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39 (1700-1725).djvu/10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揮麈餘話》:章俞者,郇公之族子。早歲不自拘檢,妻之

母楊氏,年少而寡,俞與之通。已而有娠,生子。初產之 時,楊氏欲不舉,楊氏母勉令留之,以一合貯水,緘置 其內,遣人持以還俞。俞得之云:「此兒五行甚佳,將大 吾門,雇乳者謹視之。」既長登第,始與東坡先生締交。 後送其出守湖州詩首云:「方丈仙人出渺茫,高情猶 愛水雲鄉。」以為譏己,由是怨之。其子入政府,俞尚無 恙。嘗犯法,以年八十勿論,事見《神宗實錄》。紹聖間相 天下,坡渡海,蓋修報也。所謂「燕國夫人墓,獨處而無 祔」者,即楊氏也。

元豐末,章子厚為門下侍郎,以本官知汝州。時錢穆 父為中書舍人,行告詞云:「鞅鞅非少主之臣,悻悻無 大臣之操。」子厚固怨之矣。元祐間,穆父在翰林,詔書 中有「不容群枉,規欲動搖」以指,子厚尤以切齒。紹聖 初,子厚入相,例遭斥逐。穆父既出國門,蔡元度餞別, 因頌其前聯云:「公知子厚不可撩撥,何故詆之如是?」 穆父愀然曰:「鬼劈口矣!」元度曰:「後來代言之際,何故 又及之?」穆父笑曰:「那鬼又來劈一劈了去。」

《東軒筆錄》:劉攽、劉恕同在館中,攽一日問恕曰:「前日 聞君猛雨中往州西,何耶?」恕曰:「我訪丁君,閑冷,無人 過從我,故冒雨往見也。」攽曰:「丁方判刑部,子得非有 所請求耶?」恕勃然大怒,至于詬罵。攽曰:「我偶與子戲 耳,何忿之深也?」然終不解。同列亦惘然莫測,異時方 知。是日恕實有請求於丁攽,初不知,誤中其諱耳。 呂惠卿與王荊公相失,惠卿服除,荊公為宮使,居鍾 山,以啟講和,荊公謝之,今具載于此。《呂書》曰:「惠卿啟: 合及相從,疑有殊於天屬;析雖或使,殆不自於人為。 然以情論形,則已析者宜難于復合;以道致命,則自 天者詎知其不如人。某叨蒙一臂之交,謬意同心之 列,忘懷履坦,失戒同巇。關弓之泣非疏」,碾足之辭未 已。而溢言皆達,茀氣並生。既莫知其所終,茲不疑于 有敵。而門牆責善,數移兩解之書;殿陛對休,親奉再 和之詔。固其願也,方且圖之。重罹苫塊之憂,遂稽竿 牘之獻。然以言乎昔,則一朝之過,不足害平生之歡; 以言乎今,則八年之間,亦將隨教化之改。內省涼薄, 尚無細故之嫌;仰揆高「明,夫何舊惡之念。恭惟觀文 特進相公,知德之奧,達命之情,親疏冥于所同,憎愛 融于不有。冰炭之息豁然,儻示于至恩;桑榆之收繼 此,請圖于改事。側躬以待,唯命之從。」荊公答曰:「安石 啟與公同心,以至異意,皆緣國事,豈有他哉?同朝紛 紛,公獨助我,則我何憾于公?人或言公,吾無預焉,則 公亦何尤于我?趍時便事,吾不知其說焉。考實論情, 公亦宜照于此。開諭重悉,覽之悵然。昔之在我,誠無 細故之疑;今之在公,尚何舊,惡足念。然公以壯烈方 進為于聖世,而某薾然衰疾,將待盡于山林。趍舍異 事,則相煦以濕,不若相忘之愈也。趍召想在朝夕,唯 良食自愛。」荊公《巽言自解》如此。

劉攽、王介同為開封府試官,舉人有用「畜」字者,介謂 音犯主上嫌名,攽謂禮部先未嘗定此名為諱,不可 用以黜落。因紛爭不已,而介以惡語侵攽,攽不校。既 而御史張戩、程灝并彈之,遂皆贖金。御史中丞呂公 著又以為議罪太輕,遂奪其主判,其實中丞不樂攽 也。《謝表》略曰:「彉弩射市,薄命難逃;飄瓦在前,忮心不」 校。又曰:「在矢。人之術惟恐不傷,而田主之牛,奪之已 甚。」蓋謂是也。

《聞見前錄》:朱壽昌者,少不知母所在,棄官走天下求 之,刺血書佛經志甚苦。熙寧初,見于同州,迎以歸,朝 士多以詩美之。蘇內翰子瞻詩云:「感君離合我酸心, 此事今無古。」或聞王荊公薦李定為臺官,定常不持 母服,臺諫給舍俱論其不孝,不可用。內翰因壽昌作 詩貶定,故曰:「此事今無古,或聞也。」後定為御史中丞, 言內翰多作詩貶。上自知湖州,赴詔獄,小人必欲殺 之,張文定、范忠宣二公上疏救,不報,天下知其不免 矣。內翰獄中作詩寄黃門公子由云:「與君世世為兄 弟,更結來生未斷因。」或上聞,上覽之悽然,卒赦之,以 團練副使安置黃州。

王荊公弟安國者,字平甫,尤正直有文。一日,荊公與 呂惠卿論新法,平甫吹笛于內,荊公遣人諭曰:「請學 士放鄭聲。」平甫即應之曰:「願相公遠佞人。」惠卿深銜 之。後荊公罷,竟為惠卿所陷,放歸田里,卒以窮死。 王介甫與蘇子瞻初無隙,呂惠卿忌子瞻才高,輒間 之。神宗欲以子瞻為同修起居注,介甫難之。又意子 瞻文士,不曉吏事,故用為開封府推官以困之。子瞻 益論事無諱,擬廷試策,獻《萬言書》,論時政甚危,介甫 滋不悅子瞻。

紹聖初,哲宗親政,用李清臣為中書侍郎。范丞相純 仁與清臣論事不合,范公求去,帝不許,范公堅辭,帝 不得已,除觀文殿大學士、知潁昌府。

《揮麈後錄》:蔡持正之父黃裳,任陳州錄事參軍,年逾 七十,陳恭公自元台出為郡守,見其老不任職,揮之 令去。黃裳猶豫間,恭公云:「倘不自列,當具奏牘竄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