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28 (1700-1725).djvu/1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傷始也。彼五臟之中風者。亦以陰經陽經俱感於邪。則臟腑俱傷。邪乃入臟。若止感陰經。則臟氣尚實。其邪豈能遽入哉。

張志聰曰:此論臟氣傷而邪中於臟也。夫邪中於陰而溜腑者,臟氣實也。臟氣者,神氣也。神氣內藏,則血脈充盛,若臟氣內傷,則邪乘虛而入矣。風為百病之長,善行而數變,陰陽俱感,外內皆傷也。《本經》云:「八風從其虛之鄉來,乃能病人」 ,三虛相搏,則為暴病卒死。此又不因內傷五臟,而邪中於臟也。故聖人避風,如避矢石焉。上節論「內養神志。」 下節論「外避風邪。」

黃帝問於岐伯曰:「首面與身形也,屬骨連筋,同血合 於氣耳。天寒則裂地凌冰,其卒寒,或手足懈惰,然而 其面不衣,何也?」岐伯答曰:「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 其血氣皆上於面而走空竅,其精陽氣上走於目而 為睛,其別氣走於耳而為聽,其宗氣上出於鼻而為 臭,其濁氣出於胃,走脣舌而為味,其氣之津液,皆上」 熏於面,而皮又厚,其肉堅,故天熱甚,寒不能勝之也。 卒音猝

馬蒔曰:「此言人面之耐寒,以氣之津液皆上熏於面也。夫首面之與身,皆形也,無不連屬筋骨,合同氣血,宜乎寒則俱寒,熱則俱熱也。故天有裂地凌冰之寒,而人之手足皆畏猝寒而懈惰,然而其面不衣,而獨無所畏者何哉?伯言《十二經》,三百六十五絡,凡曰空竅,曰睛,曰聽,曰聞臭,曰辯味,皆在人身之首面者,正」 以氣之津液,皆上熏於面,而皮厚肉堅,故甚寒甚熱,皆不能勝面耳。

張志聰曰:此論臟腑經絡之氣血,滲於脈外,而上注於空竅也。「屬骨連筋」 者,謂首面與形身之筋骨血氣相同也。夫太陰為陰中之至陰,在地主土,在人屬於四支,天寒則裂地凌冰,其卒寒或手足懈惰,此脾土之應地也。其血氣皆上於面,天熱甚,寒不能勝之,謂陰陽寒暑之氣,皆從下而上,身半以上之應天也。夫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之血氣,始於足少陰腎,生於足陽明胃,主於手少陰心,朝於手太陰肺。精陽氣者,心腎神精之氣,上走於目而為睛。別氣者,心腎之氣,別走於耳而為聽也。宗氣者,胃腑所生之大氣,積於胷中,上出於肺,以司呼吸,故出於鼻而為臭。濁氣者,水穀之精氣,故出於胃,走脣舌而「為味。氣之津液上熏於面者,津液隨氣上行,熏膚澤毛」 而注於空竅也。夫肺主皮而屬天,脾主肉而應地。皮厚肉堅,天之寒熱不能勝之,人氣之勝天也。此章論頭面為諸陽之會,是以三陽之脈上循於頭。然陰陽寒熱之氣。皆從下而升於上。故復論諸脈之精氣焉。

黃帝曰:「邪之中人,其病形何如?」岐伯曰:「虛邪之中身 也,灑淅動形;正邪之中人也微,先見於色,不知於身, 若有若無,若亡若存,有形無形,莫知其情。」黃帝曰:「善 哉!」

馬蒔曰:此言邪中人身之形,虛邪則易見,而正邪則難知也。《八正神明論》曰:「虛邪者,八正之虛邪風也。正邪者,身形若用力,汗出,腠理開,逢虛風,其中人也微,故莫知其情,莫見其形者是也。」

張志聰曰:「此論人氣與天氣之相合也。風寒暑濕燥火,天之六氣也,而人亦有此六氣。是以正邪之中人也,微見於色。色,氣色也。中於氣,故微見於色,不知於身,若有若無,若亡若存。」 夫天之六氣,有正有邪,如虛邪之中於身也,灑淅動形。虛者八正之虛邪,氣形者,皮肉筋脈之有形。此節論天地之氣中於人也,有病在氣而見於色者,有病在形而見於脈者,有病在氣而見於尺膚者,有病在形而見於尺脈者,有病在氣而應於形者,有病在形而應於氣者。邪之變化,無有恆常,而此身之有形無形,亦莫知其情,能參合而行之,斯可為上工也 。張玉師曰:天之正氣,而偏寒、偏熱、偏濕、偏燥,故曰「正邪。」

黃帝問於岐伯曰:「余聞之,見其色知其病,名曰明;按 其脈知其病,命曰神;問其病知其處,命曰工。余願聞 見而知之,按而得之,問而極之,為之奈何?」岐伯答曰: 「夫色脈與尺之相應也,如桴鼓影響之相應也,不得 相失也,此亦本末根葉之出候也。故根死則葉枯矣。 色脈形肉,不得相失也。故知一則為工,知二則為神」, 知三則神且明矣。黃帝曰:願卒聞之。岐伯答曰:「色青 者,其脈絃也;赤者其脈鉤也;黃者,其脈代也;白者其 脈毛,黑者其脈石。見其色而不得其脈,反得其相勝 之脈,則死矣。得其相生之脈,其病已矣。」黃帝問於《岐 伯》曰:五臟之所生,變化之病形何如?岐伯答曰:先定 其五色,五脈之應,其病乃可別也。黃帝曰:「色脈已定, 別之奈何?」岐伯曰:「調其脈之緩、急、小、大、滑濇,而病變 定矣。」黃帝曰:「調之奈何?」岐伯答曰:「脈急者,尺之皮膚 亦急;脈緩者,尺之皮膚亦緩;脈小者,尺之皮膚亦減