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39 (1700-1725).djvu/5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擬王者,醉中語人曰:「我若無主意聽孔子說話,今且 無飯喫,安得有此噫?」此造孽之言。然彼直狂誕,敢為 此語,世之口不若人心,若人者可勝數哉!龐氏遺安, 楊公清白,能不目為迂闊者,又幾何人哉?

見卵求富,莊周以為蚤計。及觀恆人之情,更有蚤計 於莊周者:一市人貧甚,朝不謀夕。偶一日,拾得一雞 卵,喜而告其妻曰:「我有家當矣。」妻問安在,持卵示之 曰:「此是然,須十年家當乃就。」因與妻計曰:「我持此卵, 借鄰人伏雞乳之,待彼雛成,就中取一雌者,歸而生 卵,一月可得十五雞。兩年之內,雞又生雞,可得雞三 百,堪易十金。我以十金易五牸;牸復生牸,三年可得 二十五牛;牸所生者又復生牸,三年可得百五十牛, 堪易三百金矣。吾持此金舉債,三年間半千金可得 也。就中以三之二市田宅,以三之一市僮僕買小妻, 我乃與爾優游以終餘年,不亦快乎!」妻聞欲買小妻, 怫然大怒,以手擊雞卵碎之,曰:「毋留禍種。」夫怒,撻其 妻,乃質於官曰:「立敗我家者,此惡婦也,請誅之。」官司 問家何在,敗何狀?其人歷數自雞卵起,至小妻止。官 曰:「如許大家,當壞於惡婦一拳,真可誅。」命烹之。妻號 曰:「夫所言皆未然事,奈何見烹?」官司曰:「爾夫言買妾 亦未然事,奈何見妒?」婦曰:「固然,第除禍欲蚤耳。」官笑 而釋之。噫!茲人之計利,貪心也;其妻之毀卵,妒心也。 總之皆妄心也。知其為妄,泊然無嗜,頹然無起,即現 在者,且屬諸幻,況未來乎?噫!世之蚤計妄意希圖非 望者,獨一算雞卵之人乎?

金陵上清河一帶善崩,太祖患之,皆曰:「豬婆龍窟其 下」故爾。時工部欲聞於上,然疑豬犯國姓,輒駕稱大 黿為害。上惡其同「元」字,因命漁者捕之,殺黿幾盡。先 是,漁人用香餌引黿,黿凡數百斤。一受釣以前兩爪 據沙深入尺許,百人引之不能出。一老漁諳黿性命, 於其受釣時,用穿底缸從綸貫下,覆黿面,黿用前爪 搔缸,不復據沙引之,遂出。金陵人乃作語曰:「豬婆龍 為殃,癩頭黿頂缸。」言嫁禍也。嘗觀潘去華《小說》載馬 炳然事,乃知世之不幸而為大團黿者多矣。去華謂 炳然官至僉都,舟歸蜀,泊團風,舉家皆盜,殲則殺長 鬣輩之報也。古語云:「寧人負我,毋我負人。」藥言哉! 凡人性急最害事,非獨害事,先足自害。「故性急。人不 能憂,憂必損性;不能怒,怒必損肝。皆有死道,其不然 者幸也。」余觀古今性急人有一二小事,可發笑,令其 人自覺,亦必自笑,當知所以懲其性矣。晉王述性急, 一日下著夾雞子,雞子不受著,乃投之地,見其旋轉 不定,用木屐蹂之,雞子偶匿屐齒空處,不受蹂,述乃 就地,手取置口中,嚙之盡碎,方吐棄。我朝天順時,都 憲陳智亦性急,嘗取鐕剔指鐕墜地,就地取之,持觸 磚數迴,盡滅其鋒乃已。暑日坐廳事,一蠅拂其面,即 叱左右捕之。左右故東西馳騖作拿狀,伺其怒定乃 罷。或告之改,智乃書「戒性急」三字於木尺置案頭,然 僮僕有小過,輒又持木尺自抶之。噫!此兩公事,言之 皆可笑,其實雞子也、鐕也、蠅也,皆無知之物,即我怒 彼,彼何損焉?徒自苦耳。是故西門豹佩《韋》以自緩,庶 幾能克己者哉!

「夫理有常有變,然有變而常者,有變而變者。其在於 物,雀變為蛤,鷹變為鳩,此應氣而變,變之常也。若皇 初平之石變為羊,宋康王之泥馬變為真馬,則出於 應氣之外,是物變之變矣。至於人童變而丁,丁變而 叟,此應時而變,變之常也。若《公牛哀》之病而變虎,《崇 伯鯀》之殛而變熊,則出於應時之外,是人變之變矣。」 余嘗細推人變,又有不止此者,較之物變有速有遲。 夫速者耳目易及,人見而駭焉;遲者歲遷世移,變而 不覺。苟非逆睹其萌,預杜其漸,未有不從善入惡、從 成入壞者。每見貧窮之家,朝胼夕𦙆,農畝婦桑,漸積 不已,變為溫飽之家。溫飽之家,枕詩藉書,旦呻夕吟, 漸積不已,變為文墨之家,鄉舉里選,「賓王貢國,漸積 不已,變為簪纓之家。簪纓之家,登崇陟峻,累俸剩餼, 漸積不已,變為富貴之家。富貴之家,縱耳娛目,朝唱 夜彈,漸積不已,變為歌舞之家。歌舞之家,塵金土珠, 浪費不貲,漸積不已,變為鬻貸之家。鬻貸之家,基產 罄盡,衣食不給,漸積不已,變為貧窮之家。貧窮而奮, 則又變為溫飽」,為文墨、為簪纓、為富貴。富貴而驕,則 又變而為歌舞、為鬻貸、為貧窮。若此者,所謂歲遷時 移,溺其中者往往不覺,求其逆睹預防,百無一二。嗟 夫!簪纓富貴,非可妄冀,若溫飽文墨,為人子孫者可 勉而持,奈何不察其漸,倀倀然以歌舞易鬻貸與貧 窮,而猶不知自奮。歟?《語》不云乎:「宗廟之犧,為畎畝之 勤,人」之變也,何日之與有?嘻!思其變也,思其漸也,乃 在乎人。非蜃非鷹,謂造化制我,非愚則棄。

末世,《祿命》《風鑑》二家,各持其說,行於天下,大端驗者 什一,不驗者什九。要之其人非能精詣其術,皆竊糟 粕自糊其口者也。第就二家較論,并考諸載籍,《風鑑》 之說,在在有徵,而祿命無聞焉。《易》稱「顒若」,《詩》詠「委蛇」, 《論語》著「誾誾侃侃」,雖不言相,然已陰寓之矣。至於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