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88 (1700-1725).djvu/8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大兒耳。」彼此歡笑,不以為嫌。

古者名以正體,字以表德,名終則諱之,字乃可以為 孫氏。孔子弟子記事者皆稱仲尼。呂后微時,嘗字高 祖為「季。」至漢袁種,字其叔父曰絲。王丹與侯霸子語, 字霸為君房,江南至今不諱字也。河北士人全不辨 之,名亦呼為字,字固因呼為字。《尚書》王元之兄弟皆 號名人,其父名雲字羅漢,一皆諱之,其餘不足怪也。 劉縚、緩、綏兄弟,並為名器,其父名昭,一生不為「照」字, 唯依《爾雅》火傍作「召」耳。然凡文與正諱相犯,當自可 避;其有同音異字,不可悉然。「劉」字之下,即有昭音。呂 尚之兒,如不為上;趙壹之子,儻不作一,便是下筆即 妨,是書皆觸也。嘗有甲設讌席,請乙為賓,而旦於公 庭見乙之子,問之曰:「尊侯早晚顧宅?」乙子稱其父已 往,時以為笑。如此比例,觸類慎之,不可陷於輕脫。

冊府元龜

《名字》

古稱「孩而名之,冠而字之」,蓋以名者義之制,字者名 之飾,先民之論,其亦多矣。故吐情自紀,名以示謙,均 體相稱,字以為重。質文既變,單兼並興,要在順言,亦 無定義。然五廢之說,慮防大物;《三復》之旨,彌昭景行。 隨時損益,其說靡記。至有兆興天,賦葉應夢,受命卜 筮以考休吉,稽事類以擇淑令,或避嫌變易,或受賜 旌別,咸有倫理,率用論次。《傳》曰:「人治之大也」,可不慎 歟!

《名諱》

「名以制義,所以著象類之說;諱不偪下,所以伸臣子 之情。」是知名諱之來,古今通道,而餘分之在位,亦偏 方之所奉。雖本以嘉稱,期於象德;或求諸義訓,契彼 未然。蓋成敗之有端,若符應之數定。然則稽之人事, 察彼天道,諒盛衰之在德,豈名稱之足云乎!

兼明書

《放勳重華文命非名》

司馬遷《史記》以「放勳」為堯名,「重華」為舜名,文命為禹 名,明曰:皆非也。按《堯典》云:「若稽古帝堯,曰:放勳欽明, 文思安安。」孔安國曰:「勳,功也。欽,敬也。言堯放上世之 功化,而欽明文思之四德,安天下之當安也。」《舜典》云: 「若稽古帝舜,曰重華協于帝。」孔安國曰:「華謂文德,言 其文德光華,重合於堯,俱聖明也。」《大禹謨》云:「若稽古 大禹,文命敷于四海,祗承于帝。」孔安國曰:「言其外布 文德教命,內則敬承堯舜也。」據安國所言,當以「放勳」、 「重華」、「文命」皆謂功業德化,不言是其名也。或問曰:「子 何以知安國之是而司馬之非乎?」答曰:「以《尚書》經文 知之也。經文上曰『是帝堯之位號,下曰『是帝堯之功 德』。若『放勳是堯之名,則經當云『若稽古帝堯放勳』』』」,則 放勳當其名處。今「放勳」乃在「曰」之下,連於「欽明、文思」, 豈名不屬於位號而乃冠於功業乎?又《舜典》云「重華 協于帝」,若「重華」為名,將何以協于帝?又《大禹謨》云「文 命敷于四海」,若以文命為名,將何以敷于四海?又《皋 陶謨》曰「允迪厥德」,豈允迪為皋陶之名乎?且子生三 月而父為之名,今「放勳」、《重華》、「文命」之義,皆謂聖明功 業,豈此三帝即位之後始為名乎?且舜之父母頑嚚, 豈知舜之德可繼於堯而名之「重華」乎?若是舜自作, 於理固不當如此。驗斯枝節,即「放勳」、《重華》、「文命」非堯、 舜、夏、禹之名也,故知馬遷之非,安國之是也。

名字部藝文

《彭城相袁元服辨》
後漢·應劭

俗說:元服父字伯楚,為光祿卿,於服中生此子,時年 長矣。不孝莫大於無後,故收舉之。君子不隱其過,因 以「服」為字。

謹按元服,名賀,汝南人也。祖父名原,為侍中,安帝始 加元服,百官會賀,臨嚴垂出而孫適生,喜其嘉會,因 名曰賀,字元服。原父安,為司徒,忠蹇匪躬,盡誠事國, 啟發和帝,誅討竇氏,中興以來,最為名宰。原有堂構 之稱,矜於法度。伯楚名彭,清擬夷叔,政則冉季,歷典 三郡,致位上列。賀早失母,不復繼室云。曾子失妻而 「不娶,曰:『吾不及尹吉甫,子不如伯奇』。」以吉甫之賢,伯 奇之孝,尚有放逐之敗,我何人哉?及臨病困,敕使留 葬,侍衛先公,慎無迎取。汝母喪柩。如亡者有知,往來 不難;如其無知,祇為煩耳。虞舜葬於蒼梧,二妃不從。 經典明文,勿違吾志,清高舉動,皆此類也。何有在服 中生子而名之賀者乎?雖至愚人,猶不云爾。予為蕭 令,周旋謁辭故司空宣伯應賢相把臂言:「《易》稱天地 大德曰生。」今俗間多有禁忌。生三子者,五月生者,以 為妨害父母;服中子犯禮傷孝,莫肯收舉。袁元服功 德爵位子孫巍巍,仁君所見越王勾踐民生三子,與 乳母,孟嘗君對其父:若不受命於天,何不高戶,誰能 及者?夫學問貴能行,「君體博雅,政宜有異乎?」答曰:「齊 楚之事,敬聞命矣。至於元服,其事如此。明公既為鄉 里,超然遠覽,何為過聆《晉語》,簡在心事乎?」於是欣然 悅服,續以大言。「苟有過,人必知之,我能勝仲尼哉!」元 服、子夏甫前後徵命,終不降志,亞作者之遺風矣。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