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22 (1700-1725).djvu/6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圍中。鄉人更翻共相慶會,餞以酬公。公不受,曰:「為人 除害,非鬻獵者得免之。」女辭其父母親族曰:「多幸為 人託質血屬,閨闈未出,固無可殺之罪。今者貪錢五 十萬,以嫁妖獸,忍鎖而去,豈人所宜。若非郭公之仁 勇,寧有今日?是妾死於父母,而生於郭公也。請從郭 公,不復以舊鄉為念矣。」泣拜而從公。公多岐援喻止 之,不獲,遂納為側室。生子數人。公之貴也,皆任大官。 《本事詩》開元中,有幽州衛將張姓者,妻孔氏,生五子, 不幸去世。復娶李氏,悍怒狠戾,虐遇五子,日鞭箠之。 五子不堪其苦,哭於其母葬所。母忽於塚中出,撫其 子,悲痛久之。因以白布巾題詩贈張曰:「不忿成故人, 揜淚每盈巾。死生今有隔,相見永無因。匣裏殘妝粉, 留將與後人。黃泉無用處,恨作塚中塵。有意懷男女, 無情亦任君。欲知腸斷處,明月照孤墳。」五子得詩,以 呈其父。其父慟哭,訴於連帥。帥上聞,敕李氏杖一百, 流嶺南,張停所職。

《通幽記》:唐開元二十五年,晉州刺史柳渙外孫女博 陵崔氏,家於汴州,有扶風竇凝者將聘焉。行媒備禮, 而凝舊妾有孕,崔氏約遣妾後成禮,凝許之,遂與妾 俱之宋州揚舲下,至車道口宿妾,是夕產二女。凝因 其困乏斃之,實沙於腹,與女俱沈之。既而還汴,紿崔 氏曰:「妾已遣去。」遂擇日結親。後一十五年,崔氏產男 女數人,男不育,女二人,各成長。永泰二年四月,几上 有書一函,乃凝先府君之札也,言「汝冤魂事發,近在 期月,宜疾理家事。長女可嫁汴州參軍崔延,幼女嫁 前開封尉李驛,並良偶也。」凝不信。更旬日,又於室內 見一書:「吾前已示汝危亡之兆,又何顛倒之甚也。」凝 尚猶豫,明日庭中復得一書,曰:「禍起旦夕。」凝方倉皇, 妻曰:「君自省如何,宜禳避之。」凝雖祕而心實憚妾事。 五月十六日午時,人皆休息,忽聞扣門甚急,凝心動, 出候之,乃是所殺妾,盛妝飾,前拜凝曰:「別久安否?」凝 大怖,疾走入內隱匿,其鬼隨踵至庭,見崔氏,崔氏驚 問之,乃斂容自敘曰:「某是竇十五郎妾。凝欲娶娘子 時,殺妾於車道口,并二女同命。但妾無負凝,而凝枉 殺妾,妾以賤品十五餘年訴諸嶽瀆,怨氣上達,聞於 帝庭。上帝降鑒,許妾復讎。今來取凝,不干娘子,無懼 也。」崔氏悲惶請謝:「願以功德贖罪,可乎?」鬼厲色曰:「凝 以命還命足矣,何功德而當命也?譬殺娘子,豈以功 德可計乎?」詞不為屈。乃罵凝曰:「天網不漏,何用狐伏 鼠竄!」便升堂擒得凝,而囓咬掐捩,宛轉楚毒,竟日而 去。言曰:「汝未慮即死,且可受吾能事耳。」如是每日輒 至,則啗嚼支體。其鬼或奇形異貌,變態非常,舉家危 懼,而計無從出,并搏二女,不堪其苦。於時有僧曇亮, 頗善持咒,凝請之置壇內閣。須臾鬼至,內閣不敢升 階。僧讓之曰:「鬼道不合於人,何至是耶?吾召金剛,立 見糜碎。」鬼曰:「和尚事佛,心合平等,奈何掩義隱賊?且 凝非理殺妾,妾豈干人乎?上命照臨,許妾讎凝,金剛 豈殺負冤者耶?」言訖登階,擒凝如初。後崔氏、李氏娉 女遁而鬼不追,乃言曰:「吾長縛汝足,豈能遠耶?」數年, 二女皆卒。凝中鬼毒,發狂自食,支體入水火,啗糞穢, 肌膚焦爛,數年方死。崔氏於《東京》出家。

《紀聞》:「天寶初,會稽主簿季攸有女二人,乃攜外甥孤 女之官。有求之者,則嫁己女。己女盡而不及甥。甥恨 之,因結怨而死,殯之東郊莊,數月所給。主簿市胥吏, 姓楊,大族子也。家甚富,貌且美,其家忽失胥推尋不 得,意其為魅所惑也,則於墟墓訪之。時大雪,而女殯 室,有衣裾出胥。家人引之,則聞屋內胥叫聲而殯,棺」 中。完不知從何入,遽告主簿,主簿使發其棺,女在棺 中與胥同寢,女貌如生,其家乃出。胥復修殯屋。胥既 出,如愚數日方愈。女則不直於主簿曰:「吾恨舅不嫁, 惟憐己女不知有吾,故氣結死。今神道使吾嫁於市 吏,故輒引與同衾。既此邑通知,理須見嫁,後月一日, 可合婚姻。惟舅不以胥吏見期,而違神請,幸即相聞, 受其所聘,仍待以女婿禮。至月一日,當具飲食,吾將 迎楊郎。」主簿驚歎,乃召胥吏,於是納錢數萬,其父母 皆會焉。攸乃為外甥女造作衣裳帷帳。至月一日,又 造饌大會。楊氏鬼又言:「蒙恩許嫁,不勝其喜,今日故 此親迎楊郎。」言畢,胥暴卒。乃設冥婚禮,厚加棺斂,合 葬於東郊。

《逸史》:「唐西川節度使嚴武,少時仗氣任俠,嘗於京師 與軍使鄰居,軍使女美,窺見之,賂左右誘而竊之以 逃。軍使告發,且以上聞,詔遣萬年縣捕賊官乘遞追 逐,武舟自鞏縣聞知不免,飲女酒,解琵琶絃以縊之, 沉於河。明日詔使至,搜之不得,此武少時事也。及病 甚,有道士從峨嵋山來謁,武素不信巫祝之類,門者」 拒之。道士曰:「吾望君府鬼祟氣橫,所以遠來。」門者納 之,未至階,自為呵叱。論辨久之,謂武曰:「君有宿冤,君 知之乎?」武曰:「無之。」道士曰:「階前冤女,年十六七,頸繫 一絃者誰乎?」武叩首曰:「有之,奈何?」道士曰:「彼云欲面 盍,自求解。」乃灑掃堂中,令武齋戒正笏立檻內,一童 獨侍檻外。道士坐於堂外行法,另灑掃東閣,垂簾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