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29 (1700-1725).djvu/8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繼禰者,親兄弟宗之;其繼祖者,從兄弟宗之;其「繼曾 祖者再,從兄弟宗之;其繼高祖者三,從兄弟宗之。死 而無子,則支子亦以其昭穆後之。」此所謂「五世則遷 之宗」也。凡今天下之人,惟天子之子與始為大夫者, 而後可以為大宗,其餘則否,獨小宗之法猶可施於 天下。故為《族譜》,其法皆從小宗。凡吾之宗,其繼高祖 者,高祖之嫡子祈,祈死無子,天下之宗法不立,族人 莫克以其子為之後,是以繼高祖之宗亡而虛存焉。 其繼曾祖者,曾祖之嫡子宗善,宗善之嫡子昭圖,昭 圖之嫡子惟益,惟益之嫡子允元。其繼祖者,祖之嫡 子諱序,序之嫡子澹,澹之嫡子位。其繼禰者,禰之嫡 子澹,澹之嫡子位。曰:「嗚呼!始可以詳之矣。百世之後, 凡吾高祖之子」孫,得其家之譜而觀之,則為小宗;得 吾高祖之子孫之譜而合之,而以吾《譜》考焉,則至于 無窮而不可亂也,是為「《譜》之志」云爾。

《勸親睦》
蘇軾

夫民相與親睦者,王道之始也。昔三代之制,畫為井 田,使其比閭族黨各相親愛,有急相賙,有喜相慶,死 喪相恤,疾病相養。是故其民安居無事則往來歡欣 而獄訟不生;有寇而戰則同心并力而緩急不離。自 秦漢以來,法令峻急,使民離其親愛歡欣之心,而為 鄰里告訐之俗。富人子壯則出居,貧人子壯則出贅, 一國之俗而家各有法,一家之法而人各有心,紛紛 乎散亂而不相屬。是以禮讓之風息而爭鬥之獄繁。 天下無事,則務為欺詐,相傾以自成;天下有變,則流 徙渙散,相棄以自存。嗟夫!秦漢以下,天下何其多故 而難治也!此無他,民不愛其身,故輕犯法。輕犯法,則 王政不行。欲民之愛其身,則莫若使其父子親,兄弟 和而妻子相好。夫民仰以事父母,旁以睦兄弟,而俯 以恤妻子,則其所賴於生者重,而不忍以其身輕犯 法,三代之政莫尚於此矣。今欲教民和親,則其道必 始於宗族。臣欲復古之小宗,以收天下不相親屬之 心。古者有大宗,有小宗。故《禮》曰:「別子為祖,繼別為宗, 繼禰者為小宗。」有百「世不遷之宗,有五世則遷之宗。 百世不遷者,別子之後也。宗其繼別子之所自出者, 百世不遷者也;宗其繼高祖者,五世則遷者也。」古者 諸侯之子弟,異姓之卿大夫,始有家者,不敢禰其父, 而自使其嫡子後之,則為大宗。族人宗之,雖百世,而 宗子死,則為之服齊衰九月。故曰:「宗其繼別子之所 自出」者,百世不遷者也。別子之庶子,又不得禰別子, 而自使其嫡子為後,則為小宗。小宗五世之外則無 服。其繼禰者,親兄弟為之服;其繼祖者,從兄弟為之 服;其繼曾祖者,再從兄弟為之服;其繼高祖者,三從 兄弟為之服;其服大功九月。而高祖以外,親盡則易 宗,故曰「宗。」其繼高祖者,五世則遷者也。小宗四,有繼 高祖者,有繼曾祖者,有繼祖者,有繼禰者,與大宗為 五,此所謂五宗也。古者立宗之道,嫡子既為宗,則其 庶子之嫡子,又各為其庶子之宗,其法止于四,而其 實無窮。自秦漢以來,天下無世卿大宗之法,不可以 復立。而其可以收合天下之親者,有小宗之法存而 莫之行,此甚可惜也。今夫天下所以不重族者,有族 而無宗也。有族而無宗,則族不可合;族不可合,則雖 欲親之而無由也。族人而不相親,則忘其祖矣。今世 之公卿大臣、賢人君子之後,所以不能世其家如古 人之久遠者,其族散而忘其祖也。故莫若復小宗,使 族人相率而尊其宗子。宗子死,則為之加服,犯之,則 以其服坐「貧賤不敢輕,而富貴不敢以加之,冠婚必 告,喪必赴,此非有所難行也。」今夫良民之家,士大夫 之族,亦未必無孝悌相親之心,而族無宗子,莫為之 糾率,其勢不得相親。是以世之人有親未盡而不相 往來,冠昏不相告,死不相赴,而無知之民遂至于父 子異居而兄弟相訟,然則王道何從而興乎?嗚呼!世 人之患,在于不務遠見。古之聖人合族之法,近于迂 闊,而行之期月則望其有益。故夫小宗之法,非行之 難,而在乎久而不怠也。天下之民,欲其忠厚和柔而 易治,其必自小宗始矣。

《彭和甫族譜跋》
文天祥

莆中有二蔡,其一派君謨,其一派京。傳聞京子孫慚 京所為與人言,每自詭為君謨後,孝子慈孫之心,固 不應爾。亦以見世聞羞恥事,雖為人後,猶將媿之。彭 和甫之派,來自博士齊,非玕後也。今其譜牒併二族 為一本,為君謨之後,而引京以混之,人情固大相遠 哉?予聞晉沈勁恥其父陷於逆,致死以滌之,卒為忠 義。唐柳玭有言:「門地高者,一事墜先訓,則無異他人。 是以修己不得不至。」諸公皆勸和甫以自立,和甫而 祖玕,猶當為沈勁;和甫而祖博士,柳玭之言,得不勉 乎哉!

《孝友庵記》
明·方孝孺

烏傷朱氏居赤岸者為最著。元之季世,丹溪先生諱 震亨,字彥修,以道德性命之說教其鄉人,人咸服之。 先生娶戚氏,生二子:衍、玉。嘗擇地東朱山之原,謂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