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29 (1700-1725).djvu/5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來,及其在此國者,後世以為祖也。」 別子之適子、適孫,世世繼別子為大宗。百世不遷之族人,五世外者,皆為之齊衰三月,母妻亦然。故大宗有族食、族燕之禮,所以收族也。夫五服者,人道之大治也,然而上盡於高祖,則遠者忘之矣;旁盡于三從,則疏者忘之矣。故立大宗以承其祖,族人五世外皆合之宗子之家,序以昭穆,則是始祖常祀,而同姓常親也。始祖常祀,非孝乎?同姓常親,非睦乎?重宗者,尊祖之義也。薛氏曰:「百夫無長,不散則亂;一族無宗,不離則疏。先王因族以立宗,敬宗以尊祖,故吉凶有以相及,有無得以相通,尊卑有分而不亂,親疏有別而不二,貴賤有繁而不間,然後一宗如出一族,一族如出一家,一家如出一人,此所以得乎民也。」 鄭鍔曰:「大宗則收族,故族于喪則必服而冠,娶妻者必告,其所收者廣,雖無服之親,亦係屬而不散,故以族可以得民。」 呂氏曰:「古者建國立宗,其事相須。春秋之末,晉執蠻子以𢌿楚,楚司馬制邑立宗焉,以誘其遺民而盡俘以歸。當典刑廢壞垂盡之時,暫為詐」 偽之計,猶必立宗,前此可知。《左傳》翼九宗五正,逆晉侯欲理會封建,其次便當巨室。蓋巨室大宗,係國家輕重,更相維持,以固結人心。如晉九宗五正,不獨是制度。武王分殷之餘民,懷姓九宗於晉,至春秋見故家猶在。孟子曰:「為政不難,不得罪於巨室。」 蓋有千乘之國,有百乘之家,所以互相維持,相「視如一體。」

《春官》

《大宗伯》以飲食之禮親宗族兄弟。

親者,使之相親,人君有食宗族飲酒之禮,所以親之也。《文王世子》曰:「族食,世降一等。」《大傳》曰:「繫之以姓而弗別,綴之以食而弗殊,百世而昏姻不通」者,周道然也。釋曰:言「使之相親」者,止與族人行飲食,即是相親也。云「人君有食,宗族飲酒之禮,所以親之也」者,謂人君與族人行食禮,并飲酒之禮,故並言之。《文王世子》曰「族食,世降一等」者,鄭彼註云:「親者稠,疏者稀,假令親兄弟歲四度,從父昆弟歲三度,從祖昆弟歲二度,族昆弟歲一度」,是其一世降一等。云「《大傳》曰:『繫之以姓而弗別』」者,子孫雖有氏族不同,皆繫之以正姓,若魯姓姬,子孫氏曰仲孫、叔孫、季孫之屬,氏族雖異,同是姓姬,故云「繫之以姓而不別」也。云「綴之以食而弗殊」者,謂繼別為大宗者,與族人行食禮相連綴,序以昭穆,而不可殊異也。云「百世而昏姻不通」者,以繫之以正姓,雖氏族異,昏姻不得通行也。云「周道然也」者,對殷道則不然,以其殷道氏族異,則得昏姻也。引之者,證此經以飲食相親之事。鄭註引《文王世子》,據人君法;引《大傳》,據大夫士法,則萬民亦有此飲食之禮也。

《小宗伯》掌三族之別,以辨親疏。其正室,皆謂之「門子」, 掌其政令。

三族,謂父、子、孫、人屬之正名。《喪服小記》曰:「親親,以三為五,以五為九。」正室,適子也,將代父當門者也。政令,謂役守之事。釋曰:此三族謂父子孫,一本而言,推此而往,其中則兼九族矣。云「辨親疏」者,據己上至高祖,下至元孫,旁至緦麻,重服者則親,輕服者則疏也。云「正室皆謂之門子」者,還據九族之內,但是適子正體主,皆是正室,亦謂之門子。釋曰:云「三族謂父子孫」者,此據己上親父,下親孫,是父子孫,此即親親以三是也。云「以三為五」者,謂此父子孫之三,以父親祖,以子親孫,則五也。云「以五為九」者,謂以祖親曾高,以孫親曾元,即是以五為九也。若然,不言以五為七,乃云「以五為九」者,《齊衰三月章》云「為曾祖,鄭註云:『服之數盡于五,則高祖宜緦麻,曾祖宜小功也』。」據祖期,則曾祖宜大功,高祖宜小功也。高祖、曾祖皆有小功之差,則曾孫元孫為之服同也。重其衰麻,尊尊也。減其日月,恩殺也。以此而言,曾祖高祖服同齊衰三月,則為曾孫元孫服同緦麻三月,以尊卑服同,故經云「以五為九」,不須言以五為七也。云「政令役守之事」者,案《諸子職》云:「掌國子之倅。若有甲兵之事,致于天子,惟所用之。」是其役事。案《宗伯職》云:「掌士庶子。」又有八次、八舍、宿衛之事,是其守之事,故總云政令役守之事也。

儀禮

《喪服》

丈夫婦人為宗子、宗子之母、妻。

婦人女子子在室及嫁歸宗者也。宗子繼別之後,百世不遷,所謂「大宗也。」釋曰:此與大宗同宗親,如寄公為所寓,故次在此。言「丈夫婦人」者,謂同宗男子女子皆為大宗子,并宗子母妻齊衰三月也。釋曰:此經為宗子,謂與大宗別高祖之人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