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36 (1700-1725).djvu/8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侯命衛侯也。

《胡傳》:「人愛其情,私相疑貳,以成傾危之俗,其所由來 漸矣。有能相命而信諭,豈不獨為近正乎?故特起《胥 命》之文,於此有取焉。聖人以信易生,重桓王之失,信 去則民不立矣。故荀卿言《春秋》善《胥命》。」

大全高氏曰:《胥命》者,相推為牧伯也。諸侯之變,始於齊、衛胥命,而終於吳、晉爭盟。自爭盟,觀《胥命》所謂「彼善於此也。」朱子曰:「說亦有理。」

《十有一年盟折》

《春秋》。「柔會宋公、陳侯、蔡叔盟于折。」

大全杜氏曰:「柔,魯大夫,未賜族。」永嘉呂氏曰:「以大夫與諸侯盟,此不待貶絕而自見者也。內大夫與諸侯盟,自柔始。」家氏曰:「以大夫盟諸侯,強國行之則為伉,弱國行之則為僭。末流之弊,大夫因是而外交強國,以脅制君,此其權輿也。」

《莊公九年盟蔇》

《春秋》,「公及齊大夫盟于蔇。」按公穀作暨

《公羊傳》「公曷為與大夫盟?齊無君也。然則何以不名? 為其諱與大夫盟也,使若眾然。」

鄰國之臣,猶吾臣也。君之於臣,當告從命行,而反歃血約誓,故諱。使若悉得齊諸大夫約束之者愈也。

《十有九年盟鄄》

《春秋秋》,「公子結媵陳人之婦于鄄,遂及齊侯、宋公盟。」 《糓梁傳》:「媵,淺事也,不志,此其志何也?辟要盟也。」

魯實使公子結要二國之盟,欲自託於大國,未審得盟與不,故以「媵婦」為名。得盟則盟,不則止,此行有辭也。

何以見其辟?要盟也。媵,禮之輕者也。盟,國之重也。以 輕事遂乎國,重無說。

以輕遂重,無他異說,故知辟要盟耳。

其曰「陳人之婦」,略之也;其不日數渝,惡之也。

《二十有七年盟幽》

《春秋》:夏六月,公會齊侯、宋公、陳侯、鄭伯,同盟于幽 《糓梁傳》:「桓盟不日,信之也。衣裳之會十有一,未嘗有 歃血之盟也,信厚也。」

《僖公三年友莅盟》

《春秋》冬,公子友如齊莅盟。 《公羊傳》:「莅盟者何?往盟乎彼也。」

猶曰「往盟於齊。」莅,臨也。時齊國都,盟主,國主名不出者,《春秋》王魯,故言「莅」以見王義,使若王者遣使臨諸侯,盟飭法度。

其言「來盟」者何?來盟於我也。

此亦因魯都以見王義,使若來之京師盟,白事於王。不加莅者,來就魯,魯已尊矣。

《糓梁傳》「莅者,位也。」

《傅例》曰:「莅,位也。內之前定之盟謂之莅,外之前定之盟謂之來。」盟誓之言素定,今但往其位而盟,

其不日前定也。不言及者,以國與之也。不言其人,亦 以國與之也。

《五年盟首止》

《春秋》:「秋八月,諸侯盟于首止。」公穀作首戴鄭伯逃歸不盟。 《公羊傳》:「諸侯何以不序?一事而再見者,前目而後凡 也。」其言逃歸不盟者何?不可使盟也。

時鄭伯內欲與楚,外依古不盟為解。安居會上,不肯從桓公盟,故後言「不盟。」

不可使盟,則其言「逃歸何?」魯子曰:「蓋不以寡犯眾也。」 《糓梁傳》無中事,而復舉諸侯,何也?尊王世子而不敢 與盟也。尊則其不敢與盟,何也?盟者不相信也,故謹 信也。不敢以所不信而加之尊者,桓諸侯也,不能朝 天子,是不臣也。王世子子也,塊然受諸侯之尊,己而 立乎其位,是不子也。桓不臣,王世子不子,則其所善 焉,何也?是則變之正也。天子微,諸侯不享覲桓,控大 國,扶小國,統諸侯,不能以朝天子,亦不敢致天王尊 王世子于首戴,乃所以尊天王之命也。世子含王命 會齊桓,亦所以尊天王之命也。世子受之可乎?是亦 變之正也。天子微,諸侯不享覲,世子受諸侯之尊己 而天王尊矣,世子受之可也。

《八年盟洮》

《春秋》「春王正月,公會王人、齊侯、宋公、衛侯、許男、曹伯、 陳世子款盟于洮。鄭伯乞盟。」

《公羊傳》:「乞盟者何?處其所而請與也。其處其所而請 與奈何?蓋酌之也。」

酌,挹也。時鄭伯欲與楚,不肯自來盟處,其國遣使挹取其血,而請與之約束,無汲汲慕中國之心,故抑之,使若叩頭乞盟者也。不錄使者,方抑鄭伯使若自來也。不盟不為大惡者,古者不盟也。

《糓梁傳》以向之逃歸乞之也。

向謂五年逃首戴之盟,齊桓為兵車之會,于此乃震服,懼不得盟,故乞得與之。不錄使者,使若鄭伯自來,所以抑一人之惡,申眾人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