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24 (1700-1725).djvu/1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及兒年三歲,無人導引,乃自向馬家云:「此是兒舊舍 也。」

《本事詩》開元中,有幽州牙將姓張者,妻孔氏,生五子, 不幸去世,復娶妻李氏,悍怒很戾,虐遇五子,日鞭箠 之。五子不堪其苦,哭於母墓。母忽於塚中出,撫其子, 悲慟久之,因以白布巾題詩贈張曰:「不忿成故人,掩 涕每盈巾。死生今有隔,相見永無因。匣裏殘妝粉,留 將與後人。黃泉無用處,恨作塚中塵。有意懷男女,無 情亦任君。欲知腸斷處,明月照孤墳。」五子得詩,以呈 其父。其父慟哭,訴於連帥。帥上聞,敕李氏杖一百,流 嶺南,張停所職。

《虎薈》:晉義熙四年,東陽郡太末縣吳道宗,少失父,與 母居,未娶婦。一日,道宗他適,鄰人聞屋中碎磕之聲, 闚不見其母,但有烏斑虎在屋中。鄰人恐虎食道宗, 母遽鳴鼓,會里人共救之,圍宅突進,不見有虎,但見 其母,語如平常,不解其意。兒還,母語之曰:「冥罪見追, 當有變化事。」後一月,忽失母。縣界內虎災屢起,皆云 「烏斑虎。」百姓患之,發卒格之,殺數人。後人射虎,箭當 膺,并戟刺中其腹,然不能即死。經數日後,虎還其家, 故床上不能復人形,伏床上而死。其兒號泣,如葬其 母法焉,朝夕以哭臨之。

《法苑珠林》:昔有一女,置兒在地,緣行他處。時有一狼 將其兒去。其母見已,趁而語言:「汝狼何以將我兒去?」 狼即報言:「汝是我怨,曾於五百生中嘗食我兒,我今 還欲於五百生殺害汝子。」此乃冤讎相報,理法當爾, 何以生瞋?作是報已,復更語言:「若汝能捨怨害者,我 則放汝之子。」兒母報曰:「我捨怨心。」時狼即便起坐思 惟,觀彼女人之心,仍知不捨,還復語言:「汝雖口言,心 猶不捨。」作是語已,即便斷其兒命而去。此乃自識宿 命,亦知於彼女人之心,此為良驗。

佛告比丘:「乃往過去無量世中,有佛出世號曰帝幢, 將諸比丘遊行教化。時有長者名曰瞿彌,見佛及僧 深生信敬,請來供養,日日如是。便經父亡。母故惠施, 子恡不聽,乃至計食與母,母故分減,施佛及僧。子聞 瞋恚,即便捉母,閉著空室,鎖戶棄去。至七日頭,母極 飢困,從子索食,兒答母曰:『何如餐沙飲水足活?今者 何為索食』?」語已捨去,竟不得食。母便去世,其子命終, 入阿鼻獄。受苦畢已,還生人中,飢困如是。然由往昔 供養佛故,今得值我,出家得道。比丘聞已,歡喜奉行。 又《新婆沙論》云:昔有暴惡者,令母執器,自請幫助識別此字。牛乳:請幫助識別此字。 便過量母止之言:「餘者可留,以乳犢子。」其人既聞,忽 生瞋忿,以手掬乳,散其母面,墮著母身,乳滴多少。惡 業力故,即令彼人身上還生爾所白癩。

《譬喻經》云:「昔有母子三人,常作三事:一、作大船,置於 河中,以渡百姓;二、於都市造立好井,以供萬民;三、於 四門各作圊廁,給人便利。緣是功德,命終之後,皆生 天上,受福自然;下生人中,富貴長壽。所生之處,不經 三塗。」

如《智度論》云:菩薩有二夫人:一名劬毗耶,是王女不 孕;二名耶輸陀羅。菩薩出家夜,有人言:「太子出家,何 得有娠,污辱我門?」釋種欲以火坑焚燒母子。耶輸自 恨無事,立大誓言:「我若邪行,其腹內兒,願母子隨火 消化。」耶輸發此願已,即投火坑。於是火滅,母子俱存。 火變蓮池,母處花座,知實不虛。後生兒,似菩薩身,父 王大喜,作百味歡喜丸奉佛。佛變五百比丘皆如佛 身,羅睺持丸與佛缽中,方驗不虛。 《六度集經》云:「昔者菩薩身為鶴鳥,生子有三,時國大 旱,無以食之,自裂腋下肉,以濟其命。三子疑曰:『斯肉 氣味與母身氣相似無異,得無吾母以身肉飼吾等 乎』?三子愴然有悲猛之情。又曰:『寧殞吾命,不損母體 也』。」於是閉口不食,母睹不食而更索焉。天神歎曰:「母 慈惠難喻,子孝希有也。」諸天祐之,願即從心。佛告諸 比丘:「鶴母者,吾身是也。三子者,舍利佛、目連、阿難是 也。菩薩慈惠度無極行布施如是。」

《雜寶藏經》云:佛言:「我於過去久遠世時,生波羅奈國, 為長者子,字慈童女。其父早喪,與母共居,家貧賣薪, 日得兩錢,奉養於母。方計轉勝,日得四錢,以供於母。 遂復漸差,日得八錢,供養於母。後人投趨,獲利轉多, 日一十六錢,奉給於母。眾人見其聰明福德,皆來勸 之入海採寶。聞已白母。母見慈孝,謂不能去,戲語之」 言:「聽汝入海。」兒即結伴,剋日已定辭去。母即抱兒,啼 哭而言:「不待我死,何由得去?」兒已許他,恐負言信,便 自掣出,絕母頭髮,傷數十根,遂去入海。多得寶還,至 於中路,徒伴在前,童女獨後,失伴錯道,到一山上,見 瑠璃城,飢渴往趨。有四玉女,擎四如意珠,作唱伎樂, 出城來迎,四萬歲中,受大快樂。復生厭心,捨之而去。 見頗梨城,有八玉女,擎八如意珠,作樂來迎,八萬歲 中極大歡喜。後厭捨去,至白銀城,有十六玉女,擎十 六如意珠,如前來迎,十六萬歲受大快樂。後復捨去, 至黃金城,有三十二玉女,擎三十二如意珠,如前來 迎,三十二萬歲受大快樂。後厭捨去,到一鐵城,入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