔子曰:「意者 身不敬與?辭不順與?色不悅與?古之人有言曰:『人與 己與,不汝欺』。今盡力養親,而無三者之闕,何謂無孝 之名乎?」孔子曰:「由汝志之。吾語汝,雖有國士之力,而 不能自舉其身,非力之少,勢不可矣。夫內行不修,身」 之罪也。行修而名不彰,友之罪也。行修而名自立。故 君子入則篤行,出則交賢。何謂「無孝名乎?」

荀子

《子道篇》

「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順下篤,人之中行也。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