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註〉修內者消融其邪慝之蘊,修外者陶成其恭肅之儀。禮之修,達於中;樂之修,達於外,所謂交錯於中也。有諸中必形諸外,故其成也懌。此「懌」字與《論語》「不亦說乎」之說相似。既有恭敬之實德,又有溫潤文雅之氣象,禮樂之教大矣。
周禮
《地官》
《師氏》「以三德教國子:一曰至德,以為道本,二曰敏德, 以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惡。教三行:一曰孝行,以 親父母。二曰友行,以尊賢良。三曰順行,以事師長。」
〈註〉「德行」,內外之稱。在心為德,施之為行。「至德」,中和之德,覆燾持載含容者也。「敏德」,仁義,順時者也。「孝德」,尊祖愛親,守其所以生者也。孝在三德之下,三行之上,德廣於孝,而行莫尊焉。國子公卿大夫之子弟,師氏教之,而世子亦齒焉。學君臣父子長幼之道。〈疏〉釋曰:以此三德教國子,王大子已下至元士之適子也。云「一曰至德以為道本」者,謂至極之德以為行道之本也。「二曰敏德以為行本」者,謂敏達之德以為行行之本也。「三曰孝德,以知逆惡」者,以《孝德》之孝以事父母,則知逆惡不行也。此上三德皆在心,而行不見也。云「一曰孝行,以親父母」者,行善事父母之行,則能親父母也。云「二曰友行,以尊賢良」者,此行施于外人,故尊事賢人、良人,有德行之士也。云「三曰順行,以事師長」者,此亦施於外人,行遜順之行,事受業之師及朋友之長也。
又
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 五射,四曰五馭,五曰《六書》,六曰《九數》。乃教之六儀。一 曰祭祀之容,二曰賓客之容,三曰朝廷之容,四曰喪 紀之容,五曰軍旅之容,六曰車馬之容。
〈註〉「養國子以道者,以師氏之德行審諭之,而後教之以藝儀也;五禮,吉、凶、賓、軍、嘉也;六樂:《雲門》《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也。」鄭司農云:「五射,白矢參連剡注,襄尺井儀也;五馭,鳴和鸞,逐水曲,過君表,舞交衢,逐禽左。六書,象形,會意轉註,處事,假借諧聲也;九數,方田、粟米、差分、少廣、商功、均輸,方程,贏不足旁要,今有重差,《夕桀》、句股也。祭祀之容,穆穆皇皇。賓客之容,嚴恪矜莊。朝廷之容,濟濟蹌蹌。喪紀之容,涕涕翔翔。軍旅之容,闞闞仰仰。車馬之容,顛顛堂堂。」元謂「祭祀之容,齊齊皇皇。賓客之容,穆穆皇皇。朝廷之容,濟濟翔翔。喪紀之容,纍纍顛顛。軍旅之容,暨暨詻詻。車馬之容,匪匪翼翼。」
《春官》
大司樂教國子「中和、祗庸、孝友。」
〈註〉中猶忠也。和,剛柔適也。祗敬庸有常也。善父母曰「孝」,善兄弟曰「友。」
以樂語教國子,興道諷誦言語。
〈註〉興者,以善物喻善事。道讀曰「導」,導者言古以剴今也。倍文曰「諷」,以聲節之曰「誦」,發端曰「言」,答述曰語。
以樂舞教國子,舞《雲門》《大卷》《大咸》《大磬》《大夏》《大濩》《大 武》。
〈註〉此周所存六代之樂。黃帝曰:「《雲門》《大卷》,黃帝能成名萬物,以明民共財」,言其德如雲之所出,民得以有族類。《大咸》《咸池》,堯樂也。堯能殫均刑灋以儀民,言其德無所不施。《大㲈》,舜樂也,言其德能紹堯之道也。《大夏》,禹樂也。禹治水敷土,言其德能大中國也。《大濩》,湯樂也。湯以寬治民而除其邪,言其德能使天下得其所也。《大武》,武王樂也。武王伐紂以除其害,言其德能成武功也。
樂師「掌國學之政,以教國子小舞。」
〈註〉謂以年幼少時教之舞。《內則》曰:「十三舞勺,成童舞《象》。二十舞《大夏》。」
春秋四傳
衛石碏諫寵州吁
《春秋》隱公四年春王二月戊申,衛州吁弒其君完。 《左傳》:衛莊公娶于齊東宮得臣之妹,曰莊姜,美而無 子,衛人所為賦《碩人》也。又娶于陳,曰厲媯,生孝伯,早 死。其娣戴媯,生桓公,莊姜以為己子。公子州吁,嬖人 之子也,有寵而好兵,公弗禁,莊姜惡之。石碏諫曰:「臣 聞愛子,教之以義方,弗納于邪。驕奢淫泆,所自邪也。 四者之來,寵祿過也。將立州吁,乃定之矣。若猶未也, 階之為禍。夫寵而不驕,驕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 眕者鮮矣。且夫賤妨貴,少陵長;遠間親,新間舊,小加 大,淫破義,所謂六逆也。君義,臣行,父慈子孝,兄愛,弟 敬,所謂《六順》也。去順效逆,所以速禍也。君人者將禍 是務,去而速之,無乃不可乎?」弗聽。其子厚與州吁游, 禁之,不可。桓公立,乃老。四年春,衛州吁弒桓公而立。 《公羊傳》:「曷為以國氏當國也。」
《穀梁傳》:「大夫弒其君以國氏者,嫌也,弒而代之也。」 《胡傳》:「此衛公子州吁也,而削其屬籍。特以國氏者,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