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94 (1700-1725).djvu/12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知而行之。大道甚易,知其易行以簡,以簡易而天下 之理得也。人之所恃以生者,氣也。氣住則神住,神住 則形住,形住則長生久視,自此始矣。蓋日月運轉,寒 暑往來,天地所以長久;吹噓呼吸,吐故納新,真人所 以住世。故《丹元子》曰:形以神住,神以氣集,氣體之充 也,形神之舍也。氣實則成,氣虛則敓,氣住則生,氣耗 則滅。此《廣成子》所以保氣,而煙蘿子所以煉氣也。然 則一言而盡保煉之妙者,其惟嚥納乎?故曰:「一嚥二 嚥,雲蒸雨至;三嚥四嚥,內景充實;七嚥九嚥,心火下 降,腎水上昇」,水火既濟,則內丹成,可以已疾,可以保 生,可以延年,可以超昇。臣謹刪其繁紊,撮其樞要,直 書其妙,以著於篇。《上篇》曰:進火候,每日子後午前,若 於五更初陽盛時尤佳。就坐榻上,面東或南,握固盤 足,合目拄腰而坐,澄心靜慮,內藏五臟,仰面合口,鼻 中引出清氣,氣極則生,要而嚥之。每一嚥縮穀道,一 縮再引,則再如之至再至三。若氣極不能任,則低頭 微開口,以吹寧出之,勿令耳「聞出氣之聲,如此凡三 次,是為進火一周天,俟氣調勻,然後行水。」《下篇》曰:進 水候進火,鼻中取鼻涕,口中取液,聚為一處,多多益 辦。俟甘而熱,即閉口仰面亞腰,左顧一嚥,正中一嚥, 分三嚥而下,內想一直下丹田,每一嚥亦縮穀道一 縮,如此一遍,是為行水一周天。每進火行水畢,然後 下榻,行履自如。後敘曰:「五行水火為初,人生水火為 急,此是極《易》之要法,上奪天地造化。學道修真之士, 初行須覺臍下如火,飲食添進,四肢輕快,是其驗也。 行而久之,則髮白再黑,齒落重生,精神全具,復歸嬰 兒,寒暑不能侵,鬼神不能寇,千二百歲,壽比彭老,漸 為真人矣。」徽宗見而嘉納之。梁師成錄其說以示人, 乃簡易之道,第行之者不能悠久耳。或云虞謨、君明 修養有得,亦祗行此法也。

《墨客揮犀》:蒲傳正知杭州,有術士請謁,蓋年踰九十 而猶有嬰兒之色,傳正接之甚歡,因訪以長年之術, 答曰:「其術甚簡而易行,他無所忌,惟當絕色慾耳。」傳 正俛思良久曰:「若然,則壽雖千歲何益。」

《談圃》林英年七十致仕,起為大理卿,氣貌不衰,如四 五十歲。或問何術致此,英曰:「但平生不會煩惱,明日 無飯喫,亦不憂。」事至即遣之,釋然不留胸中。

《茅亭客話》:杜鼎昇字大舉,形氣清秀,雅有古人之風, 鬻書自給,夫婦皆八十餘,每遇芳時好景,出郊選勝 偕行,人皆羨其高年逸樂如是。進士張及贈之詩曰: 「家本樊川老蜀都,世家冠劍豈寒儒。筆耕尚可儲三 載,酒戰尤能敵百夫。僻愛舜琴湘水弄,每縣孫畫醉 仙圖。孟光笑語長相逐,喚作梁鴻得也無。」嘗手寫孫 思邈《千金方》鬻之。凡借本校勘,有縫折蠹損之處,必 粘背而歸之。或彼此有錯誤之處,則書劄改正而歸 之。且曰:「使人臣知方則忠,使人子知方則孝。」自於《千 金方》中得服玉泉之道,行之二十年,獲筋體強壯,耳 目聰鑒。每寫文字,無點竄之誤,至卒方始閣筆。服玉 泉法,去三尸,堅齒髮,除百病。玉泉者,舌下兩脈津液 是也。但能每旦起坐,瞑目絕慮,叩齒二七通,漱令滿 口,乃吞之,以意送至臍下炁海一七遍,經久自然如 流水瀝瀝下坎澗之聲,如此則百脈和暢。所以《黃庭 經》云:「玉池精水灌靈根。」又曰:「漱咽靈液災不干。」其是 之謂乎。

《懶真子》官中隱士駱耕道文常言:「修養之士,當書《月 令》,置座左右。夏至宜節嗜欲,冬至宜禁嗜欲。蓋一陽 初生,其氣微矣,如草木萌生,易於傷伐,故當禁之,不 特節也。且嗜欲四時皆損人,但冬夏二至,陰陽爭之 時,大損人耳。」僕曰:「不獨《月令》如此,唐柳公度年八十, 有強力,人問其術,對曰:『吾平生未嘗以脾胃熟生物、 暖冷物,以元氣佐喜怒。此亦可為《座右銘》也』。」耕道曰: 「然。」

《老學庵筆記》:「張廷老名珙,唐安江原人。年七十餘,步 趨拜起健甚。自言夙與必拜數十。老人血氣多滯,拜 則支體屈伸,氣血流暢,可終身無手足之疾。」

從舅唐仲俊年八十五六,極康寧。自言少時因讀《千 字文》有所悟,謂「心動神疲」四字也。平生遇事未嘗動 心,故老而不衰。

《明外史楊引傳》:「引嘗讀《論語鄉黨篇》,謂人曰:『吾教自 有養生術,安事偃仰吐納為』?乃節飲食,時動息,忿慾 務戒,故神完而守固,迄老視聽不衰。」

《暖姝由筆》:「竹鶴老人何太守享年九十有九,徐中書 南嘗問曰:『老大人有何修養之道,而致壽若此』?答曰: 『無,只是好喫的不要多喫,不好喫的全不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