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29 (1700-1725).djvu/11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取而私之,獨無愧乎?況治命」又嘗俾勿廢此。人謂公 有子。

《駒陰冗記》:「鄞太宰屠公滽掌銓曹時,平湖屠公勳亦 掌南銓。二屠源流莫考,朝紳以其一時並掌兩京冢 部,聯輝競貴,遂為通譜。」二家子姓貴盛,望于南浙,蓋 近時鮮儷云。

《見聞錄》:大興劉公機,其父卒於任,公時為學宮弟子, 徒步往護喪歸,遂卜葬。族人泥於陰陽家言各以生 年與葬期相值,久不克葬。陸禮部淵之來弔問故,族 人具道所以,公從屏後趨出,泣拜曰:「願以某生年所 值月葬父。」乃克葬。後公官至南京大司馬,贈宮保,則 葬日吉凶,何必拘而多疑乎?

宗族部雜錄

《易經同人卦》六二:「同人于宗,吝。」程傳二與五為正應,故 曰「同人于宗。」宗謂宗黨也。同于所繫應,是有所偏與, 在《同人》之道為私狹矣。故可《吝》。二若陽爻,則為剛中 之德,乃以中道相同,不為私也。本義「宗」,黨也。六二雖中 且正,然有應于上,不能大同而繫于私,吝之道也,故 其象占如此。

《書經皋陶謨》:「惇敘九族。」

《旅獒》「分寶玉于伯叔之國」,「時庸展親。」

《詩經周南麟趾》篇:「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公 族公同高祖,祖廟未毀,有服之親。

《大雅板》篇:「大宗維翰,懷德維寧。宗子維城,無俾城壞。」 「大宗」,強族也。翰,幹也。宗子,同姓也。

《國語》:「今雖朝也,不才,有分族于周。」

《管子·輕重己篇》:「以春日至始數九十二日,謂之夏至 而麥熟,天子祀于太宗,其盛以麥。麥者,穀之始也;宗 者,族之始也。同族者人,殊族者處,皆齊大材,出祭王 母,天子之所以主始而忌諱也。」

《漢書王溫舒傳》:「人有變,告溫舒受員騎錢,它姦利事, 罪至族,自殺。」其時兩弟及兩婚家亦各自坐它罪而 族,光祿勳徐自為曰:「悲夫!夫古有三族,而王溫舒罪 至同時而五族乎?」師古曰:「溫舒與弟同三族,而兩 妻家各一,故為五也。」

《大戴禮》:「族人之讎,不與聚鄰。」

《孔叢子獨治篇》:「『陳勝既立為王,適博士太師之館,請 問同姓而服不及者,其制何耶』?對曰:『先王制禮,雖國 君有合族之道,宗人掌其列,繼之以姓而無別,醊之 以食而無殊,各隨本屬之隆殺,屬近則死為之免,屬 遠則弔之而已,禮之正也。是故臣之家,哭孔氏之別 姓于弗父之廟,哭孔氏則于夫子之廟,此有據而然 也。周之道,雖百世婚姻不通,重先君之同體也』。」王跪 曰:「先生之言,厥義博哉!寡人雖固,敢不盡心。」

《顏氏家訓》:凡宗親世數,有從父,有從祖,有族祖。江南 風俗,自茲已往,高秩者通呼為尊,同昭穆者,雖百世 猶稱兄弟。若對他人稱之,皆云族人。河北士人,雖三 二十世,猶呼為從伯從叔。梁武帝嘗問一中土人曰: 「卿北人,何故不知有族?」答云:「骨肉易疏,不忍言族耳。」 當時雖為敏對,于禮未通。

《因話錄》:「大僚睦親敦舊者,前輩有司徒鄭公,中間有 楊詹事馬卿、柳元公,近日李相國武都公宗閔,士大 夫間罕儔。」

《容齋隨筆》:爰盎陷晁錯,但云:方今計,獨有斬錯耳,而 景帝使丞相以下劾奏,遂至父母妻子同產無少長 皆棄市。主父偃陷齊王於死,武帝欲勿誅,公孫丞相 爭之,遂族偃。郭解客殺人,吏奏解無罪,公孫大夫議 遂族解。且偃、解兩人本不死,因議者之言殺之足矣, 何遽至族乎?漢之輕於用刑如此。

《容齋續筆》:「春秋列國卿大夫,世家之盛,無越魯三家 鄭七穆者。魯之公族如臧氏、展氏、施氏、子叔氏、叔仲 氏、東門氏、郈氏之類固多,唯孟孫、叔孫、季孫實出於 威公,其傳序累代皆秉國政,與魯相為久長,若揆之 以理,則威公弒兄奪國,得罪於天,顧使有後如此。鄭 靈公亡無嗣,國人立穆公之子子良,子良辭以公子」 堅長,乃立堅,是為襄公。襄公將去穆氏,子良爭之,願 與偕亡,乃舍之,皆為大夫。其後位卿大夫而傳世者 罕、駟、豐、印、游、國良,故曰「七穆。」然則諸家不逐而獲存, 子良之力也。至其孫良、霄,乃先覆族,而六家為卿如 故,此又不可解也。

《聞見後錄》:李紳族子虞,盡以紳密論李逢吉之疏告 逢吉,故紳為逢吉所陷。呂晦叔族子嘉問,先以晦叔 欲論王介甫之疏告介甫,故晦叔為介甫所逐。蓋知 不肖子代不乏人也。

《清波雜志》:「自昔名賢,嚴於輩行,尤篤通家之好。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